新版备考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3 有效的学习(II )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备考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3 有效的学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下面是几个同学在成为中学生后的一些议论,说法正确的有()
①赵军: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②肖雯:我们的目标就是考上重点高中
③张明:成为中学生我们更应增强责任感自觉性
④韩阳:我们要干大事,不必理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
2. (2分)(2019·周口模拟) 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一生致力于研究药学,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创制抗疟药青蒿素。
她曾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88岁高龄还在一直学习、做研究是因为她认为学习是幸福的事。
这告诉我们()
A . 学习真是一件苦差事,88岁高龄了还在搞研究
B . 学习是一件幸福事,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得成功
C . 药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很是乏味,净折磨人
D . 学习不会一帆风顺,它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3. (2分) (2016七上·竞秀期中) 厌学情绪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是有害的。
具体表现在()
①对学习缺乏兴趣②上课不专心
③认真完成作业④迟到早退甚至逃课、逃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4. (2分) (2019七上·合肥期中) 下列对图片认识错误的是()
A . 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B . 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C . 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D . 学习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5. (2分) (2019七上·普宁期中)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启示我们()
A .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B . 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是学习
C . 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就会枯萎
D .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
6. (2分) (2018七上·阳江月考) 欣赏下面的图片。
你从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写字上网老年大学
①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发展的过程
②学习没有终点,我们需要终生学习
③学习与生命发展同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都需要学习
④学习的过程很痛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7. (2分) (2019七上·保定期中) 小云在学校一直好好学习,感觉自己学到了许多知识,了解了世界的奥妙,很开心;小君则面对繁杂的功课郁闷不已,心里想:“学习太辛苦了,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两人对学习有不同的看法,这表明()
①小云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②小君没有珍视学习的机会
③学习本来就很无聊,毫无乐趣可言
④学习中,我们应该克服困难,努力探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8. (2分)一位家长跟马老师说:“老师,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外语成绩都很好,进入初中以后,他学习也很努力,但考试成绩却让我感到吃惊,数学70分、外语60分。
像这样的分数,以后可怎么考重点高中呢?帮助这位同学,我们可以告诉他要()
①学会自主学习②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
③勤奋刻苦,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④学会做学习的管理者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9. (2分) (2019七上·吉林期中) 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
新时代,学新知,团中央、学习强国平台、国家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这启示青少年()
①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
②参加读书活动,享受学习乐趣
③仅仅在学校学习,学会管理自己
④重视网上阅读,拒绝书本学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0. (2分) (2019七上·桦南期中) 下列同学的学习态度中,你认为态度和行为正确的是()
①小林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去问同学和老师
②小张每节课前都认真预习,每堂课都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
③小孟经常课后与同学探讨,交流问题
④小涛把课外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1. (2分) (2017七上·綦江期中)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这告诉我们()
A . 学习就要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
B . 学习需要遵守规则
C .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D . 学习需要从小时候开始
12. (2分) (2017七上·槐荫期中)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
“学会学习”是6大素养之一。
下列做法与“学会学习”不相符的是()
A . 学习有主动性,不需要家长老师在旁督促
B . 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持之以恒
C .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D . 终日书本不离手,死记硬背
13. (2分)(2016·丹东)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 . 终身学习
B . 主动学习
C . 合作学习
D . 探究学习
14. (2分) (2018七上·深圳月考) 我国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说:“我认为努力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美好的事。
”他们的话启示我们要做到()
A . 终身学习
B . 探究学习
C . 合作学习
D . 自主学习
15. (2分)宋代苏轼说:“穷不忘道,老而能学”,这是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追求。
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就要()
A .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B . 学习要废寝忘食
C . 把学习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
D . 发扬战胜挫折开拓进取的精神
16. (2分) (2015七上·肇庆期末) 论语中有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说:“工匠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使他的工具更好。
”对于学习来说,这个利器就是()
A . 学习工具
B . 学习方法
C . 学习习惯
D . 学习资料
17. (2分) (2019七上·广州月考) “解题神器”——这是一款近段时间风靡校园的手机软件,只要将作业“扫”一下上传,答案马上就出来了。
部分同学有了这个“神器”后,作业天天上传,知识不求甚解,只管抄袭答案,以求完成任务。
对这些同学的行为,你的看法是()
A . 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业负担
B . 网络和科技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C .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D . 抄袭作业答案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
18. (2分) (2018七上·梅江月考) 邓清清是汶川蓥华镇中学一名美丽好学的七年级学生,在“5.12”汶川地震中,她被埋在了教学楼的废墟下,幸运的是她被救了出来.令人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
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我们以后无论去到哪里,身边都要带上一两本书壮胆
B . 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C . 学习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知识可以填补心灵的空虚
D . 在漫长的等待当中,学习给了她生存的勇气和希望
19. (2分) (2017八下·市中月考) 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夺得了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
她的语文老师说:“武亦姝的才情,和她长期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有关。
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发自内心的爱好,没有爱好是坚持不下来的。
”这启示我们,成就一番事业需要()
①磨砺坚强意志,就是要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②培养兴趣,做到持之以恒
③“活到老,学到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④学会生活自理,保持乐观心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 (2分) (2018七上·双城月考) 明明在日记中写道:每次遇到一个难题,就苦思冥想,甚至睡不好觉;但是经过努力难题最终被我解决了,那种愉悦是不能言表的。
他的这段话说明了()
A .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B . 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C . 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D . 学习是无法放弃的
21. (2分) (2018七上·温州期末) 针对下图主人公的困惑,我们可以告诉他()
①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无需埋头苦学
②学习可以给生命添加养料,充实我们生活
③应该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④需要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体味学习快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2. (2分) (2019七上·大安期末) 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学习的快乐在于()
①了解奥秘后的满足
②发现进步后的快乐
③解决难题后发现自己的潜能
④艰辛探索后的幸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23. (2分) (2016七上·雅安期末) “又翻开英语课本。
她头脑里乱糟糟的,想法很多。
下课铃响时,她还一团乱麻。
”从李丽学习状态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A . 珍惜时间要善于有效地利用零星的时间
B . 珍惜时间要合理安排时间
C . 珍惜时间还要把课后的时间都用上
D . 珍惜时间要珍惜每一个今天
24. (2分)《三字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以下内容中属于“劝学”的内容是()
A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B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C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D .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5. (2分) (2018七上·余杭期末)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学习的快乐体现在()
①经历辛苦,有所收获时②超越他人的过程中
③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发现中④通过网上搜索解决所有作业问题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6. (2分) (2017七上·丰城期中) “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无一事不学,成功之路也。
”下列选项对这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要想获得成功,学习应该不局限于时间地点事物
B . 学习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C . 学习可以让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
D . 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枯萎
27. (2分) (2016七上·兴化期末) 下列关于自主学习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学习活动前能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②要求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③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④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
28. (2分)(2016·广州) 专家指出,21世纪需要的是具备“4C”能力的人才: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批判性思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Communication(沟通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创造与创新力)、Collaboration(团队合作力).以下做法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①课堂学习之余热心公益事务,培养领袖才能
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③广泛涉猎边缘和交叉学科,以适应知识更新
④初中未毕业就退学求艺,立志成为能工巧匠.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9. (2分)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雇主要他再建最后一栋房子。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他偷工减料,草草完工。
雇主来了,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的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早知如此,我应该拿出最精湛的手艺,使用最好的材料……这故事启示我们面对学习应该()
A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B . 树立远大的理想
C . 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D . 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
30. (2分) (2019七上·景县月考) 童第周从小就对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有着强烈兴趣,后来他终于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爱因斯坦还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对罗盘产生了兴趣,认为“一定有什么东西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后来在理论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由此可见()
A . 成功人士对什么都有兴趣
B . 兴趣能够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事业成功
C . 兴趣越多越容易成功
D . 只要有了兴趣就能成功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5分)
31. (10分) (2019七上·无棣期中) 材料一:放学路上,小江正在向自己的好朋友小海倾吐心声:“真累啊,上学怎么这么苦啊!数学课听不懂,英语单词背不下来,作业一大堆,抄都抄不完。
”“是啊!”小海接着说,“班主任还总是找咱们麻烦:补作业,请家长。
哎!在学校里我们没有快乐,只有到网吧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快乐……
材料二: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②“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你认为材料一中小江和小海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材料二中三句名言古句对我们学会学习有何启示?
32. (10分) (2016七上·吴中期末) 综合运用第三单元《享受学习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材料一:梨视频(短视频平台)通过暗访、偷拍揭露了江苏省常熟市服装加工产业存在大规模使用童工现象,引起社会典论的广泛关注。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这些童工是因为家里贫困上不起学,被中介卖给黑心老板。
可是,卧底的拍客发现,这些孩子外出打工,并非因为家里贫困上不起学,而是觉得读书无用,“出来打工既能赚钱,又可
以被村里的同龄人‘羡慕’。
”
材料二:“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国家对当代中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众多中学生的重要追求之一。
但很多同学却在这一问题上比较迷惘:个别同学觉得学习枯燥乏味,读书是件无聊的事情,贪玩厌学;还有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听从老师的安排,上课听讲,下课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任务,学习效果不好;有的同学学习压力过大,害怕考试……
(1)从法律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这些孩子辍学打工的行为是错误的?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觉得读书无用的同龄人进行劝说。
(3)针对材料二中存在的现象,我们怎样才能享受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3. (10分)下面是几位同学面对初中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困惑,请你出点子,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境一:上初中后,随着中学功课难度加深,张强对某些学科学习的劲头逐渐丧失,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情境二:别人很快就能做完作业,而王刚总要花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于是王刚开始模仿同学的学习方法,结果越学越糟。
情境三:进入初中后,面对初中那么多门功课,唐涛经常是做着这门作业又想着别的科目,结果哪门功课都没有做好。
唐涛觉得很乱,却不知从何做起。
(1)请帮助张强找出“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2)王刚该怎么办?请你帮他分析。
(3)你觉得唐涛的问题在哪里?他应该怎么办呢?
34. (10分) (2019七上·定边期中) 阅读下面的故事,回答问题。
故事一: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事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他由干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故事二: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
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何故。
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民生。
”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重品德修养,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1)故事中鲁迅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晚上嚼着辣椒仍然坚持学习?
(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学会学习?
(3)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认识自己的途径还有哪些?
(4)周处最终成为国家栋梁的经历启示我们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35. (15分)这张照片,在微信上盛传
你能看懂这张照片吗?此为某名校每天都会出现的“常态”场景:学生连等待上课间操的两三分钟都在专注地看书背诵……近日,这张照片在朋友圈被集体围观,尽管该校考试成绩傲视全国,但此照所反映的这种学习状态,还是引发激烈争议。
假如你也在这个朋友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20、答案:略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24、答案:略
25、答案:略
26、答案:略
27、答案:略
28、答案:略
29、答案:略
30、答案:略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5分)
31、答案:略
32、答案:略
33、答案:略
34、答案:略
35、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