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崂山“采风”与相关篇章史料传说的考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原 意 。
下面 , 我想从全方位谈谈蒲松龄写《 香玉》 篇所涉及诸多方面
的问题 。
蒲 松龄进 崂 山“ 采风 ”
蒲松龄与友人 , 进崂山“ 采风 ”其 时间与行程 , , 在我辑校 的
《 蒲松龄全集》 19 年 , (9 8 上海学林 出版社 ) 年谱 ” 中“ 部分 , 我对蒲
1 03
谈》 就 曾根据民间传说记载 :相传先生居乡里 , 中, “ 落拓无偶 , 性 尤怪癖” “ ,作此书时 , 每临晨携一大磁甏 , 中贮苦茗 , 具淡 巴菰一 包, 置行人大道旁 , 下陈芦衬 , 坐于上 , 烟茗置身畔 , 见行道者过 , 必强执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人所知 ; 渴则饮 以茗 , 或奉 以烟 , 必令畅 谈乃已。 偶闻一事 , 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年 , 此书方告蒇。 这 ” 是“ 传说”也可能是作者的文学加工 , , 才成为现在的这段文字。 但 是 , 在 的柳 泉之地 , 里有 名 胜柳 泉 , 现 那 也有 满 井堂 。其 地 明清 间
创作过程 中, 几乎耗尽 了他终生的心血。因他“ 雅爱搜神” “ 、喜人 谈鬼” 所以《 , 聊斋志异》 故事素材 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后来《 聊斋 志异》 的研究者 , 对此有诸多的观点 , 其中有的仍然值得商榷。 在谈到蒲松龄写《 聊斋》 故事素材来源 时 , 瞍在《 邹 三借庐笔
收 稿 日期 :0 20 4 2 1—60 作 者简 介 : 盛伟 (9 0 )男 , 14 一 , 山东 青 岛 人 。蒲 松 龄 纪 念 馆 研 究 馆 员 、蒲 松 龄 研 《 究》 杂志学术顾 问、 蒲松龄研究会副会长 。
处为沧州岛。”唐梦赉另有《 ’ 劳山看海市诗补赋》 “ 日天 日:望 涯碧 玉隈 , 番辕 岭 下化城 开。五 云缥缈 芙 蓉 岛, 百雉 崔嵬烟 火
台。人物 安期 应共往 , 市廛徐 福 归 同来。 丽谯 乍卷青 峦山 , 指 点诸峰 首 重 回 。” 文 中所 言番 辕 岭亦 写成 翻辕 岭 , ( 即今 之 返
历史就是一部永远算不清的旧账本 。在我谈到蒲松龄的《 聊
斋 志异 ・ 玉 》 的创 作过 程 时 , 香 篇 又要 涉 及 到蒲 松 龄 的行 迹 、 游 交 及 作 品素材 的来 源与艺术 加工 ,这 就不可 避免又要 去翻腾 旧账 了。 蒲松 龄 《 斋 志 异》 聊 的写成 是 一项 巨大 的工程 , 在漫 长 而 又艰 巨 的
・
文献资料 ・
文章 编号 :0 23 1 ( 0 2 0 . 1 3 1 10 .7 2 2 1 ) 20 0 =4
蒲松龄崂 山“ 采风 " 与相关篇章史料传说的考索
盛 伟
( 蒲松龄纪念馆 , 山东 淄博 2 5 2 ) 62 与同游八人进崂 山“ 17 ) 采风” , 在此期间蒲松龄在崂山民间搜集多篇《 聊斋》 故事的创作素材 , 后 来加工成了《 聊斋》 的名篇佳作 。有的反映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
邮筒 相 寄 , 因而 物 以好 聚 , 积益 夥 。” 说 :五 父衢 头 , 所 又 “ 或涉 滥
听。”衢 , ( 两路交叉之处 , 即十字路 口) 这说明《 聊斋志异》 的原始
素材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康熙九年庚戌 (60蒲松龄的《 17 ) 南游诗 草・ 途中》 诗写道 : 中寂寞姑谈鬼 , “ 途 舟上招遥意欲仙 。” 在同年之 作《 莲香》 中说 :余庚戌南游至沂 , 篇 “ 阻雨 , 休于旅舍。有刘生子 敬, 其中表亲 , 出同社王子章所撰《 桑生传》约万余言 , , 得卒读。此
1 4 0
松龄与同人游崂山之行 , 有一段小考证 , 为研究的方便 , 现将原文
录于下 :
康 熙 十一 年 壬子 (62 , 17 )三十 三 岁 。是 年 夏 , 高珩 、 与 唐
梦赉、 张绂等八人 , 同游崂山, 并作《 崂山观海市作歌》 。 唐梦赉《 志壑堂文集》 卷十二《 杂记》 “ 载:壬子之夏 , 游劳
其 崖 略耳 。” 又是 一条 《 这 聊斋 》 故事 素材来 源渠 道 。所 以 “ 中寂 途
寞姑谈鬼”搜集道昕途说的鬼怪故事 , , 与读过别人所写之鬼怪故 事 的草章 , 自己取 其大 略 , 自成 一 篇 , 都是 一种 创 作 的手段 。故 胶 柱而论其如何为当?如何为不 当?都会违背蒲松龄创作聊斋故事
就 是胶 东三 府 : 州府 、 登 莱州 府与青 州府 通济南 府 的大道 。在这 种 环 境 中 , 们 摈弃 那 些文 学加 工 成 份 的东 西 , 松 龄 在 这里 听 到 我 蒲
一
些《 聊斋》 故事的原始素材 , 粉饰成篇又有什么不可能?
蒲松龄在《 聊斋 ・ 自叙》 自己就说 :才非干宝 , 中, “ 雅爱搜神 ; 情类黄州 , 喜人谈鬼 ; 闻则命笔 , 以成编。久之 , 遂 四方同人 , 又以
山, 见海 市 。时 同行 八人 。初 宿修 真观 , 历上 清 、 下清庵 , 登八 仙墩 。水尽 山 穷, 天 一碧 。再宿 青石 涧 , 日出。 回至番辕 连 观
岭 , 雨初 晴, 微 东望 海 际 , 城 在 白云 中 , 数 十仞 , 台敌 一 堞 炮
楼, 历历 可数 。 见一 青 衣 出 , 南行 。 俄 路 后一人 肩挑 雨具从之 , 向西 望 , 若凝 眸 。吾 辈 同人 方 惊疑 , 云去 时 未见 此城 , 迁 海 且 以后 , 复有存 岛乎 ?询 之 土人 从 行 者 , 日 :此 海 市也 , 宁 乃 ‘ 是
有 的反 映 了崂 山 的 自然 景观 。这 些 , 其后 世 的读 者 产 生 了深远 对 的影 响 。 因他 之作 , 对崂 山的历史 文化 氛 围增加 了很 多 的风 采 。
关键词: 蒲松龄 ; 崂山; 采风; 史料; 考索
中图分 类号 : 0 .1 文献标识 码 : 1 7 9 2 4 A
下面 , 我想从全方位谈谈蒲松龄写《 香玉》 篇所涉及诸多方面
的问题 。
蒲 松龄进 崂 山“ 采风 ”
蒲松龄与友人 , 进崂山“ 采风 ”其 时间与行程 , , 在我辑校 的
《 蒲松龄全集》 19 年 , (9 8 上海学林 出版社 ) 年谱 ” 中“ 部分 , 我对蒲
1 03
谈》 就 曾根据民间传说记载 :相传先生居乡里 , 中, “ 落拓无偶 , 性 尤怪癖” “ ,作此书时 , 每临晨携一大磁甏 , 中贮苦茗 , 具淡 巴菰一 包, 置行人大道旁 , 下陈芦衬 , 坐于上 , 烟茗置身畔 , 见行道者过 , 必强执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人所知 ; 渴则饮 以茗 , 或奉 以烟 , 必令畅 谈乃已。 偶闻一事 , 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年 , 此书方告蒇。 这 ” 是“ 传说”也可能是作者的文学加工 , , 才成为现在的这段文字。 但 是 , 在 的柳 泉之地 , 里有 名 胜柳 泉 , 现 那 也有 满 井堂 。其 地 明清 间
创作过程 中, 几乎耗尽 了他终生的心血。因他“ 雅爱搜神” “ 、喜人 谈鬼” 所以《 , 聊斋志异》 故事素材 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后来《 聊斋 志异》 的研究者 , 对此有诸多的观点 , 其中有的仍然值得商榷。 在谈到蒲松龄写《 聊斋》 故事素材来源 时 , 瞍在《 邹 三借庐笔
收 稿 日期 :0 20 4 2 1—60 作 者简 介 : 盛伟 (9 0 )男 , 14 一 , 山东 青 岛 人 。蒲 松 龄 纪 念 馆 研 究 馆 员 、蒲 松 龄 研 《 究》 杂志学术顾 问、 蒲松龄研究会副会长 。
处为沧州岛。”唐梦赉另有《 ’ 劳山看海市诗补赋》 “ 日天 日:望 涯碧 玉隈 , 番辕 岭 下化城 开。五 云缥缈 芙 蓉 岛, 百雉 崔嵬烟 火
台。人物 安期 应共往 , 市廛徐 福 归 同来。 丽谯 乍卷青 峦山 , 指 点诸峰 首 重 回 。” 文 中所 言番 辕 岭亦 写成 翻辕 岭 , ( 即今 之 返
历史就是一部永远算不清的旧账本 。在我谈到蒲松龄的《 聊
斋 志异 ・ 玉 》 的创 作过 程 时 , 香 篇 又要 涉 及 到蒲 松 龄 的行 迹 、 游 交 及 作 品素材 的来 源与艺术 加工 ,这 就不可 避免又要 去翻腾 旧账 了。 蒲松 龄 《 斋 志 异》 聊 的写成 是 一项 巨大 的工程 , 在漫 长 而 又艰 巨 的
・
文献资料 ・
文章 编号 :0 23 1 ( 0 2 0 . 1 3 1 10 .7 2 2 1 ) 20 0 =4
蒲松龄崂 山“ 采风 " 与相关篇章史料传说的考索
盛 伟
( 蒲松龄纪念馆 , 山东 淄博 2 5 2 ) 62 与同游八人进崂 山“ 17 ) 采风” , 在此期间蒲松龄在崂山民间搜集多篇《 聊斋》 故事的创作素材 , 后 来加工成了《 聊斋》 的名篇佳作 。有的反映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
邮筒 相 寄 , 因而 物 以好 聚 , 积益 夥 。” 说 :五 父衢 头 , 所 又 “ 或涉 滥
听。”衢 , ( 两路交叉之处 , 即十字路 口) 这说明《 聊斋志异》 的原始
素材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康熙九年庚戌 (60蒲松龄的《 17 ) 南游诗 草・ 途中》 诗写道 : 中寂寞姑谈鬼 , “ 途 舟上招遥意欲仙 。” 在同年之 作《 莲香》 中说 :余庚戌南游至沂 , 篇 “ 阻雨 , 休于旅舍。有刘生子 敬, 其中表亲 , 出同社王子章所撰《 桑生传》约万余言 , , 得卒读。此
1 4 0
松龄与同人游崂山之行 , 有一段小考证 , 为研究的方便 , 现将原文
录于下 :
康 熙 十一 年 壬子 (62 , 17 )三十 三 岁 。是 年 夏 , 高珩 、 与 唐
梦赉、 张绂等八人 , 同游崂山, 并作《 崂山观海市作歌》 。 唐梦赉《 志壑堂文集》 卷十二《 杂记》 “ 载:壬子之夏 , 游劳
其 崖 略耳 。” 又是 一条 《 这 聊斋 》 故事 素材来 源渠 道 。所 以 “ 中寂 途
寞姑谈鬼”搜集道昕途说的鬼怪故事 , , 与读过别人所写之鬼怪故 事 的草章 , 自己取 其大 略 , 自成 一 篇 , 都是 一种 创 作 的手段 。故 胶 柱而论其如何为当?如何为不 当?都会违背蒲松龄创作聊斋故事
就 是胶 东三 府 : 州府 、 登 莱州 府与青 州府 通济南 府 的大道 。在这 种 环 境 中 , 们 摈弃 那 些文 学加 工 成 份 的东 西 , 松 龄 在 这里 听 到 我 蒲
一
些《 聊斋》 故事的原始素材 , 粉饰成篇又有什么不可能?
蒲松龄在《 聊斋 ・ 自叙》 自己就说 :才非干宝 , 中, “ 雅爱搜神 ; 情类黄州 , 喜人谈鬼 ; 闻则命笔 , 以成编。久之 , 遂 四方同人 , 又以
山, 见海 市 。时 同行 八人 。初 宿修 真观 , 历上 清 、 下清庵 , 登八 仙墩 。水尽 山 穷, 天 一碧 。再宿 青石 涧 , 日出。 回至番辕 连 观
岭 , 雨初 晴, 微 东望 海 际 , 城 在 白云 中 , 数 十仞 , 台敌 一 堞 炮
楼, 历历 可数 。 见一 青 衣 出 , 南行 。 俄 路 后一人 肩挑 雨具从之 , 向西 望 , 若凝 眸 。吾 辈 同人 方 惊疑 , 云去 时 未见 此城 , 迁 海 且 以后 , 复有存 岛乎 ?询 之 土人 从 行 者 , 日 :此 海 市也 , 宁 乃 ‘ 是
有 的反 映 了崂 山 的 自然 景观 。这 些 , 其后 世 的读 者 产 生 了深远 对 的影 响 。 因他 之作 , 对崂 山的历史 文化 氛 围增加 了很 多 的风 采 。
关键词: 蒲松龄 ; 崂山; 采风; 史料; 考索
中图分 类号 : 0 .1 文献标识 码 : 1 7 9 2 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