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第二册化学期末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化学期末测试题
A.热稳定性:HF HCl HBr HI
B.微粒的半径:Cl- Na+ Mg2+ Al3+
C.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 CH3COOH NaHCO3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 Fe(OH)3胶体 FeCl3溶液
5.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注△H小于0是放热反应,△H大于0是吸热反应)
①I2(g) + H2(g) 2HI(g) △H =-9.48 kJmol-1
②I2(s) + H2(g) 2HI(g) △H = +26.48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稳定
B.I2(s) = I2(g) △H= +17.00 kJmol-1
C.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1mol I2(g)中通入1 mol H2(g),发生反应时放热9.48 kJ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氧化钙溶于水
B.铁粉溶于稀硫酸
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
应D.碳酸钙分解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最高价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Na的原子半径比Cl的大,但Na+的半径比Cl一的小
C.Li、Na、K、Rb、Cs都属于碱金属元素,它们单质的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D.Cl与I同属于ⅦA族元素,则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
8.(2019浙江高考)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X
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9.(2019北京高考)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P
B..热稳定性:HC1HBr
C.还原性:As3-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10.(2019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W
C.原子半径:T 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11.(2019广东高考)图7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应
12.(2019四川高考)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 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3.(2019全国高考)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
①A+BX(△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4.(2019全国高考)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
X元素为
A.Al
B.P
C.Ar
D.K
15.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Ⅱ. 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
请回答: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通过步骤Ⅰ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X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
以解释)。
16.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在200℃和a℃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 200℃时,5min内用Y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2)在8min时,Z的浓度为。
(3) 200℃在时刻,反应达到平衡。
(4) 200℃时,第7min时刻,V(正) V(逆)(填、、=)。
(5)从图中可以看出,a 200(填、、=)。
17.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对教材中的装置进行简单改进,在大试管a中加了一根长玻璃导管(见下图,图中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没有画出)。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c是尾气吸收装置,则其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应结束后在试管c的末端抽气,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试管a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在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未见其他颜色。
为了研究黑色固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①甲同学猜想:黑色固体是未及溶解于酸的纯净的CuO。
其猜想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u+H2SO4(浓) 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黑色固体除CuO外还可能含有Cu2S和CuS。
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
a.Cu2S、CuS都是黑色的
b.Cu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还可能放出O2
c.浓硫酸是氧化剂,铜是还原剂,Cu化合价上升与S化合价下降有多种可能
(5)丙同学认可乙的观点,并计划通过实验测定黑色固体的成分。
查资料后得知CuO、Cu2S和CuS高温灼烧后的最终残留物均为红色的Cu2O。
他收集了部分铜片上的黑色固体,经洗涤、________(填操作名称,下同)后,称量,质量为 0.483 g;然后灼烧、冷却、称量,经_____________后,得到固体质量为 0.420 g。
(6)丙同学确定黑色固体除CuO外肯定还含有___________。
2019年人教版高中第二册化学期末测试题,愿考生学业有成。
更多关于高中知识点请关注查字典化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