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导学案说课稿11 短文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10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学习目标
1.字词的梳理。

2.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并能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的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给课文划出朗读节奏。

朗读提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主学习】
1.字词含义。

(1)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
(3)沉鳞竞.跃()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翻译句子。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合作探究】
1.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哪些景色呢?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我检测】
1.解释加点词。

(1)答谢中书书.()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4)夕日欲颓.()
2.“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3.《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的志趣。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
1.tuíyù
2.略
【自主学习】
1.(1)辉映(2)坠落(3)竞相(4)参与,欣赏
2.(1)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合作探究】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

2.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时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自我检测】
1.(1)书信(2)都(3)消散(4)坠落
2.跳出水面山川景色
3.崇尚自然,醉心于山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竞”运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水中游鱼竞相跃出水面的样子,描绘了一幅夕阳将沉、潜游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的奇丽景致,使文章鲜活动人,生动可感。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并学习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理解文意
1.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朝代)人,字,号,是“唐宋”之一。

他与父亲、弟弟并称“”。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词派的代表。

你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请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欣.然()遂.()
寝.()藻.、荇.()()
竹柏.()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
起行()
..
(2)遂.至承天寺()
(3)念.无与为乐者()
(4)盖.竹柏影也()
步与中庭()
(5)相与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自学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疑难地方在课本上圈出。

5.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

6.阅读教师推荐的材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以及写作背景。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7.这篇文章虽短小精粹,感情却起伏变化,在文中苏轼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请你用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这三个阶段的情感,并说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8.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用原文回答)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者看到的景象。

9.怎样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
三、主题阅读,拓展延伸
10.你从苏轼的哪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乐观豁达,豪迈奔放?
四、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怀民亦.未寝()
(2)解衣欲.睡()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
如吾两人者耳()()
(4)但.少闲人
..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默写填空。

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用的修辞手法是,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五、课后作业
14.背诵课文。

15.以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篇短文,3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苏轼北宋子瞻东坡居士八大家苏洵苏辙三苏豪放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xīn suìqǐn zǎo xìng bǎi
3.(1)高兴的样子(2)于是,就(3)考虑,想到(4)原来是(5)共同,一起(6)只是罢了
4.略
5.本文记述了苏轼与好友张怀民月夜游承天寺,欣赏美好月景的事。

6.略
7.苏轼第一阶段感情的主色调是欣喜,但欣喜中却也有着淡淡的苦闷和忧伤。

表现欣喜的句子:“夜色入户,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一句表现出苏轼的孤独和苦闷。

苏轼第二阶段的感情是陶醉,他被美妙的月夜景色所陶醉,心境脱离凡尘,变得纤尘不染。

“盖竹柏影也”中的“盖”,体现恍然大悟,说明还沉醉在景中。

第三阶段苏轼抒发人生的感慨。

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例句:月光如牛乳一样泻下来,透过树缝,洒下斑驳的光影。

庭院霎时被笼罩在一个空明澄澈的氛围中。

树影婆娑,摇曳生姿。

这是一
种美妙的境界,也许只有闲适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它的美妙。

风轻轻地吹过,摇晃的影子好似水中脉脉的波痕,一圈一圈荡漾开来,使人好像漫步在仙境中,忘却了一切烦恼。

9.闲人:(1)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10.例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气势恢宏,让我感觉到了苏轼的豪迈奔放,心胸开阔!
11.(1)也(2)想要(3)形容水的澄澈(4)只是清闲的人
12.(1)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3)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4)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略
1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