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青霉菌来制作腐乳
B.白酒酿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依靠酵母菌分解谷物中的淀粉
C.真空包装食品涨袋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
D.保存新鲜果蔬时适当控制氧气浓度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2.下列各组微生物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A.某些病毒B.青霉和某些放线菌
C.醋酸菌D.酵母菌和乳酸菌
3.某生物制药公司为了检验甲乙丙三种新型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杀灭效果,将该细菌接种于已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并在培养基上放置4张大小相同,分别浸有药物甲、药物乙、药物丙和蒸馏水的无菌滤纸片,编号为①②③④。

恒温培养24小时后,结果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有菌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对肺炎链球菌杀灭效果最佳的药物是甲
B.该实验说明对肺炎链球菌杀灭效果最佳的药物是乙
C.纸片①和②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D.纸片②和③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4.花馍是人工做成的各种式样的馒头面点,“河口花馍”被列入了东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

下列有关花馍制作及食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花馍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
B.发面时加入的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喧软多孔
C.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有蛋白酶
D.馒头放久了长出的绿“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5.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①苹果醋、酸奶②火腿肠、腊肉③葡萄酒、泡菜④豆腐花、咸鸭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6.下图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x表示家庭酿造葡萄酒时的温度变化,则曲线表示产酒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B.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液中部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
C.在草→兔→狼的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若大量捕杀狼群,曲线表示一定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D.曲线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7.在做馒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

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属于多细胞真菌
B.做馒头时,用15℃~30℃温水发面效果更好
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
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
8.在酿酒实验的过程中,图中能代表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是
A.P B.Q C.R D.S
9.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此方法能保存食物是因为里面根本没有微生物
B.对食物进行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D.用这种方法可永久保存食物
10.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A.R B.P C.Q D.P和Q
11.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培育出具有治疗血友病的凝血因子基因的山羊,其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

此山羊的培育过程运用了下列哪项技术
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技术D.发酵技术
12.根据图①、②、③、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b点向左移
C.图③表示在用酵母菌进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浓度随酿酒时间变化情况,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D.图④中,ab段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了葡萄糖的吸收
13.在做镘头时,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团膨胀。

如图表示温度对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B.做馒头时,用30℃~45℃温水发面效果更好
C.蒸馒头时,面团中的酵母菌会被高温杀死
D.面团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会发酵,因为酵母菌会被冻死
14.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将③④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15.大豆是孝感市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大豆植株的根系为须根系,叶脉为网状叶脉
B.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种植大豆可以少施氮肥
C.日照的长短影响植物开花,大豆开花需要长日照条件
D.用大豆磨豆浆时,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大豆种子的胚乳
16.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

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B.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段肺内气压上升,膈顶下降
C.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
D.丁图可表示酿酒时,随着酒窖内温度的升高,酒窖内产酒量的变化
17.人们常用泡菜坛(图1)腌制泡菜。

腌制过程中,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有些杂菌却会导致泡菜亚硝酸盐增加,对人体可能有不利影响。

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

研究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
B.前3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乳酸菌数量上升
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
D.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乳酸菌繁殖有关
18.用实例对应的生物学原理正确的是()
A.种植农作物需要合理密植一植物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
B.安全输血以同型输血为原则一避免红细胞凝集
C.打预防针能预防疾病一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D.放入4℃冰箱的食物保质期会延长一低温中的微生物无法生存
19.人们把喝剩的葡萄酒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酒会变酸,这主要是哪种微生物发酵引起的()
A.醋酸菌B.甲烷菌C.乳酸菌D.酵母菌
20.污水处理池经常有打气装置,使水翻腾.这样做是为了()
A.让其中的臭气充分散发
B.做喷泉的效果,让工厂更美观
C.让污水得到阳光充分照射,杀死其中的细菌
D.让其中的细菌得到更多空气,更好地分解水中的有机物
二、填空题
21.我国是最早利用发酵技术酿酒的国家。

”在发酵过程中,曲霉和毛霉先把淀粉转化为,然后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的代谢产生酒精。

2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验证一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是否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在锥形瓶装入糖水后,密封瓶口,通过一个弯曲的导气管与瓶身连接,收集锥形瓶里释放的气体并通入烧杯液体中,以此检验气体是否二氧化碳。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⑴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制定计划:
①取A、B两瓶糖水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在A瓶糖水中放进酵母菌,B瓶不放。

设置A、B两瓶是为了形成______________。

②密封两个瓶的瓶口,接好导气管。

③在两个烧杯中放进澄清的石灰水。

⑷实施计划:将两组装置放在实验室相同的温度、光照的环境中,等待20分钟。

⑸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能观察到________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3.夏天在自制酸奶时,可以用煮沸冷却的鲜奶为原料,用沸水烫过的汤匙取新鲜含活菌的酸奶为“种子”,加入酸奶的量为5%~10%,盖上盖子后,放置一夜即成.在这一过程中,鲜奶相当于培养细菌方法中的.
24.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

酿制酒酿、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由发酵的结果;制作酸奶—
—;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了——。

25.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6.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

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

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将编号甲、乙、丙的三张灭菌滤纸圆片,分别浸润下表各检测样品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
检测样品
(1)通过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会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2)乙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牛奶_______(填“合适”或“不合适”)用于制作酸奶。

(3)有人提出,经过消毒可使牛奶中抗生素失效。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丁组,检测样品为含有________的鲜牛奶。

若丁组实验结果形成抑菌圈,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菌在_______(填“无氧”或“有氧”)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

因此,牛奶可以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

27.实验探究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
瓶,分别加人50毫升纯牛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min,冷却后取出,分别作如下处理,分析并回答问题: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min,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瓶和丙瓶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甲瓶、乙瓶这组对照实验可以说明细菌的生存条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存相同时间后,牛奶最先腐败的是________瓶,牛奶腐败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请你写出在保存食品时防止食品腐败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想要将纯牛奶发酵制作成酸牛奶,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为了保证发酵成功,瓶口要__________(填“密封”或“不密封”)。

四、综合题
28.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______(用序号表示)。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

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______。

(4)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

(5)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D 6.D 7.C 8.A 9.B 10.C
11.A 12.B 13.D 14.D 15.B 16.D 17.D 18.B 19.A 20.D
21.葡萄糖酵母菌
22.(1)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是否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2)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是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3)对照;(5)A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是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23.配制培养基
24.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
25.抗生素
26.含抗生素的鲜牛奶不适合含抗生素并消毒的鲜牛奶消毒不能使牛奶中抗生素失效无氧
27.杀菌(有无)细菌适宜的温度甲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罐藏脱水乳酸菌密封
28.④⑥③①②⑤防止高温将酒曲中的酵母菌杀死酿酒之初,凹坑中有少量的氧气,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氧气耗尽,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Q糯米杀菌不彻底;所用容器没有充分消毒;酒曲中含有杂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