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31分)
1. (2分) (2017九上·苏州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
B . 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 . 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D . 高炉炼铁的废气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大气中
2. (2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原因是这些物质中都含有()
A . 氧气
B . 氧分子
C . 氧元素
D . 氧原子
3. (2分)(2018·丹东模拟) 下列含硫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 . H2SO4
B . SO2
C . S
D . H2S
4. (2分)(2018·定兴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2014·南京) 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 . 尿素
B . 碳酸氢铵
C . 硫酸钾
D . 过磷酸钙
6. (2分)(2016·黄冈模拟) 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泡沫由许多团簇组成.每个团簇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碳纳米泡沫”是目前世上最轻的物质之一.密度为2mg/cm3 .有铁磁性.是热电的不良导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碳纳米泡沫”由碳元素组成
B . “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C . “碳纳米泡沫”能被磁铁吸引
D . “碳纳米泡沫”能浮在水而上
7. (2分)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

将CO2气体通人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

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人CO2 ,溶液又变红色。

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 . 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 . 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 . 以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 . CO2具有酸性
8. (2分) (2017·滨湖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电解水负极一侧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小木条蘸取浓硫酸后,小木条变黑
9. (2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熟石灰可用来做建筑材料以及中和酸性土壤
B .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用C、H2、CO 都可以将CuO 还原成Cu
D . 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放热反应
10. (2分)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C . 该反应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11. (4分)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__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________ 、________ 等.
12. (7分)长途运输鱼苗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

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甲同学: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生成氢氧化钙【Ca(OH)2 】和氧气。

同学和老师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
【实验探究】
(1)打开下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①________(填实验操作),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出现,该现象说明________ 。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预期的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
②________。

①产生气泡,
②________。

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
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

【问题讨论】
(1)运输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二、选择填充题 (共3题;共14分)
13. (7分) (2019九上·兴化月考)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描述的有关括号中。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________,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________,氯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________,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________ 。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发生燃烧________,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氯化氢的气体________。

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_______ 。

14. (5分) (2017八上·右玉月考) 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

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

(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①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

③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④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我
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________填句子前的序号)。

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________(填字母,正确的选项都选)。

a.食物腐烂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红磷燃烧
15. (2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最早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________ 。

三、填空题 (共6题;共36分)
16. (4分)(2013·淮安) 化学用语丰富多彩.现有①O2;②2O;③ ;④O2﹣四种符号,其含义与下列表述相一致的是(用序号填空)
(1)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________;
(2)表不﹣2价氧元素的是________;
(3)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的是________;
(4)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的是________.
17. (5分) (2017九上·仙游期中) 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A B C
D
① 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② 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③ 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甲烷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物质。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甲烷可以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碳 + 氢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18. (5分)(2017·济宁模拟)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___的排放.
(2)硬水中的钙离子是以碳酸氢钙的形式存在的,试写出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以下服装的饰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
A . 真丝领带
B . 真皮手套
C . 羊毛围巾
D . 尼龙长袜
(4)举重运动员比赛时,常用的防滑剂是碱是碳酸镁〔Mg5(OH)2(CO3)4〕,它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9. (12分) (2017九下·盐都期中)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________,还能________,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食盐的来源可以先用海水获取粗盐再用粗盐提纯得到精盐,试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海水晒盐与下述操作中________的原理相同.
③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8.0gNaOH固体,预配成20%的溶液,需量取________ml蒸馏水,该兴趣小组向配好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发,获得固体经称量质量为13.7g.(5)【提出疑问】通过分析,大家认为得到的固体的质量数据可能有问题,按初中化学现有知识计算,8.0gNaOH 若全部转化为Na2CO3,固体的质量应该为________g.
(6)【查阅资料】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会生成NaH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7)【讨论计算】上述反应中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g;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g;通入CO2的质量为________g.
20. (8分) A、B、C、D、E、F、G、Y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属于单质,Y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3)X是________ 和________ (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________ 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1. (2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9分)
22. (9分) (2017九上·沛县期末) 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后静置,出现灰白色固体.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1)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对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下列操作:________、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对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3)【猜想假设】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4)【实验探究1】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________(选填“溶解”或“不溶解”),小宇猜想错误.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小彤猜想错误.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i)镁与饱和氯化镁溶液反应时,会生成灰白色碱式氯化镁Mgx(OH)yClz•mH2O,其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ii)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5)【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________气体.
(6)【反思拓展】
(i)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ii)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3. (6分)(2018·高安模拟) 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红、芳芳两位同学分别作了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现象】小红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芳芳所做的实验无现象。

写出小红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讨论】芳芳同学的试验为什么观察不到有气泡?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的质
量影响,稀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若盐酸量不足则生成碳酸氢钠;②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有:①NaHCO3、NaCl、Na2CO3;②NaHCO3、NaCl;
③NaHCO3、NaCl、HCl。

芳芳同学认为猜想③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设计】确定芳芳同学实验是否生成碳酸氢钠,并证明反应后的产物。

(4)【实验反思】若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对此实验结论,你是否赞同?若不赞同,还需说明理由。

________。

六、简答题 (共1题;共6分)
24. (6分) (2018九上·沧县期末) 今天是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明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________g.
(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3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选择填充题 (共3题;共14分)
13-1、
14-1、
14-2、
14-3、
15-1、
三、填空题 (共6题;共36分)
16-1、
16-2、
16-3、
16-4、17-1、
17-2、17-3、18-1、18-2、18-3、18-4、19-1、19-2、
19-3、19-4、19-5、19-6、
19-7、
20-1、
21-1、
21-2、
四、实验题 (共1题;共9分)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3-1、
23-2、
23-3、
23-4、
六、简答题 (共1题;共6分)
24-1、
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