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 1 课时
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豚、减”等生字,会写“融、燕”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3.情感与价值
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意境的深远,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组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古诗三首。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学习生字。

(1)为了更好地学习这组古诗,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朋友。

(2)读生字卡片:快看,调皮的生字宝宝跑来了,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3)记字形:你怎样记住它们(鸳、鸯、惠、崇、豚、减)的样子呢?
左右结构:减、豚
上下结构:鸳、鸯、惠、崇
(4)指导书写:记住这几个生字宝宝的样子(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梅、溪、泛、减),你们想不想把它们写漂亮啊?你们觉得哪个字不好写?
老师范写一个,学生描一个写两个。

2.现在,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绝句》。

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
(生: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他一生写了很多诗,其诗有“诗史”之称,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

《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

) 师导: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是诗中的圣手,他写的诗又多又好。

想读一读这首《绝句》吗?那就大声地读吧!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3.学词语。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默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内容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就等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生汇报。

师:有不懂的地方吗?(江山: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
(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

(《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日。

)
(3)观察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山岭、江河、花草、春风。

) 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播放课件,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四、感悟理解,畅谈收获
1.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春天的美丽,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

)
师总结: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

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

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

2.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

3.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

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们,就让它们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板书设计:
1 古诗三首
教学反思:
总第 2 课时
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豚、减”等生字,会写“惠、崇”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3.情感与价值
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意境的深远,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谁能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古诗,相机指导认读生字,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3.齐读。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示范引路,学会方法。

(1)想。

自读古诗,想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2)看。

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和同学讨论。

(3)猜。

根据自己的理解猜一猜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4)议。

师生对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5)说。

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6)悟。

感悟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7)诵。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四、课堂训练,复习巩固
1.比一比,组词语。

惠( ) 崇( ) 芦( ) 梅( )
2.理解诗句的意思。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教学反思:
总第 3 课时
1古诗三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豚、减”等生字,会写“惠、崇”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三衢道中》
3.情感与价值
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意境的深远,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春》。

文章中有些语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给大家朗诵几句,(课件出示《春》中的美句)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为下面诗文整合做好铺垫和引子,含蓄地引出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在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记忆。

)
二、整体感知,学习古诗
1.读题目。

你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诗句有很多种方法,如: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读古诗。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齐读一、二两句。

A.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

“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泛”的字义,可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诗文学习打下基础。

)
B.夯实基础知识。

[注释]
①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C.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在心头。

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诗呢?
2.正当诗人又回到林荫路的时候,听到树上黄鹂的几声鸣叫,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

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四、整体把握,拓展练习
1.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江南春色?
2.播放多媒体欣赏江南春色。

3.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
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诵,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诵,多媒体出示:“春天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课时
2 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燕子,了解春天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燕子,了解春天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深入生活实际,观察小燕子。

(学生)
2.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

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燕子)。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燕子的?
(2)本文写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征?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小燕子的?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课件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

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
吹拂聚拢形成横掠偶尔飞倦伶俐
荡漾闲散.纤细木杆.几痕翼尖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散杆”的读音。

5.学习生字。

(1)凑拂集聚形掠偶尔沾倦纤痕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2)学生写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拂聚凑纤拢沾倦痕
(2)熟字比较。

如:彩一形遇一偶你一尔
“聚”——下面的部分不是“禾”。

“倦”——左窄右宽,注意右下部分是横折钩,竖弯钩,不是“巳”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用生字卡片检查)
伶俐:聪明、灵活。

闲散:清闲而又无管束,本文指燕子悠闲的样子。

旷亮无比:形容天空空阔而明朗。

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2个字,了解了春天里小燕子的伶俐可爱,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板书设计
2 燕子
外形:羽毛翅膀尾巴(静)
赶来: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春光(静)
赶来加入平添-生趣(动)
飞行:斜横掠叽沾荡漾-轻快(动)
停歇:落痕停(静)
教学反思:
如何很好地组织教学,合理维护课堂秩序的问题。

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
总第课时
2 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姿态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姿态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难点: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7)
吹拂聚拢形成横掠偶尔飞倦伶俐
荡漾闲散纤细木杆几痕翼尖
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伶俐可爱,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看图学习第。

(1)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的?(课文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

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

板书:羽毛、、尾巴、翅膀。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2.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图,口述燕子活动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来描述“烂漫无比的春天”?(默读并划出有关词语。

讨论并板书:细雨、轻风、柔柳、青草、绿叶、鲜花)
(3)比较句子:(课件出示8)
“下过几阵雨。

风吹着柳。

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对比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填空:(课件出示9)
那么()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的图画中,为春光()了许多生趣。

(“伶俐可爱”“光彩夺目”等修饰语的运用,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

)(板书:加入、平添、生趣)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看图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燕子是怎样飞行的。

(2)指名朗读课文,哪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
(斜、横掠、沾、荡漾”等词语突出了燕子飞行时轻快的特点。

(板书:斜、横掠、叽、沾、荡漾)
比较句子:(课件出示10)
“燕子在天空里掠过,由这边飞到了那边。


“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把这两个个句子比较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课文中的句子除突出燕子飞行的特点之外,还写出了春天的景色:阳光、稻田、柳树。

这样把燕子和春天紧密地联系起来写,进一步说明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让春天显得更加生气勃勃”。


(4)指导朗读这一段。

4.看图学习第4自然段。

(1)燕子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课文,其余看图。


(2)引导学生讨论“落、痕”等几个词的用法。

(“落”字写出燕子的轻巧。

“痕”字写出电线的远,若有若无。

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

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停。


(3)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指导背诵,写作训练
(听配乐朗读录音带,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学习有感情地读。


1.这篇看图学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的情形,最后写到燕子停歇时的形象,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2.用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齐读全文。

3.请写一段话,抓住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写,注意使用恰当的修饰语。

(课件出示11)
四、板书设计
2 燕子
外形:羽毛翅膀尾巴(静)
赶来: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春光(静)
赶来加入平添-生趣(动)
飞行:斜横掠叽沾荡漾-轻快(动)
停歇:落痕停(静)
教学反思:
学习描写燕子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的词语,体会燕子的伶俐、可爱。

在学习燕子飞行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
受到它的轻快灵活,是一个飞行的能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抓住“斜”、“横掠”、“沾”等动词。

总第课时
2 燕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课时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zēng tiān yǎn zòu yīn fú dàng yàng
()()()()
jù lǒng pí juàn dào tián lüè guò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掠()尖()偶()圈()
谅()尘()遇()倦()
三、查字典填空。

“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掠”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抢夺;
②轻轻擦过或拂过。

“燕子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中“掠”应该选第()种解释。

四、读一读,连一连。

一身细雨轻快有力的春天
一对赞歌烂漫无比的燕子
一支羽毛活泼可爱的湖面
一阵翅膀波光粼粼的翅膀
五、用“偶”字组词,并填入句子里。

1.这种事情只是( )现象,不会每天发生。

2.航天员杨利伟叔叔是无数青少年的( )。

3.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 )沾了一下水面。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燕子加入图画中。

(扩句)
______________的小燕子加入了______________图画中。

2.这是一幅有趣的图画。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细雨如毛般由天上洒落着。

如鹅毛般的雪花从天空飘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一文作者按照( )的观察顺序描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以及停歇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填序号)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C.从上到下
D.由内到外
E.赞美活泼可爱的燕子及对春天的热爱
F.对春天到来的欢欣
G.赞美燕子捕捉害虫,呼吁保护燕子
七、(课内经典)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把语段中描写雨的句子画上“_____”,把描写风的句子画上“”。

2.语段中“赶集”是指()
A.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B.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和_____当作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呀!
总第 7 课时
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好儿化词和轻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好儿化词和轻声词。

2.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丽。

背诵2—4自然段。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荷花)
2.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赞美它,今天,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荷塘,去看看他笔下的那一池白荷花。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标注自然段,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指导学习多音字“挨”——\[āi\]\[ái\])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①翩翩起舞②挨挨挤挤③清香④饱胀⑤破裂⑥姿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探究交流。

课文围绕荷花讲了哪些内容?(讲了荷花的样子、姿态及作者的想象和感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板书:荷花的样子和姿态作者的想象和感受)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因为“我”喜欢荷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闻到荷花香味后,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以及对荷花的喜爱。

(自由读、指名读)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
花香诱人啊!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蹈”“佛”)
4.形近字辨析:瓣、辩和辨;蓬和篷;拂和佛。

5.书写练习,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
翩起舞挨挨挤挤清香饱胀破裂姿势
瓣、辩和辨;蓬和篷;拂和佛
教学反思:
本课对生字词进行了细致学习,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初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基础好的基本可以背诵相关段落,基础弱点的就需要花更多精力来加强背诵。

总第 8 课时
3.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仿照文中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感受荷花的美丽。

2.难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并仿照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者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

将自己喜欢
的句子画下来并标出你认为描写荷花最美的句子。

二、品读美文,欣赏荷花
1.同桌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并说说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1)课件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和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思考:这句话美在哪?(“冒”字用得好)
师:这句话连接了荷叶和荷花的描写。

同学们,如果把“冒”字换成“长”或“钻”行不行?(不行。

因为“冒”是在荷叶之中露出头来,高出其他,突出荷花不断向上生长的生命力,“钻”和“长”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课件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了荷花刚开、全开、将要开时的三种状态,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蕊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2.还有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了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句中“一大幅活的画”指什么?“画家”指的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教师小结:是啊,这还是一种生命的美,充满活力的美。

正是因为大自然那鲜活的力量才有了这样富有生命力的画卷。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读出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5.欣赏了荷花那优美的姿态,一池的荷花将作者深深吸引,他陶醉其中,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了。

谁来读读作者的想象和感受?(学生自愿举手朗读)
6.师生合作:在池塘边,驻足观望,此时,“我”也是一朵荷花了,“我”觉得……“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师总结:“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看来作者被这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

7.齐读第4、5自然段(配乐),体会荷花的美。

8.第4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三、回顾整体,小结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