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练习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师用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成中学2019—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练
习8、、、1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选择题
1.引起禽流感的病原微生物是()
A。

细菌B、真菌C、霉菌ﻩD、病毒
【答案】D
【解析】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依照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其中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可不能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
故选:D
2.传染病能在人群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环节是( )
A。

传染源ﻩB。

传播途径ﻩ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
【答案】D
【解析】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环节,就能够传染和流行。

故选:D
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蛔虫病B、流行性感冒ﻩC、白化病D、艾滋病
【答案】C
【解析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蛔虫病、流行性感冒、艾滋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同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白化病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也不具有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故选C。

4.下面关于艾滋病认识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ﻩB。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ﻫC、HIV可通过血
液制品传播D。

该病成年人居多,与青少年无关
【答案】D
【解析】解:A、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严重危害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B正确、ﻫC、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HIV可通过血液制品传播,C正确、
D、该病属于传染病,与年龄无关,成年人、青少年均有感染,D错误、
故选:D
5.2019年4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预防
接种属于( )
A、消灭病原体B。

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C
【解析】解: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计划免疫的目的是有计划地给人注射或口服疫苗,使人在不得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产生对该种病原体的免疫作用,幸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增强了易感人群的抵抗能力,从而幸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ﻫ
二、多选题
6.艾滋病除通过性行为传播外,其它的传播途径是( )
A、水源传播
B、输血传播
C、空气传播D。

母婴传播
【答案】BD
【解析】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除此以外,其他的接触可不能感染艾滋病、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可不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故选:BD ﻫ
7.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
进行查封、如此做的主要目的是能够预防( )
A。

肺结核ﻩB、病毒性肝炎ﻩC、流行性感冒ﻩD、蛔虫病
【答案】BD
【解析】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对餐具消毒是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A肺结核、C流感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与饮食无关、
B病毒性肝炎、D蛔虫病都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食传播、因此,对该饮食店查封,能够预防B病毒性肝炎、D蛔虫病ﻫ故选:B、Dﻫ
8.在人体内,艾滋病病毒只有寄生在淋巴细胞内才可繁殖,分析其原因在于( )
A。

艾滋病病毒的组成物质中没有蛋白质ﻫB。

艾滋病病毒的组成物质中没有遗传物质
C。

艾滋病病毒不是生命体
D。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CD
【解析】解:A、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不能
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繁殖,A错误、
B、艾滋病病毒的组成物质中有遗传物质,B错误、ﻫC、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内,因此,艾滋病病毒不是生命体,不能进行生命活动,C正确、
D、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淋巴细胞内才可繁殖,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正确、ﻫ故选:CD ﻫ
9.近年来,美洲出现一种虫媒病毒—-塞卡病毒,截止今年2月,在24个国家和地区
有疫情报道,为防止塞卡病毒在全球的蔓延,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如图所示的防控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感染了塞卡病毒的某昆虫是病原体
B、图A的做法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C、图B的做法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图C显示,医务人员正对疫区周围的人进行接种,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CD
【解析】解:A、“美洲出现一种虫媒病毒-—塞卡病毒”,因此感染了塞卡病毒的某昆虫是传播途径,而不是病原体,错误;
B、图A的做法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控制传染源,错误;ﻫC、图B的做法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正确;
D、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只是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
病原体、当人体注射疫苗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某种传染
病的效果、因此图C显示,医务人员正对疫区周围的人进行接种,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故选:C、D ﻫ
10.下列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病原体ﻫB、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控制传染源
C。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D、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D
【解析】解:A、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ﻫ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本题传染源应该是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因为其携带了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并能散播该病原体,符合传染源的概念。

A选项错误、ﻫB、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类发现了接种牛痘能够预防天花,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选项错误。

C、人体的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一辈子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C选项正确。

D、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

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一辈子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故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D选项正确、ﻫ故选CD ﻫ
三、填空题
11.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易感人群
【解析】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
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
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ﻫ故答案为:易感人群
1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______、______、
【答案】母婴传播;性传播
【解析】解: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通过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性接触、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都有估计传播HIV,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胎盘、分娩、
哺乳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ﻫ故答案为:母婴传播;性传播
13.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严重传染病,医生马上采了“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的措施,依照传染病预防措施,请您指出"不让病人外出"属;"也不让外人探望"。

【答案】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

"不让病人外出”是对传染病人(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属控制传染源;”也不让外人探望"是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4.传染病是由________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人
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答案】病原体
【解析】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15.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能够有效预防肺结核、那么,从免疫学和传染病的角
度分析,婴儿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______ ,______。

【答案】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解:抗原,是指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
特别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
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卡介苗关于接种的人来说是引起它产生抗体的物质,是抗原。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婴儿刚出生时就接种卡介苗,其产生的抗体,能抵抗肺结核杆菌,保护人体不被结核杆菌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抗原保护易感人群ﻫ
四、连线题
16.请将下列做法与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措施连线
【答案】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饮用水消毒、教师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将传染病患者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接种疫苗和积极进行锻炼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ﻫ
【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ﻫ预防传染病的这三条措施,最主要的就是控制传染源,要尽估计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防止传染病蔓延、ﻫ
五、识图作答题
17.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疾病。

如图为伊蚊的生活
史。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寨卡病毒的结构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组成。

(2)从图可见,伊蚊的发育过程从幼虫到成虫有较大的变化,发育过程包括_______、
幼虫、______、成虫四个时期,称为__________发育。

(3)寨卡病毒是该传染病的______,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分析,蚊子属于
_________;该病通过注射疫苗可预防,这一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
(4)寨卡病毒疫苗侵入人体后,会刺激_________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别
蛋白质是______,而寨卡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

【答案】(1)蛋白质遗传物质ﻫ(2)卵蛹完全变态
(3)病原体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淋巴细胞抗体抗原特异性(后天性)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形态结构,昆虫的发育,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昆虫的发育特点,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解答】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因此,寨卡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图可见,伊蚊的发育过程从幼虫到成虫有较大的变化,发育过程由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
显著不同。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传染源,传染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因此,寨卡病毒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分析,蚊子属于传播途径;该病通过注射疫苗可预防,这一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别抗病能力的蛋白质。

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具有特异性。

因此,寨卡病毒疫苗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别蛋白质是抗体,而寨卡病毒疫苗属于抗原,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