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训练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训练10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训练10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玷污
沾染
服服帖帖
拈轻怕重
B.果脯
哺育
相辅相成
捕风捉影
C.毗邻
纰漏
如丧考妣
蚍蜉撼树
D.罢黜
拙劣
左支右绌咄咄怪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暮霭赧然视若草芥男女之大妨明镜照物,妍媸必露B.鉴诫口讷咸予维新一言以蔽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C.慰藉穿凿芸芸众生造化钟神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D.福祉聚敛宣宾夺主无功不受禄老骥伏历,志在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神话传说也好,志人.志怪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
而记录下来的.
②另外,中国的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发展极为艰难.明清人士更是以写小说为耻辱, 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保障;许多伟大的作品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③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 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 能达到天地境界.
A.收集以至因为/就B.搜集以致因为/才
C.搜集以致因此/就D.收集以至因此/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个仅有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B.电脑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发展网络.
C.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竟公开宣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乃是台湾人的大幸,台湾和大陆是〝远亲〞和〝近邻〞的关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工业部出口创汇企业.
C.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传统和特有的艺术特色.
B.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C.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渲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D.列宁曾经指出:《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二.文言基础及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完成7_9题(20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
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
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选自苏轼《赤壁赋》)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每空1分,共8分)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 (4)纵一苇之所如如:
(5)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
(7)顺流而东也
东: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每空1分,共5分)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焉: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于: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以:
9.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7分)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4分)
译: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分)
译: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完成10_12题(10分)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人,魏太常贞之后.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
邵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咨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
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
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
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
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
(节选自《北齐书·邢邵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岁,便能属文属:写作
B.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望:名声C.士无贤愚,皆能顾接顾:顾惜
D.对客或解觅虱,且与剧谈剧:畅快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京师为之纸贵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①不以才位傲物
②作《师说》以贻之
C.①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①焉能始复校此
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1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4分)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年未二十,名动衣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
三.默写(共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选自韩愈《师说》)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
(选自陆游《游山西村》)
四.诗歌鉴赏(共6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白梅形象,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3分) 答:
(2)诗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五.作文(40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印度加尔各答一所由德兰修女开办的孤儿院的一面墙上,刻着这样一首诗: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
不管怎样,总是要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
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之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
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
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
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
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
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
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阅读完这首诗后,你有何看法和感受?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训练(十)参考答案及说明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A( 读音分别为diàn. zhān .tiē. niān; B读音分别为fǔ. bǔ. fǔ .bǔ; C读音分别为pí.pī. bǐ. pí;
D读音分别为c hù. zhuō. chù. duō)
2.C(A〝男女之大妨〞中的〝妨〞应为〝防〞,〝明镜照物,妍媸必露〞中的
〝必〞应为〝毕〞;B〝鉴诫〞中的〝诫〞应为〝戒〞,〝咸予维新〞中的〝予〞应为〝与〞;D〝宣宾夺主〞中的〝宣〞应为〝喧〞,〝老骥伏历,志在千里〞中的〝历〞应为〝枥〞.)
3.B (①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②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且多指不好的结果; 以至:(1)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2)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③后两个分句是前一个分句的原因,所以用〝因为〞而不用〝因此〞;〝只有〞和〝才〞搭配.)
4.C(C〝危言危行〞是褒义词,直言直行,与语境不合.A〝鬼斧神工〞多形容建筑.雕塑的技巧的精巧,这里与上下文吻合.B〝因噎废食〞原意是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后比喻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干的事情停下来不干.D〝数典忘祖〞本谓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的事情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后用来比喻忘本,即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事出《左传昭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他晋国为何不向王室贡献宝器,谈回答说晋国从未受过周王室的恩赐,故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建国的始祖唐叔算起,不断地接受王室的赏赐,并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祖上经历的事情.)
5.A(B句〝它〞指代不明,应在后一个〝轻工业部〞前加〝该厂是〞,同时把顿号改为逗号;C句有歧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回国不得参赛,但现在可以参赛〞;D 句指代不明,飞机还是飞鸟〝坠毁〞不清.)
6.D(A顿号去掉;B省略号和等等删去一个;C第一个问号改为句号,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
二.文言基础及阅读(共30分)
7.(每空1分,共8分)
(1)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2)兴:起
(3)属:通〝嘱〞,劝酒
(4)如:往,去
(5)缪:萦绕
(6)下:名词作动词,攻下,攻破
(7)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8)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把……当作朋友
8.(每空1分,共5分)
(1)焉:词尾,相当于〝然〞,可不译 (2)乎:词尾,〝……的样子〞(3)介词,〝在〞
(4)介词,〝被〞(5)连词,同〝而〞,可译为〝来〞
9.(共7分)
(1)译:苏子有些忧伤的样子(或: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吹成这样呢?〞(或:为什么会这样呢?)
(4分.大意1分,〝正〞〝危〞〝何为〞各1分)
(2)译:本来(或:确实)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3分.大意1分,〝固〞〝安在〞各1分.)
10.C(拜访,如〝三顾茅庐〞)(3分)
11.C(转折关系,却
A因为/被 B凭借/来 D哪里,怎么/词尾,〝……的样子〞)(3分)
12.
(1)译:还不到二十岁,他的声名就已经在士大夫间传颂开了
(2分.大意1分.〝动〞〝衣冠〞各0.5分.)
(2)脱略简易 / 不修威仪 / 车服器用 / 充事而已 / 有斋不居 / 坐卧恒在一小屋
(2分.每处0.5分,扣完2分为止.)
参考译文:
邢邵,字子才,是河南间莫人,魏国太常邢贞的后代.他十岁就会写文章,在写作方
面很有才能,秉性聪明,擅长记忆,每天能背诵大量文字.曾经由于连日大雨,他便(在家)读《汉书》,五天以后,就大致能把它全部背诵下来.他的文章典雅华丽,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而且写得极快.邢邵还不到二十岁,他的声名就已经在士大夫间传播开了.从孝明帝以来,文章教化十分昌盛,邢邵文章那独特美感,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每当他的文章刚一完成,就立即在京城广为流传,很快就到处有人朗读背诵.
邢邵的秉性节俭朴素,平常品行谨慎,恪守礼法,与兄弟姻亲之间的关系和睦.他博览古代典籍,而且无不通晓.晚年尤其对〝五经〞章句潜心钻研,尽力探求它
们的要旨.对占卜吉凶,礼节仪式,以及国事.私事等方面的请教.禀告,都能一一解惑去疑,成为世人的指导者.每当公卿聚会议论时,涉及到典制成例的撰写,他拿起笔就能完成,而且能广征博引.皇帝命令撰写朝庙乐章,他很快就能写好.邢邵的文章意趣恢弘高远,在当时独一无二,与济阴人温子升成为文士的首领,当时的舆论
尊称他俩为〝温邢〞.巨鹿人魏收虽然有天赋,文章也写得文采华美,但年龄比他
俩小,所以温子升死后,他才和邢邵并称〝邢魏〞.邢邵虽然声望和实际才能在当
时都很显赫,但从不借自己的才学和地位傲视他人.邢邵生性简朴坦率.不拘小节.他的车马服饰.器皿用具,只要凑合能用就行.他不住在家居的大屋里,而经常在一间小屋里生活.他有时将果品糕饼之类放到屋梁上,有客人来,就取下来与客人一
起品尝.邢邵生性简朴,有操守,对待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安然处之.士人无论贤能或愚拙,他都会去拜访或接待.有时候他对着客人,边解开衣襟抓虱子,边与客人畅谈.邢邵有许多藏书,却从不去校勘.看见别人校勘,他常常笑着说:〝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我们到死也不能把天下的书读完一遍,哪里还有时间再去校勘书籍呢?何况
思考书中错误之处,也是一大乐趣.
三.默写(共6分)
13.(每空1分,共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诗歌鉴赏(共6分)
14.
(1)
突出了梅花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1分).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1分).
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1分)的特征.
(2)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的手法(2分);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1分).
五.作文(40分)
15.写作指引: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爱社会,以德报怨〞.可由此诗,结合现实,赞扬〝以德报怨〞
的崇高品质.但古往今来,〝以德报怨〞这种做法引发了不少争论,也可围绕此展
开辩证分析: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以德报怨可能产生的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
你对得罪过你的人,非但不进行报复,反而以恩德待之,这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内疚感,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想弥补过失的愿望,那么在以后的交往中,他将成为你
最忠实的朋友,他将在许多方面给你提供大量的帮助.第二种结果正好相反,以以
德报怨的方式对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可能会使得对方认为你好欺负,这就导致他
变本加厉地来伤害你,他不断地通过伤害你来获得自己的满足.
其次得明确以怨报怨也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以以怨报怨的方式对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可能会使得对方认为你不是好欺负的,他以后再不敢伤害你.第二种结果正好相反是,你对得罪过你的人进行报复,这很可能引起对方的愤恨,他会想办法再报复你,那么在以后的交往中,他将成为你潜在的危险,只要时机成熟,他就要采取行动报复你.
思路一:是否〝以德报怨〞,要根据对象的身份而定.对待朋友,亲人,以德报怨;对待敌人,坏人,以直抱怨.
思路二:是否〝以德报怨〞,要根据对象行为的目的而定.坚决回击恶意伤害,宽容无意伤害.
思路三:是否〝以德报怨〞,要根据回应可能产生的结果而定.
思路四:是否〝以德报怨〞,要根据伤害的性质而定.违反法律的伤害,不能〝以德报怨〞,以免助纣为虐.
思路五:是否〝以德报怨〞,要根据是否会对大局带来影响而定.例如运动场上如何对待隐蔽的恶性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