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及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及译文赏析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
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
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
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
云尔。
”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
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阅读训练
1.选文作者是_________朝的(人名)。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
(3分)
参考答案:
1.清(1分)袁枚(1分)
2.(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还出现我向他借书的情形。
(3分)
3.勉励年轻人应该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3分)
二:
翻译下列句子:
⑴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
⑵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
⑶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我)做了官以后,薪水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满了,蠹虫丝时常覆盖书册。
⑷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黄生)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5)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_。
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
(6)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读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
多么值得珍惜啊!”
按要求填空:
(1)《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是清朝代的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
(2)课文为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
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所有”(2)自己少时贫穷没书读与做官后买书不读书(3)自身的不幸与
黄生的幸运。
翻译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
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啊。
你没有听说过藏书的人不
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读书的有几
个呢?书多得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像祖父和父亲积藏,而儿子和孙子丢
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
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
忐忑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
’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
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
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
书的情景。
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
因此,只要看
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
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
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
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
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
大不相同。
既然如此,那么是我不幸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有幸而
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