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60405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无机材料物理性能/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学时/学分: 56/3.5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晶体学基础、材料化学基础
适应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1) 宁青菊、谈国强、史永胜,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关振铎、张中太、焦金生,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陈树串,材料物理性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4) 邱成军、,材料物理性能,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四年制材料化学方向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力、光、电、磁、热各种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生将能够理解性能与材料的组成、结构的关系及各性能之间的关联与变化规律,让学生为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改善材料性能、设计与探索优质新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材料研究必定涉及材料的性能,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热学、电导、介电、光学、磁学、力学等重要性能的基本原理与微观机制,性能与材料的组成、结构的关系,以及各性能之间的关联与变化规律。
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力、光、电、磁、热各种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生将能够理解性能与材料的组成、结构的关系及各性能之间的关联与变化规律,让学生为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改善材料性能、设计与探索优质新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素质:建立性能-结构-工艺密切关联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材料设计制备到应用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素质。
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基本内容:主要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理基础,材料的热膨胀、热导的基本物理量,各种载流子对电导的影响,介电材料的极化机制、介电损耗和电击穿,铁电性和压电性,物质中磁现象的根源、磁性材料的物理效应及应用,光在材料中传播的各种现象及机理以及在传播时表现出的性能,材料形变损伤微观机制等。
教学过程中,每章拟定几个与本章基本理论原理密切相关的探索性课题,有学生分组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设计课题的设计与研究方案,并开展课堂汇报和课堂讨论。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
六、考核式及成绩评定
教学过程中采取讲授、讨论、分析、作业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包括:作业、讨论、辩论、课内互动、课外阅读等;过程考核占总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