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高考化学二轮增分优选练 选择题满分练 速练17 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限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练17 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限度
1.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能判断反应X(s)+2Y(g)M(g)+N(g)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
A.压强不变
B.生成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生成1 mol M同时消耗2 mol Y
D.生成M的速率和消耗N的速率相等
答案 D
解析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选项A错误;反应按计量数进行,只要反应开始,则生成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1∶1,无法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选项B错误;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 mol M同时一定消耗2 mol Y,选项C 错误;生成M的速率和消耗N的速率相等,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选项D 正确。
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c(N2)∶c(H2)=1∶3
B.反应放出92.4 kJ的热量
C.v正(N2)=3v逆(H2)
D.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正确。
3.(2018·余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一定条件下,物质的量均为 0.3 mol的X(g)与Y(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 ΔH=-a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一段时间后,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1∶1
B.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 0.1a kJ 的热量
C.达到平衡后,若向平衡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Z的正反应速率将发生变化
D.X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答案 D
解析Y的起始量未知,X、Y以1∶3转化,则不能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X、Y的物质的量关系,故A错误;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未知,不能计算达到平
衡时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充入稀有气体,X、Y、Z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X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故D正确。
4.一定温度下,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①H2(g)+I2(g)2HI(g);②C(s)+H2O(g)CO(g)+H2(g)。
下列状态能表明两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各物质的浓度不变;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e.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A.ae B.aef C.abc D.ac
答案 A
解析各物质的浓度不变,说明①②中各物质的量不变,都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①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无法判断①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由于①反应的两边气体的体积相同且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无法判断①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由于②反应容器内气体颜色始终不变,故d错误;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说明①②中各物质的量不变,都达平衡状态,故e正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故f错误;故选A。
5.(2017·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一定条件下3 mol X与3 mol Y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 ΔH=-Q 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Q kJ热量
B.反应一段时间后,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1∶1
C.X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后,若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氦气,Z的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 C
解析热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且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未知,不能计算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X、Y以1∶3转化,因此反应一段时间后X、Y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1∶1,故B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 正确;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充入稀有气体,X、Y、Z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6.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
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
B.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1·min-1
C.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
D.用D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
答案 B
解析经2 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则用B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6 mol·L -1÷
2 min=0.
3 mol·L-1·min-1,B正确;由于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用D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D不正确;A物质是固态,不能表示反应速率,A 不正确;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C不正确。
7.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mL·min-1)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在410~440 ℃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
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
C.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
D.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
答案 A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先升高后降低,故A选项错误;由图像可知,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先升高后降低,故B选项正确;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故C选项正确;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故D选项正确。
8.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起始反应物为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温度
400 ℃450 ℃500 ℃600 ℃
物质的量分数
压强
20 MPa 0.387 0.274 0.189 0.088
30 MPa 0.478 0.359 0.260 0.1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系中NH 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则正反应速率越大
B .反应达到平衡时,N 2和H 2的转化率之比为1∶1
C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 kJ
D .600 ℃、30 MPa 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最多 答案 B
解析 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而NH 3是产物,故A 错误;N 2和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消耗也是1∶3,故N 2和H 2的转化率相同,故B 正确;当1 mol N 2参与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92.4 kJ ,而题目中没有确定反应的量,故C 错误;由表格可知600 ℃、30 MPa 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H 3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对于500 ℃、30 MPa 时减小,故D 错误。
9.(2017·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 2在催化剂表面与H 2O 发生反应:2N 2(g)+6H 2O(l)=====催化剂
4NH 3(g)+3O 2(g)。
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反应物用量相同,催化剂的使用情况也相同,控制不同温度分别进行4组实验,3 h 后测定NH 3的生成量,所得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303 K 时,在3 h 内用氮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4×10-7
mol·L -1
·h -1
B .实验1和实验3中,3 h 内N 2的转化率之比为4∶5
C .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温度升高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
D .353 K 时,可能是催化剂催化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脱离催化剂表面,致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 C
解析 303 K 时,v (NH 3)=Δc (NH 3)Δt =4.8×10-6
mol 2 L×3 h =8×10-7 mol·L -1·h -1,根据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 (N 2)∶v (NH 3)=2∶4,v (N 2)=12v (NH 3)=4×10-7 mol·L -1·h -1
,
A 项正确;根据实验1和实验3中3 h 内NH 3的生成量之比为(4.8×10-6
mol)∶(6.0×10-6
mol)=4∶5,实验1和实验3中转化N 2物质的量之比为4∶5,起始反应物用量相同,实验1和实验3中3 h 内N 2的转化率之比为4∶5,B 项正确;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 项错误;353 K 时,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脱离催化剂表面,D 项正确。
10.(2018·余姚中学高三选考模拟)以反应5H 2C 2O 4+2MnO -
4+6H +
===10CO 2↑+2Mn 2+
+8H 2O 为
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mol·L-1·s-1
C.实验①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答案 B
解析A项,要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则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正确;C项,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满足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满足此条件的实验编号是②和③,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满足此条件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②,正确;D项,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