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案例分享【头晕心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案例分享【头晕心
慌】
患者男,56岁。

患者主因“头晕、心慌5年”于2012年9月入院治疗。

患者高血压病史5年,平素血压水平160/85mmHg。

2012年6月患者开始服用厄贝沙坦150mg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日,服用药物后面红,并产生头晕、心悸、便秘、性功能障碍等不适。

血压:152/94 mmHg。

中医诊断:眩晕,肝阳上亢。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级(高危)
治疗原则:活血散风,平肝降逆。

针灸取穴:人迎、曲池、合谷、太冲、足三里。

手法操作:人迎(双侧),直刺1~1.5寸,见针体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施用捻转补法1分钟;合谷、太冲(双侧),均直刺0.8~1寸,施用捻转泻法1分钟;曲池、足三里(双侧),直刺1寸,施用捻转补法1分钟。

留针30分钟。

详见石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教程:
治疗结果:2012年9月24日患者第1次针刺治疗,每天1次,5-6次/周共12周。

治疗6周时日间收缩压负荷从85%降到12%,日间舒张压负荷从95%降低到32%,夜间收缩压负荷从100%降低到50%,夜间舒张压负荷从100%降低到30%。

患者在针刺3周时血压明显下降,47周有所升高,但最终缓慢下降到130/80mmHg。

第10周时,患者停止服用降压药。

治疗期间患者血压波动考虑与气温变化有关。

对该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患者血压平稳,一直维持在(130~140)/(80-88)mmHg,仅情绪波动、失眠等情况下偶有血压升高出现,生活质量较前提高。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结合西医学理论,通过对中医“气海”以及“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等理论的深刻探索和思辨,确立了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为主的治法,创立了以人迎穴为主穴的,有明确规范手法量学标准和量效关系的针刺方法。

#健康科普排位赛##针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