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六_人教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六
(十一)
经典国学再现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我是小助手
伯俞:汉代的韩伯俞,是当时著名的孝子。
杖:木杖。
墨翟:东周战国时代宋国人,曾任宋国大夫,为墨家的创始人,又称墨子。
丝:蚕吐出用以结茧的东西,可织成绢帛绸缎等丝织品。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代的著名诗人。
张仪:战国时代的魏国人。
温公:即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封温国公。
警:警醒。
董子:即董仲舒,汉广川(今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
下帷:放下帷幕。
张旭:字伯高,唐代苏州吴人,人称“草圣”。
王维:字摩诘,唐代河东(今山西省)人。
我是小翻译
韩伯俞被母亲杖打,却为母亲年老力衰而哭泣;墨子见丝随染料而变色,悲叹人也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
曹植文才甚高,张仪善于辩说。
宋代的司马光,喜欢读书,用硬圆木做枕头,以警醒自己,避免熟睡。
汉代的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三年之间不曾朝外看庭园一眼。
唐代的张旭擅长写书法,王维擅长绘画。
考考你的智慧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曹植的文章写得非常好。
()
(2)司马光用硬圆木做枕头,警醒自己,努力读书。
()
(3)韩伯俞是宋代人。
()
2.连线。
张仪书法
曹植写诗
张旭辩说
3.墨子见丝随染料而变色,悲叹人也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你做事情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吗?
弘扬传统文化
孝顺的韩伯俞
汉代的韩伯俞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有一次,韩伯俞犯了错,他母亲用杖打他,伯俞伤心地哭泣。
于是,母亲问他:“以前我打你,不曾见你哭泣,今天却哭了,为什么呢?”伯俞回答:“以前我犯了错,被打时觉得很痛,如今母亲的力气不能让我感到疼痛,可见母亲身体越弱了,所以我才哭了。
”
韩伯俞在母亲责打时,心中没有怨恨,却因母亲身体变弱而哭泣,他对母亲的孝心值得我们学习。
(十二)
经典国学再现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
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刘公殿虎,庄子涂龟。
唐举善相,扁鹊名医。
我是小助手
毓会:钟毓、钟会,三国时代魏国太傅钟繇的儿子。
窃:偷。
谌纪:陈谌、陈纪,东汉太丘长陈的儿子。
糜:粥、稀饭。
茹芝:采芝为食。
茹,吃。
芝,紫芝草,又称商芝草、全芽子,为蕨类植物。
刘公:即刘安世,字器之,北宋魏(今河北)人。
庄子:即庄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县(今河南商丘)人。
涂龟:烂泥中的乌龟。
涂,污泥。
善相:擅长看相之术。
我是小翻译
钟毓、钟会偷偷地喝药酒,陈谌、陈纪蒸饭成粥。
韩康借卖药隐姓埋名,过隐居生活;周术隐居商山采紫芝草作为食物。
刘安世经常在殿堂上直言劝谏皇上,毫不畏惧,人称“殿上虎”;庄子拒绝楚王的邀请,喜欢像污泥中的活乌龟一样无拘无束地生活。
战国时的唐举擅长看相;扁鹊是一位名医。
考考你的智慧
1.文中提到了两对兄弟,请你在文中用“ ”标出提到这两对兄弟的词句。
2.“扁鹊名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刘安世和庄子各有着怎样的性格?你更喜欢谁呢?写一写。
弘扬传统文化
庄子涂龟
庄子擅长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想象丰富,颇具启发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威王听说庄子很贤能,就派了两位大夫去礼聘他为相。
庄子正在濮水边钓鱼,听完两位使者说明来意后,庄子拿着钓竿,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把牠装在匣子中,供奉在太庙里。
请问这只神龟是宁愿死了留下龟壳受人崇拜,还是宁可活着拖着尾巴在污泥中爬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拖着尾巴在污泥中爬啊!”庄子说:“请你们回去吧!我也要当一只在泥地里爬的活乌龟!”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他的想法,叙述生动,有趣,也让我们明白自由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
1.(1)√ (2)√ (3)×
2.张仪——辩说曹植——写诗张旭——书法
3.略(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即可)
(二)
1.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
2.扁鹊是一位名医。
3.不畏强权,敢于直谏;追求自由。
略(提示:喜欢谁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