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之道:春补要讲究七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养生之道:春补要讲究七原则
春暖花开之际,正是养生的好时刻。

但在春季养生中,并不是一味的给自己进补就可以了,那可就误入歧途了,这其中还是有许多讲究的,下面就给你介绍一下关于在春季养生的七大原则。

一、宜温补阳气阳,是指人体阳气,阳气与阴精既对立又统一。

阳气泛指人体之功能,阴精泛指人体的物质基础。

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是说,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以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所谓春季饮食上要养阳,是指要进食一些能够起到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抗御以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

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辣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

因为肾藏之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所以在饮食上养阳,还包含有养肾阳的意思。

关于这一点,张志聪在《素问集注》里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其根而培养之。

”这里的“从其根”就是养肾阳的意思,因为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春天、夏天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却显得不足,故应多吃点培养肾阳的东西,如谚语“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是指此意。

二、宜多甜少酸唐代药王、养生家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意思是春季六节气之际,人们要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东西,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

但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

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

鉴于此,春季六节气在饮食上的另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少吃点酸味食物,以防肝气过于偏亢;同时多食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