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舞蹈形体受到社会各界以及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不仅让学生们的形态、体态、气质变得更加挺拔有型,还可以让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以及道德情操得到提升。
当前很多社会教育机构都纷纷开设了舞蹈形体训练课,各个学校也对非舞蹈专业的学生们开设了舞蹈形体训练课,这就说明了舞蹈形体对于学生们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形体训练是舞蹈教学的基础,练习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能提升学生们的舞蹈能力。
一、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舞蹈形体训练课是非常重要的,从开设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开始,就一直备受学校、社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当前各个学校的舞蹈形体训练课发展得比较乐观,但是在舞蹈形体训练课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通常在舞蹈课程中,除了形体训练课程之外,还有其他的课程,所以,通常老师不会把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当作是一个比较重要、基础的课程来教。
在某一方面上就会导致学生们之间的舞蹈基础差异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难度。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对于许多老师来说也算得上一门比较新的课程,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师们不知道怎么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教学的时候,都会采取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在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讲解的比较多,实际操作和演练的情况比较少,从而让学生们对于舞蹈形体训练的兴趣越来越低,不会有浓厚的兴趣来接受舞蹈形体训练相关的教学内容。
另外,对于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通常他们会认为文化课程是学生们的必修课程,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可有可无。
虽然将舞蹈形体训练加入教学内容中,但是由于场地有限、设备器材的限制,就会使得舞蹈形体教学如同虚设。
还有就是对于舞蹈形体训练的场地设施以及相关设备投入的资金比较少,教学设备比较陈旧而且安全性也比较差,就会导致舞蹈形体训练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求老师要有基础、扎实的基本功,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形体动作训练的要领,对于身体素质要求也比较高。
由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动作讲解和示范,缺少单一的训练动作很难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作训练的时间过于少,不利于学生们对于舞蹈技术的全面把握。
除此之外,老师一味地向同学们进行单方面输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另外某些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内容略显难一些,对于学生们舞蹈基础要求较高,普通学校采用相类似的教育方式显然不合适。
二、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
1.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
要在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中真正做到将学生们放到主体地位,就需要舞蹈老师去认真倾听学生们的想法、了解学生们真正内心所想的关于舞蹈形体训练的上课建议和关于舞蹈形体训练的一些想法,但是很多舞蹈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
把学生们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真正归还给同学们,这些仅仅都只是一句口号,而不会去开始行动。
所以就会造成了舞蹈形体训练课的上课教学没有针对性,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不能很好地被激发出来。
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老师和同学们要多多沟通,积极了解学生们对于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一些建议,与此同时,在舞蹈形体训练的上课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们积极热情调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和学生们互动起来,拉近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另外,老师也要在平常的时候多和学生们接触,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学生们的优点,然后在进行鼓励式教学。
尤其是在舞蹈形体训练过程中,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同学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提高舞蹈老师的专业性水平
由于受到老师的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水平的限制,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比较低下。
舞蹈形体不仅仅是理论课程,还要进行实践训练。
老师在舞蹈形体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舞蹈老师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的质量。
部分学校在选拔舞蹈形体训练的老师的时候,尽量地提高用人标准,对前来应聘的舞蹈老师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察,定期对舞蹈老师进行培训,或者组织舞蹈老师进行外出学习。
舞蹈老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将舞蹈形体训练的理论知识、动作要领、情感技术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在舞蹈学生们面前加强动作示范和指导,为学生门塑造出生动的、准确的、容易模仿的形象。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激发学生们的形象思维,针对每个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将其融合到舞蹈形体训练中,更好地展现舞蹈动态美的魅力。
言传身教虽然对于舞蹈老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但同时也能刺激舞蹈老师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在舞蹈形体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并且不断完善自我。
只有舞蹈老师的专业水平越高,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更高,学生们才能更加愿意学习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学生们的舞蹈动作要领才能全面掌握,对于学生们舞蹈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3.合理分组,因材施教
在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们的身体柔韧程度和学生们的舞蹈功底情况,然后再根据学生们在舞蹈形体训练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对于舞蹈基础和身体柔韧性不同的学生们进行分组练习,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让所有学生们都能在训练中得到进步。
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舞蹈形体训练都能发挥到最大价值,更能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舞蹈能力。
例如:老师根据学生们的身体柔韧程度以及舞(下转90页)
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
袁张梦盈
(上接87页) 确保每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并获得相应的满足感,从而在团队合作中感受体育竞技的快乐。
4.讨论反思
讨论反思是一节课最为关键的内容,其能够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本堂课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从而达到开设田径课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完成体育教学活动后可以录制一节个人评价类微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接受能力较强以及表现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态度认真但是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提出鼓励。
学生将会通过个人评价类微课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并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一课程了解到他人的优点并向其学习,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在自己身上出现他人的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学生将会通过个人评价类微课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和学习田径课程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体育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结语
高校田径教学中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将会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对田径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具体情况,从而对教学措施进行及时的改进。
而学生将会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解决,并根据教师的建议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体验式教学在田径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时地发现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使田径教学课堂和新课改的要求更加相符。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体育工作部)
(上接88页)蹈能力进行分组,身体柔韧性和舞蹈基础能力比较好的同学们分为一组,舞蹈基础能力一般、身体柔韧程度一般的学生们成为第二组,以此类推,对于舞蹈基础比较差、身体也比较僵硬的同学们分为一组,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对其进行关照。
不同小组的学生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
对于舞蹈基础能力比较好的,舞蹈老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大训练,强化他们的身体素质。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们来说,老师带领他们从最基础、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进行训练,然后根据这些学生们的进步表现,慢慢加大训练难度。
这样科学、合理的分组训练,能够帮助不同舞蹈程度的学生们在舞蹈上面得到突破,都能取得成功,激发每一位学生们的舞蹈形体训练的积极性,从而避免某些舞蹈基础能力较差的同学在训练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放弃对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学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着舞蹈形体训练的综合发展。
所以,对于改进舞蹈形体训练课教学新方法的创新策略一定要势在必行,从而有利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会为社会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的、高专业的舞蹈专业人员。
舞蹈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变革,在塑造学生们外在美的同时也要塑造同学们的内在美,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学效果。
4.运用游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对足球的兴趣是学生练好足球的关键。
对这种室外的体育活动,教师更要利用好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
足球虽然是一项有趣的活动,但校园足球活动不单是为了活动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明白足球的意义。
因此,教师应从最简单的足球基本功练习开始,如运球、颠球等。
学生在这些练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丧失对足球的兴趣。
体育教师就可以将游戏加人其中。
在足球最基本的传球练习中,一人传球后,接球人先要接球,然后要调整、观察,再是头脑做出决策,最后传球到另一个人脚下。
所有过程接续完成,思维速率和动作速率要一致,还要讲究精准。
接应的队友一定要跟得上传球者的节奏,跑动到合适的位置。
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常规的传球练习后,可加人一些有趣的游戏规则,让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一组的传球练习完成得更顺利,激发他们参与足球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利用专业辅助器材保障学生体能训练
足球是一项高强度、高对抗的运动,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
体能训练是足球训练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能做基础,学生是很难完成九十分钟的比赛。
著名足球运动员C罗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竞技水平,体能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条件。
那么,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能呢,笔者认为借助专业的训练辅助器材,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能,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体能状态。
例如,在足球运动中,耐力是一个重要的素质,足球场上,大范围跑动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耐力,笔者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专业的跑步鞋,给学生制定专门的跑步计划,此外还带领学生做一些提高心肺功能和体能的训练项目,比如负重波比跳、跳绳、左右平衡跳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都是需要借助器材的。
此外,还给学生准备了哑铃、杠铃、拉力带等器材,让学生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切实增加学生的肌肉量与肌肉耐力。
6.适当开展小组对抗活动
教师通过小组对抗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足球对抗赛,对抗赛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足球的相关规定和比赛制度,教师充当评审和记录人员,通过对抗赛直观地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日后课堂中为学生加以指导,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开展推广校园足球活动过程中虽然还面临着些许问题,但是,只要积极的反思问题、研究、制定有效策略,认真落实推广校园足球的相关工作,就有助于校园足球的普及、推广和发展,这对全面提高学生足球专业知识及技能运用能力、改善学生体质和体育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帮助。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