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本着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开展的原则,调整供热结构,加快技术进步,觉察现有设施能力,推动供热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开展,出尽我国供热事业全面健康可延续开展。
集中采暖按热量计量是城市住宅供暖开展的趋势,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根本措施。依据兴旺国家的经验,采取供热计量收费措施,可以节能20%到30%。各地的供暖企业都在积极推行分户操纵,找出一条适宜我国供暖的开展之路。
开题汇报
X
202X年3月3日
开题汇报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采暖是人们为了保证适宜的生活条件而制造的。因此采暖方法与设备便成为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怀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水平程度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供暖方法日新月异,当然,每种供暖方法也存在肯定的弊端。保证冬季供热工作平安稳定运行,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标准,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根底,让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开展。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楚的了解供热系统及换热.站的设计不走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标准;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出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使设计方案到达最正确。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依据建筑物的实际工程概况,选择采暖系统,供水方法,计算热负荷;
6.城市热力网设计标准〔CJJ34-90〕
7.有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克制图标准,GBJ114-88;
9.《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B9-热力站工程》华北标办,1993
六、参考资料
1.《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主编:张治江X科学技术出版社
2.《暖通空调设计》主编:张治江X科学技术出版社
3.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X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X年2月第二版。
5.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50019-202X〕,X:中国方案出版社,202X
4.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
欧洲国家的集中供热技术开展已经比拟成熟,如丹麦、芬兰、瑞典、德国等。他们广泛的采纳的操纵模型是一次网和二次网。在国内供热是保证北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根本条件,也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开展,对于提高供热保证能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
熟悉设计原始资料,搜集相关参数;
室内供暖系统的负荷计算;
确定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安排方法,以及散热器型号与安排方法;
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确定供热方案后,选择适宜的热源形式;
确定管网热力系统形式以及管网的布局;
外网的水力计算和水利平衡调节;
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及安排;
换热站系统设计;
换热站的水利计算,确定换热站内管段的管径;
4.对待设计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设计成果
1.开题汇报,来全面的了解自己所需要设计的内容,;
2.外文翻译,对专业方面的英语学习和实践;
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计和计算过程的详细描述;
4.设计图纸,全套的供热施工图纸,能依据图纸进行施工。
五、进度方案
任务名称
内 容
时间
4. 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不够细致,以致计算数据出现理论上的偏差。
解决措施:
1.在设计开始前,认真温习所学内容,复习专业知识,防止由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确引起的失误;
2.在设计开始初期,依据指导老师提供的的文献结合自己的设计底图,查阅相关资料,在设计中设计到的地方先看标准再做设计;
3.在设计中多向老师请教,对于自己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在和指导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解答;
5.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现状
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气和小燃煤等。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供热所用能源包含煤炭、燃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集中供热所用能源仍旧以煤炭为主。随着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目标的完成,国家在能源整车上提出了节约与放开并重的方针,在城市环境饱和和节约能源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个地方城市供热产业得到了迅猛开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法为补充的供热局面。
前期打算工作
搜集资料。开题汇报。外文翻译
1周
采暖
负荷计算、方案确定、水力计算、设备选择
、计算书整理
2周
绘图
2周
外网
熟悉图纸、负荷计算
3周
换热站
建筑平面设计、方案确定、系统安排、水力计算、设备选择、计算书整理
2周
绘图
2周
整理说明书、出图、打算辩论
1周
合计
15周
11.《供热工程》,贺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2.《供热工程》,冉春雨,崔明辉,王春清,X:化学工业出版社,202X;
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据《供热通风与通条工程设计资料大全》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0m/s,冬季最多风向NNW,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3%,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66kpa,冬季X百分率62%,设计计算用采暖期日数121日,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初日11/16,设计计算用采暖期03/17,极端最低温度-22.9℃。
〔2〕选择散热器种类或者采纳地暖,并计算散热器片数或者地暖热负荷;
〔3〕计算管径和水利平衡并进行采暖管路安排;
〔4〕选择换热器型号及数量;
〔5〕选择水泵、水箱等设备并确定水泵、水箱等设备的安排位置;
室内供暖系统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整栋楼到达水力平衡,使每户温度在设计温度。室外管网要考虑怎样进行室外管网的最优设计,使其既经济合理,又不影响小区的整体规划美观,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方便检修;换热站的设计中设备、各种附件等的选型与安排,要保证其提供的热量能够满足各用户的需求,并且方便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等。
换热站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相关水力平衡的调节;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制及输出。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可能因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准,导致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
2.对标准的理解不正确和掌握不够熟悉,很有可能出现设计有违反标准的地方;
3.因为没有实际的施工经验,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脱离实际施工的状况,以至于出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集中采暖按热量计量是城市住宅供暖开展的趋势,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根本措施。依据兴旺国家的经验,采取供热计量收费措施,可以节能20%到30%。各地的供暖企业都在积极推行分户操纵,找出一条适宜我国供暖的开展之路。
开题汇报
X
202X年3月3日
开题汇报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采暖是人们为了保证适宜的生活条件而制造的。因此采暖方法与设备便成为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怀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水平程度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供暖方法日新月异,当然,每种供暖方法也存在肯定的弊端。保证冬季供热工作平安稳定运行,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标准,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根底,让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开展。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楚的了解供热系统及换热.站的设计不走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标准;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出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使设计方案到达最正确。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依据建筑物的实际工程概况,选择采暖系统,供水方法,计算热负荷;
6.城市热力网设计标准〔CJJ34-90〕
7.有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克制图标准,GBJ114-88;
9.《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B9-热力站工程》华北标办,1993
六、参考资料
1.《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主编:张治江X科学技术出版社
2.《暖通空调设计》主编:张治江X科学技术出版社
3.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X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X年2月第二版。
5.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50019-202X〕,X:中国方案出版社,202X
4.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
欧洲国家的集中供热技术开展已经比拟成熟,如丹麦、芬兰、瑞典、德国等。他们广泛的采纳的操纵模型是一次网和二次网。在国内供热是保证北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根本条件,也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开展,对于提高供热保证能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
熟悉设计原始资料,搜集相关参数;
室内供暖系统的负荷计算;
确定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安排方法,以及散热器型号与安排方法;
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确定供热方案后,选择适宜的热源形式;
确定管网热力系统形式以及管网的布局;
外网的水力计算和水利平衡调节;
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及安排;
换热站系统设计;
换热站的水利计算,确定换热站内管段的管径;
4.对待设计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设计成果
1.开题汇报,来全面的了解自己所需要设计的内容,;
2.外文翻译,对专业方面的英语学习和实践;
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计和计算过程的详细描述;
4.设计图纸,全套的供热施工图纸,能依据图纸进行施工。
五、进度方案
任务名称
内 容
时间
4. 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不够细致,以致计算数据出现理论上的偏差。
解决措施:
1.在设计开始前,认真温习所学内容,复习专业知识,防止由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确引起的失误;
2.在设计开始初期,依据指导老师提供的的文献结合自己的设计底图,查阅相关资料,在设计中设计到的地方先看标准再做设计;
3.在设计中多向老师请教,对于自己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在和指导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解答;
5.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现状
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气和小燃煤等。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供热所用能源包含煤炭、燃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集中供热所用能源仍旧以煤炭为主。随着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目标的完成,国家在能源整车上提出了节约与放开并重的方针,在城市环境饱和和节约能源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个地方城市供热产业得到了迅猛开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法为补充的供热局面。
前期打算工作
搜集资料。开题汇报。外文翻译
1周
采暖
负荷计算、方案确定、水力计算、设备选择
、计算书整理
2周
绘图
2周
外网
熟悉图纸、负荷计算
3周
换热站
建筑平面设计、方案确定、系统安排、水力计算、设备选择、计算书整理
2周
绘图
2周
整理说明书、出图、打算辩论
1周
合计
15周
11.《供热工程》,贺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2.《供热工程》,冉春雨,崔明辉,王春清,X:化学工业出版社,202X;
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据《供热通风与通条工程设计资料大全》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0m/s,冬季最多风向NNW,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3%,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66kpa,冬季X百分率62%,设计计算用采暖期日数121日,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初日11/16,设计计算用采暖期03/17,极端最低温度-22.9℃。
〔2〕选择散热器种类或者采纳地暖,并计算散热器片数或者地暖热负荷;
〔3〕计算管径和水利平衡并进行采暖管路安排;
〔4〕选择换热器型号及数量;
〔5〕选择水泵、水箱等设备并确定水泵、水箱等设备的安排位置;
室内供暖系统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整栋楼到达水力平衡,使每户温度在设计温度。室外管网要考虑怎样进行室外管网的最优设计,使其既经济合理,又不影响小区的整体规划美观,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方便检修;换热站的设计中设备、各种附件等的选型与安排,要保证其提供的热量能够满足各用户的需求,并且方便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等。
换热站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相关水力平衡的调节;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制及输出。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可能因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准,导致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
2.对标准的理解不正确和掌握不够熟悉,很有可能出现设计有违反标准的地方;
3.因为没有实际的施工经验,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脱离实际施工的状况,以至于出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