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成因分

摘要: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加,由于这类特殊人群正处
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社会各界的关爱,道德教育现状
令人堪忧。

本文将重点论述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现状,并探究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现状;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人选择背井离乡在外打工,
把家中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乡,托付给其他亲属照顾。

这些农村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家庭的贫困,不能留在父母身边,所以被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大部
分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缺乏父母作为监护人的陪伴,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很
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和重视。

1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分析
1.1叛逆心理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人格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陪伴、亲情的滋养对于这
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相当重要。

在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便是心
理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叛逆心理严重,性格上有严重
缺陷。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们通常拒绝与他人交流、极度敏感、容易有过激的
语言或举止。

在学校里不喜欢学习,极少主动与人交流,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容
易与老师或同学发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会放弃学业。

在家庭中,他们往往会因为
受到批评或指责而顶撞长辈,遇到挫折不会主动寻求家人的帮助,对于长辈的劝
导充耳不闻甚至会言语辱骂。

这种行为正是其逆反心理的表现,在性格发育上也
是不健全的。

1.2厌学现象
这些孩子在学习中往往表现为学习能力低下,对学习缺乏兴趣,厌学等等。

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受父母一辈的影响,觉得“读书无用”,没有自己的理想
和信念,所以他们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

他们没有目标,在学习上稍微遇到挫折
就会选择退缩或是放弃,因为他们通常没有被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


期这样下去,学生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厌学甚至放弃学业。

1.3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根据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长疏于管教,或者家长的过于溺爱,导
致学生对于网络痴迷,严重影响了个人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

他们往往自制能
力很差,不听家长和老师的劝阻,迷恋网络游戏。

更有甚者经常在网吧等场所逗
留甚至夜不归宿,在零花钱不足以支付上网所需的费用时,会顶撞监护人,一意
孤行。

有的孩子会选择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鬼混,破罐破摔,严重者会参与违法
犯罪。

这样的行为这些对于儿童时期的他们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不但耽误了学业,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一步步坠入深渊无法自拔,遗憾终生。

1.4辍学的概率高
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过
度溺爱,放任自我造成逃学、厌学直至最后的辍学;第二,父母不在身边加之爷
爷奶奶年龄过高,生活中一些家务、农务等重担都扛在留守儿童的身上,长此以
往造成学习的精力缺乏,学习成绩与大部分学生相差很远,落后不前,最后发展
成辍学;第三,少部分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难以维持学生上学的经济费用,或
者因为儿童懂事想极早步入社会为家庭分担困难造成的辍学。

2 具体原因分析及策略研究
2.1 父母方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之爱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农村留守儿童长
期缺乏父母的教育和陪伴,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之又少,所以在很大程度上
造成了孩子情感的缺失。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他
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性格的养成十分重要,所以父母应该尽最大可能去
陪伴孩子,时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现状及心理状况并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
引导。

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家庭,应当尽可能使其中一方留在家中陪伴孩子;如
果出于迫不得已,双方都不能留在家中,那么应该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
对孩子的近况包括心理状况、思想变化、学习情况、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解。

同时,父母应当与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和学校老师等及时沟通交流,方便掌握孩子的成长
变化。

这样的做法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用温暖和爱感化孩子,从根
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

2.2学校方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的教育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不到位。

首先,学校方面应当及时改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充分体
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学校应当创立更加完
善的教育体系,加入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积极举办各种心理活动,开设专门的心
理咨询室,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第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要格外
重视起来,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并且与其父母及临时监护人沟通孩子
的在校表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重留守学生的德育工作,定期进行家访,拉近
与学生的距离。

另外,教师应当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引导其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不仅在学习上有所收获,而且拥有优秀的人格魅力。

2.3社会方面
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仍然停留在物质支持层面,对于孩子的道德教
育现状不够重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另外,我国长期存在的城
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使在外务工人员不能将孩子带在
身边,导致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

社会相关部门应当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为农村学校尽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提高师资力量,缓解城乡教育差距悬殊的现象。

另外,为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就近工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留在家乡做贡献,同时也能多些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2.4政府层面
要发挥政府机构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主导权,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改善力度,比如,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五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体系,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指导及引导。

1.结束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社会各界应当充分重视起来,关爱留守儿童道德培养。

希望通过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家庭、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振国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楚士燕.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3]包舒畅.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及解决路运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8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