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训练: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同步训练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侈.谈(ch ǐ) 束.缚(s ù) 覆.盖(f ù) 蜕.
化变质(tu ì)
B .镣.铐(li áo) 挫.折(cu ò) 蜿.蜒(w ān ) 立功赎.罪(sh ú)
C .真谛.(d ì) 诺.言(nu ò) 疲乏(..f á) 义愤填膺.(y īn)
D .匿.迹(n ì) 拯.救(zh ěn ɡ) 野蛮.(m án) 骇.人听闻(h ài )
解析:选D.A 项,“束”应读sh ù。

B 项,“镣”应读li ào 。

C 项,“膺”应读y īn ɡ。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煎熬 曙光 种族隔离 赅人听闻
B .锁链 阴影 悲惨不勘 大放厥词
C .缔造 崭新 息息相关 汹涌澎湃
D .绿洲 酷署 无拘无束 安之若素
解析:选C 。

A 项,赅-骇;B 项,勘—堪;D 项,署—暑.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因此我想,世间诸多复杂的事物,________其实是极简单的。

人类善于将简单的事物,用自己的行动和文字制造出无数的复杂来,________使后来者多有迷失,弄不清真面目.面对复杂的事物,我们________迫切要做的,________找到一条简单而实在的途径,简单到只需要一条进入的路,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应该更容易到达些罢.
A .因为 以至 应该 乃是
B .也许 以至 或许 才是
C .因为 以致 应该 才是
D .也许 以致 或许 乃是
解析:选D 。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以至"是“从而达到”之意。

最后一处横线应含轻微转折语气,故选“乃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解析:选C。

本题从句式杂糅、不合逻辑、搭配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

句式杂糅,“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实施”和“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杂糅。

B。

偷换主语,“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的主语是“《子夜》”,而不是“他”,应改为“一直到这本书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D。

语序不当,“所”应在“带来的效益”前面。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在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节选)
马丁•路德•金我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刻,正是美国2 200万黑人从事一场创造性的战斗,以结束种族不公正的漫漫长夜的时刻。

我代表民权运动接受这个奖,这个运动正以坚定的信念和蔑视危险的勇气向前发展,以建立一个自由与公正的制度。

我深知,就在昨天,我们的那些呼唤兄弟情谊的孩子们却受到消防水龙头的喷射、警犬的吠咬乃至死亡的回击.我深知,就在昨天,那些争取选举权的年轻人却被虐待和杀害;就在昨天,仅仅在密西西比州就有四十多座黑人教堂被炸毁或焚烧。

我深知,我的人民正在令人萎靡不振和痛苦不堪的贫困深渊里饱受折磨。

我代表这个运动获得和平奖,是对以下事实的深刻认同:非暴力并非是对我们时代的至关重要的政治与道德问题的回答-—人类必须克服压迫与暴力,而不诉诸暴力与压迫。

非暴力并非毫无结果的消极被动,而是一种导致社会变迁的强大的道德力量。

世界上所有的人或迟或早都要找到一种和平共处的办法,从而将这首即将来临的茫茫哀歌变成兄弟情谊的赞歌.如果这就是要实现的目标,那么,人们就必须为所有的人类冲突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一种排除复仇、侵略和报复的办法。

这种办法的基础便是爱.
体现我们对抗行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词是非暴力.民权斗争中的非暴力意味着不依赖于斗争的武器.它意味着对那些体现种族歧视与奴役统治的制度层面的习俗和法律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非暴力还意味着:在近几年令人痛苦的斗争中,我的人民自己忍受痛苦,而不加诸别人.
非暴力寻求消除作为当代人类重大困境的精神与道德的落后
状态.它寻求通过道德手段来达到道德目的。

非暴力是一种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强大而公正的武器:它砍下去时不会造成创伤,而会使挥舞它的人变得高尚。

我今天接受这个奖,心中充满了对美国和对人类的一种永恒的勇敢的信念.我不接受这种观点:失望是对历史的模糊性的最终反应。

我不接受这种观点:目前人性的“现存状态”使人在道德上无法企及那种永远与之相对立的永恒的“应然状态"。

我不接受这种观点:人只不过是生命的河流中的漂流物和废弃物,无法对其周围正在出现的事件发挥任何作用。

5. 注意第二段段首是“获得",而不是“接受”,据此分析,这段是说谁的“深刻认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可根据题干提示的“获得"“接受"这两个词语,体会“获得”与“接受"的区别,“获得”侧重的是发奖者,而“接受”侧重的是受奖者,因此作者认同的当然是发奖者.
答案:这里说的认同者指的是国际社会,正义舆论,具体的是近指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委们.
6.分析第三段的几个“意味着”,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说什么叫做“非暴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不合作”“非暴力"的具体解释——不遵守制度、习俗,不反抗处罚.
答案:不遵守那些体现种族歧视与奴役统治的制度和法律,同时又不反抗地接受触犯这种制度和法律应得到的处罚,而且,只针对制度法律而不针对具体的个人。

例如,美国的许多场合禁止黑人进入,属于种族歧视的法律,非暴力运动者无视这种禁令,坚持进入,并且平静地接受白人的辱骂殴打甚至屠杀,或者法律的处罚.
7.掌握“释句不离段意"的方法,联系第五段首句对“信念”的思考,体会“失望是对历史的模糊性的最终反应”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模糊性”是指没有是非善恶标准,面对历史,人们不免失望,可段首作者又强调“信念",可见是从反面说明中心句的。

答案:历史没有明晰的是非善恶标准,最终令人失望。

马丁否定这种观点,作为对第一句“信念”的反面说明。

8.结合“在道德上无法企及”“与之相对立”等语句,解释什么叫做人性的“现存状态”和“应然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根据题干所提示的信息区域,再联系文章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作者的理想,进行思考、揣摩。

答案:人性的“现存状态”指当前存在着的包括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在内的各种丑恶的不道德的本性;“应然状态”指人类文明追求的理想的人性,具体近指的是民族平等,远指的是人类普遍的爱心.
三、语言表达
9.1964年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和平奖。

请你根据他的事迹,设计一段颁奖词,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马丁•路德•金的典型事迹,指出其深远的影响。

答案:他不仅领导了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令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的正义呼声在世界回荡,更使白人与黑人兄弟般的友爱成为现实.
10.任选一位中外名人,仿写短诗.要求:必须用一个比喻,不超过50字.
示例:马丁•路德•金
一支带响的飞箭,
落在林肯坐像前.
我有一个梦想,
催开了1963年自由平等的春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选择好恰当、贴切的喻体。

喻体的意象应和该名人的事迹或作品有关.
答案:(示例1)泰戈尔
一只飞鸟,/笼养在你的诗集里。

/你,就是飞过天空的那只小鸟,/没留踪迹,只有美丽。

(示例2)鲁迅
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封建礼教、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一声震天的呐喊,/唤醒多少沉睡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