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考点预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新课标生物考点预测
生物的变异
一、考点介绍
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生物变异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本专题内容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更注重思维的严谨性、颇具文科特色,这也是理科学生常见的弱点,同时,考纲汇总5个知识点3个要求为n,复习中更应引起足够的重
视。

基因重组的类型,发生的时间、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染色体变异的特点,都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在复习中采用对比的方式在理解基础上归纳记忆,能够化难为易。

在选择题方面,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基因突变及其原因、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和判定。

在非选择题方面,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

二、高考真题
1.(08宁夏,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 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 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 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解读〗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包括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纯合子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C
2.(08山东,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 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
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 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读〗基因突变是拟南芥自发产生的,不是生长素抑制剂诱导的。

〖答案〗D
3.(08广东生物,25)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A. 没有蛋白质产物
B.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 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解读〗基因中缺少核苷酸对,在缺失点之前的部分可以合成蛋白质产物。

如果缺失后正好对应终止子会发生EC。

如果缺失后不对应终止子,则其以后控制合成的氨基酸都会发生改变。

〖答案〗BCD
4.(08广东理基,47)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 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解读〗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环境对基因突变起选择作用。

细胞分裂中期进行DN A的复制,没有基因突变。

〖答案〗C
5. (2008江苏卷• 2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
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解读〗物理因素可以提高基因的突变率在;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并没有形成新的基因;三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如三倍体无籽西瓜;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答案〗:BCD
6.(07江苏生物,18)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
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解读〗生物的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有些生物染色体变异时,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产生的后代就形成了多倍体。

有些生物个别染色体增加,产生的后代中细胞中就比正常细胞多了这部分染色体。

染色体某一片断发生增加、缺失、易位、颠倒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

a中有三个染色体组,但其中一个染色体组缺少一条染色体,为三体。

b中一条链多了4位点,为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中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

〖答案〗C
7.(07广东理基,43)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A.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B. 模拟尿糖的检测
C. 低温度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D. 土壤中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解读〗染色体数目需要用高倍镜观察。

酶的活性和尿糖检测只需要根据相应的因变量观察就可以了。

〖答案〗C
8.(07上海生物,23)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肿瘤的治疗④花粉离体培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读〗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肿瘤治疗的原理也是如此。

秋水仙素使染
色体变异是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

9.(07广东生物,15)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 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 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 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解读〗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也具有不定向性,多害而少利的特点,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答案〗D
10. (08广东生物,8)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 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解读〗本题考查育种的几个基本方法的特点。

正确把握“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 及其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使水稻获得抗性基因,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病性水稻。

单倍体育种过程,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无抗病基因并不能产生相应的变异。

〖答案〗B
11. (07广东理基,39)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

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
A. 环境影响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蛋白质差异
〖解读〗镰刀形红细胞的产生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使一个谷氨酸变成一个缬氨酸,引起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D
12. (08天津卷,4)为获得纯和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 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 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 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读〗考查生物育种的有关知识。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
一共采取了三种育种手段: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过程①是多次自交和
筛选,使得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提高;过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采用任一株F1的花
药均可;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筛选纯和高蔓抗病支柱的过程实质就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过程,即使得高蔓抗病基因的频率升高。

〖答案〗D
13. (08全国一,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
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

如果该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都被该酶切
断,则会产生四个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割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
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 3
B.4
C.9
D.12
〖解读〗考查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片段的有关知识。

这道题目可以转化为单纯的
数字计算题。

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位点被该酶切断,可以切得的种类有:a、b、c、d、ab、be、cd、abc、bed 九种。

〖答案〗C
14. (08重庆卷,31)(21分)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
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I )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
段与结合成重组DNA再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2 )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 )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
(4 )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的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
(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解读〗考查了基因工程、遗传变异的相关内容。

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目的基因的途径有:鸟枪法、反转录法和人工合成法。

最简单的方式是用限制酶对DNA进行切割获得目的
基因。

将获得的DNA片段与载体结合,得到重组DNA后,再导入受体细胞。

家蚕是ZW性
别决定,含有Z、W两条性染色体,所以在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时应分析27条常染色体
核2条性染色体(Z、W染色体)。

家蚕的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又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之分,其中外显子能编码氨基酸,由此可知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
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能编码氨基酸的个数为
(16000-1000 )/3=5000个。

对家蚕而言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有三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组合一: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 1;黄茧:白茧=3: 1,说明了双亲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合均为杂合体,即双亲组合基因型BbDd(或BbDdx BbDd)。

组合二: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1:1 ;后代只有白茧一种性状,说明了双亲控制体色基因组合是
Bb、bb,而茧色只有一种基因组合:dd,即双亲组合基因型BBdc、bbdd(或BBddx bbdd)。

组合三: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1,说明了双亲控制体色基因组合均是Bb;
而茧色全为黄色说明了双亲之一必为纯合体DD,由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组合为BbDD BbDd Bbdd(或BbDD< BbDD BbDdx BbDD BbDO< Bbdd)。

组合一中黑蚁白茧的基因型为BBdd和Bbdd,其中前者占1/3,后者占2/3。

它们自由交配
随即组合:BBddx BBdc、2( BBdd x Bbdd)、Bbdd x Bbdd将这三种组合产生黑蚁白茧的概率相加即可。

或得出淡赤蚁出现的概率,也可得黑蚁白茧的概率。

〖答案〗(1)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或质粒) (2) 29
(3)内含子5000外显子(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5[①组合一BbDd (或BbDdx BbDd) 组合二Bbdd、bbdd (或Bbdd x bbdd)
组合三BbDD BbDd Bbdd (或BbDO< BbDD BbDdx BbDD BbDD< Bbdd)
②8/9
15. ( 08天津卷,30 1) (10分)下图为人 3 -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
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
⑴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细胞中 3 -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填写图
中序号)。

⑵细胞中3-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⑶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3 -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
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⑷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解读〗本题考查了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的,编码区又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其中内含子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产生的mRNA仅外显子对应的部分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人3-珠蛋白基因
与其mRNA杂交(通过碱基互补配对:A — U、T — A、G—C、C-G )的示意图中,未配对部分是内含子的碱基序列,即③和⑤。

非编码区上游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RNA聚合酶结合的部位。

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3-珠蛋白基因的编
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复制的概染色体进入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是1/2,该染色体中含突变基因的DNA分子的比例为1/2,所以突变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概率是1/2,总概率是1/2X1/2 = 1/ 4。

由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不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2X1/2 = 1/ 4,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1/4=3/4o
〖答案〗⑴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③和⑤;⑵ RNA 聚合酶;⑶1/4 :⑷3/4
16. (08全国二,31)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

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 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
〖解读〗考查了遗传育种的有关知识。

由题中信息可知只要有R存在块根就表现为红色,即基因型为R
均为红色;有Y存在而无R则表现为黄色,即基因型为r
rY 均为黄色;既无Y也无R存在表现为白色,即ffyy为白色。

单果型(m)相对复国型(M)为隐性。

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fff yyymm m),选用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 rYyMm)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目标种子,其流程是:先获得二倍体的白色块根、单果型种子,再获得四倍体的白色块根、单果型种子,将二者进行杂交即可获得目标种子。

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基因型有:RRYYMM、RrYYMM、RRYyM M、RRYyMm 多种基因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该种类型的植株都能通过
自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只有基因型为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表现出基因型为rryymm的红色块根、复果型二倍体植株。

再将所获得的二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的植株,然后再与二倍体的植株杂交才可获得所需种子。

〖答案〗( 1)用到的是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方式( 2)不一定,如果亲本有RR
基因型或MM基因型则不能培育出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7. (08北京卷• 29)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
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

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隔离。

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
过的方式产生后代。

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植
物细胞具有。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做临时装片,用染料染色。

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 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解读〗本题综合性强。

涉及的知识点多而简单,包括生殖隔离、植物组织培养、细胞的
全能性、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及多倍体育种等知识。

组织答案是要以课本基
础知识为依据,紧扣生物学的基本术语或课本中的结论性语句等。

相关知识如下:白菜与甘蓝
是两个物种,两物种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杂交,植物离体细胞或组织培养获得新个
体,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将受精后的白菜雌蕊培养成的
“白菜—甘蓝”,其染色体数目为1 0 + 9即19,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会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故不可育。

若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变异。

在植物有丝分裂实验中常采用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的分生区、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等做实验材料,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碱性燃料)来使染色体着色,有利于观察。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排列整齐,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可见,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答案〗( 1 )生殖杂交(有性生殖);全能性( 2)根尖(茎尖);醋酸洋
红(龙胆紫、碱性);有丝分裂中期( 3) 19;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染色体变
三、名校试卷
1 .(淄博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生物,
39)有关基因突变的下
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主要来源
B.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 A 基因可以突变成 a i 、a ?、a 3…,同样a 基因也可以突变成 A i 、A 2、A 3…
D.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并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D 2 .(北京市海淀区 2008 — 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 21)有关基因突变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无差异
B. 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C. 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 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才遗传给后代 〖答案〗C
3 .(试淄博市2008 — 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生物,
40)子代不同于亲代
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的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4 .(试淄博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生物, 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 苗成熟后,自交后代是
A.
全部纯种 B.全部杂种 C 316纯种
D. 1/16纯种
〖答案〗A
5 .(浙江省五校 2008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生物,
19)人类的TSD 病是由于某种酶
的合成受到抑制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

病人的基因型是
aa ,下列哪项可以解释 Aa 型的个体可以像 AA 型人那样健康生活
()
A. Aa 型的细胞内,基因 A 可以阻止基因a 的转录
B. Aa 型的细胞内,基因 A 诱导基因a 发生突变
C. Aa 型体内所产生的此种酶已足够催化脂类的正常代谢 D . Aa 型体内,脑细胞的脂类分解和转化由另一种酶催化
〖答案〗C
6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
11)无籽西瓜的培育过
程如下列简图表示:
秋水仙素
亲代; Aa X Aa
亲代土
AaBb X
配子’
子代: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③⑥
D .④⑤
23)用基因型DdTt 的
A a A a
AA Aa Aa an
配子:
子代* A_B_ A_bb 逊 “ aabb
二倍体西瓜幼苗一倍体
(早)T三倍体[ ---- -
二倍体/ (?)T无子西瓜
(S)二倍体-
(父)
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 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 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 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答案〗C
7.(南通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生物,8)单倍体在遗传育种
中具有重要意义,单倍体生物是指
A. 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的个体
B.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为奇数的个体
C. 由未受精的卵细胞或精子发育形成的个体
D. 通过不同种植物体细胞融合培育形成的个体
〖答案〗C
8.(安徽省凤阳中学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11)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
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
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T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 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③T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答案〗E
9. (08年下期长沙市一中高三生物第六次月考试卷,生物,26)下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 )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
②*摊阳子血—幼苗•④,选出符合姿求的品种
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
F i
B. 过程②为减数分裂
C. 过程③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
D.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答案〗D
1 0 . (2008-2009学年度威海市高三年级教案质量调研考试,生物, 20)用纯种的高秆
(D )抗锈病(T )小麦与矮秆(d )易染锈病(t )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 方法如下:
高秆抗锈病
矮秆易染锈病 ①> F 1②》雄配子 ③,幼苗 ④》选出符合
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此育种方法叫单倍体育种
B. 过程④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试剂是秋水仙素
C. 从F i T 幼苗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法
D. 该育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产生新基因) 1答案〗D
12 .(福建龙岩一中 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生物,
19)某生物个体
13 .(福建龙岩一中 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段考试,生物, 22) 一条正常染 色体的基因排列
顺序为
ABCD-EFGH “ •”表示着丝粒,字母代表不同基因,下列哪
种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倒位,且倒位片断包含着丝粒
()
A. ABC-DGH
B . ABCFE-DGH C. CDAB-EFGH D . ABCD-GHEF
〖答案〗E
14 .(福建师大附中2008 — 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检测,生物, 3)在引进优良 家畜(如牛、羊)
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

考虑到经济和 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 4头雄性家畜为宜。

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
地种雌畜杂交得
让F 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杂交得
F 2,让F 2再与第三头引种雄畜杂交得
F 3, F 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杂交得 F 4,试问:在F 4个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理论 上约有()
A. 1/2
B. 1/8 C . 1/16 D . 15/16
〖答案〗C
15 .(福建师大附中2008 — 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检测,生物, 4)若甲和乙是
11 .(江西省南昌市 2007 — 2008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生 累,果实
甜味对酸味为显性(
A ),子叶
宽大对狭窄为显性(B ),经研究证实 A 和B 独立 遗传,结合右边植物杂交实验简图,分析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果皮1和种皮1的基因组成都是 AaBb,与传
粉过程中花粉的类型有关
B. 果实1的味道是甜味,果实 2的味道是酸味
C.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9种,但这些植
株所结果实的味道有 2种
D .胚乳1的基因型全为 AAaBBb,胚乳2的基因型有9种 〖答案〗C
物,17)某种植物硕果累
ftjft I Ml m
R1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
A . 30%
B . 26%
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
()
C. 36% D . 35%
I 幷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