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长岭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长岭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
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能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解答: 解:木板静止时,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F1=0;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2F2cosθ=mg 解得:
F2=
当细线变短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增加,故cos θ减小,拉力F2变大. 故选:A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医学上利用射线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了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B .观察牛顿环时,若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同级牛顿环半径将会变大
C .车站、机场等处安检用的非接触式红外温度计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D .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参考答案:
C
医学上利用射线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了射线能量高的特点,A 错误;牛顿环是簿膜干涉的结果,当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时,波长变小,同级环的半径将会变小,故B 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D 错误;选项C 说法正确。
3. 如图所示,两相同物块分别放置在对接的两固定斜面上,物块处在同一水平面内,之间用细绳连接,在绳的中点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与斜面间的夹角小于90°.当增大拉力F 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受到的拉力变大
B .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变小
C .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
D .物块受到的合力不变 参考答案:
ACD
F 增大,由于绳的夹角不变,故绳上的拉力增大,A 正确;对物块分析,沿斜面方向,绳的拉力的分量与重力的分量之和等于静摩擦力,垂直斜面方向,重力的分量等于支持力与绳的拉力的分量之和,由于绳上的拉力增大,故静摩擦力变大,支持力变小,B 错误C 正确;物块仍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仍未0,故D 正确。
4. 在O 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y 方向振动,形成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
距离O 点为x1=3m 的质点A 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距离O 点为x2=4m 的质点B 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距离O 点为x3=5m 的质点C 的振动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此可知
A .该波的波长为6m
B .该波的周期为12s
C .该波的波速为10m/s
D .10s 末A 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 点的振动速度
参考答案: B
5. 如图所示,一半圆形铝框处在水平向外的非匀强磁场中,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y =,y 为该点到地面的距离,c 为常数,B0为一定值,铝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直径ab 水平,(空气阻力不计)铝框由静止释放下落的过程中 ( ) A .铝框回路磁通量不变,感应电动势为0
B.回路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直径ab两点间电势差为0
C.铝框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重力加速度g
D.直径ab受安培力向上,半圆弧ab受安培力向下,铝框下落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g
参考答案:
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2)在小车总质量不变时,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画出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
(3)若保持所挂钩砝数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多次重复测量,可以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 的关系,则应该绘制什么关系图线?答: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控制变量法(2)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3)没有使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4)是
7. 一斜面AB长为5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时
的速度 m
/s
及所用时间 s .(g取10 m/s2)
参考答案:
8. 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半径为 8cm ,使直径AB垂直于屏幕并接触于B点,当激光束a以i =30° 的入射角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时,在屏幕上M点出现光斑,测得M到B的距离为8cm 。
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__。
要使激光束不能从AB面射出,则入射角i至少应为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45°
【分析】
先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光线的折射角,然后根据折射定律求解折射率;要使激光束不能从 AB 面射出,则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根据求解临界角.
【详解】因MB=OB=8cm,可知折射角为r=450,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得:;临界角
,可得C=450,即要使激光束不能从 AB面射出,则入射角 i 至少应为450.
9. 质量为0.2kg的物体以24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由于空气阻力,经2s达到最高点,设物体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g=10m/s2,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为,物体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为.
参考答案:
24m,s.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得最大高度;先求出阻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向下运动时的加速度,再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最高点落回抛出点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做匀减速运动,则:h=t=×2=24m;
物体向上运动时有:a1===12m/s2
解得:f=0.4N;
当物体向下运动时有:a2==8m/s2
所以h=a2=24m
解得:t2=s
故答案为:24m,s.
10. 为了“探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 的带夹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夹后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B.第二步: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如图乙所示.
打出的纸带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O、A、B、C、D、E、F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纸带求滑块速度,当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滑块速度vA=________,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速度vB=__________.
②已知重锤质量m,当地的重加速度g,要测出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滑块________(写出物理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W 合=__________.
③测出滑块运动OA段、OB段、OC段、OD段、OE段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A、WB、WC、WD、WE,以v2为纵轴,以W为横轴建坐标系,描点作出v2-W图像,可知它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直线斜率为k,则滑块质量M=_______.
参考答案:
①VA= x1/2⊿t 、VB=(x3- x1)/2⊿t ②x, mgx. ③M=2/k.
11.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参考答案:
1:2:3
12.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①为了消除长木板与小车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必须在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木板的位置,直至不挂砂桶时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做____运动。
②挂上砂桶后,某同学只改变小车的质量进行测量。
他根据实验得到的几组数据作出图乙的a-m图象,请根据图乙在答题卡上的图丙中作出图象。
③根据图丙,可判断本次实验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 N。
参考答案:
13. 一列简谐波在t=0.8s时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其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简谐波沿x轴▲方向传播(填“正”或“负”),波速为▲
m/s,t=10.0s时刻,x=4m处质点的位移是▲ m.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2004年1月25日,继“勇气”号之后,“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再次成功登陆火星.人类为了探测距离地球大约3.0×105km的月球,也发射了一种类似四轮小车的月球探测器.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s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着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可提供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某次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从而使探测器只能匀速前进而不再避开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只能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下表为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的数据:
已知控制中心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至少需要3s.问:
(1)经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命令?
(2)假如你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采取怎样的措施?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请计算说明.
参考答案:
(1)未执行命令(2)立即输入命令,启动另一个备用减速器,加速度a>1m/s2,便可使探测器不与障碍物相碰.
15. (12分)位于处的声源从时刻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如图,已知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
(1)该声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为mm。
(2)从声源振动开始经过s,位于x=68m的观测者开始听到声音。
(3)如果在声源和观测者之间设置一堵长为30m,高为2m,吸音效果良好的墙,观测者能否听到声音,为什么?
参考答案:
答案:(1)(4分);(2)(4分)0.2;(3)(4分)能。
因为声波的波长与障碍物的高度差不多,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观察者能够听到声音。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球向同一方向运动,B在前A在后,已知A的动量为PA=6kg·m/s,B的质量为mB=4kg,速度为vB=3 m/s,两球发生对心碰撞后,速度同为。
求:
① A球的质量;
② 碰撞前后系统动能的损失。
参考答案:
① (4分)
② 18
1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斜面顶点有一光滑定滑轮,物块A和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轻绳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为m,开始时两物块均静止于距地面高度为H处,B与定滑轮之间的距离足够大,现将A、B位置互换并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物块的质量;
(2)交换位置释放后,B着地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m B=2m;(2)
【分析】
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绳断瞬间两物块的速率;绳断瞬间物块B与物块A 的速度相同,此后B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机械能求出B上升的最大高度。
【详解】(1)初始时,A、B平衡,对系统有:
解得:;
(2)交换后,对系统由动能定理:
解得:。
【点睛】本题是连接体问题,运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处理,也可以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研究.
18.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T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
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