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高一(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从实验学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3秋•江西期末)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3分)(2011•天心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3分)(2013•辽宁校级学业考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B.C.D.
4.(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5.(3分)(2012•河北校级学业考试)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
6.(3分)(2014秋•安居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1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CCl4的体积约为22.4L
7.(3分)(2013秋•海原县校级期末)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
8.(3分)(2015•沈阳校级模拟)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9.(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SO2
10.(3分)(2013秋•海原县校级期末)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1 N A个 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1L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 A
11.(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欲配制100ml 1.0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14.2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
②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
③将20ml 5.0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2.(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3:1 C.15:2 D.1:3
二、非选择题
13.(2011•天心区校级模拟)如右图所示a、b、c、d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中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指出A、B、C、D分别与a、b、c、d相匹配的组合及其组合后装置在实验中的应用,例如:C和a组合,用于制取气体.
①A与组合,用于,②B与组合,用于,
③B与组合,用于,④D与组合,用于.
14.(2010秋•保定期末)(1)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之(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②不用任何试剂;
(2)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
15.(2013•辽宁校级学业考试)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ml 18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2)乙:用100ml 量筒量取20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 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cm3.求:16.
(1)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3-201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高一(上)期末化学复习试卷(从实验学化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3秋•江西期末)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实验题.
分析: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据此解答.
解答:解:A.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食用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A错误;
B.蒸馏通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的混合化合物,食用花生油和水沸点相差较小,且不互溶,故B错误;C.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下层液体水先从分液漏斗中流出,上层液体花生油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无须加萃取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用花生油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离方法,注意食用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和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3分)(2011•天心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
解答:解:①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②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
③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和④,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即可解答,较简单.
3.(3分)(2013•辽宁校级学业考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B.C.D.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乙醇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然后根据各选项图标的含义解答.
解答:解:A.图标为腐蚀品,故A错误;
B.图标为爆炸品,故B错误;
C.图标为有毒气体,故C错误;
D.乙醇为易燃液体,图标为易燃液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乙醇的知识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4.(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 A.量取溶液时,如果量取溶液过多,不能将多余的药品倒回原瓶;
B.钡元素属于重金属,不能随便丢弃;
C.蒸发氯化钠溶液制取NaCl固体时,不能将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会产生误差.
解答:解:A.量取溶液时,如果量取溶液过多,不能将多余的药品倒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应该集中回收,故A错误;
B.钡元素属于重金属,不能随便丢弃,倒入下水道会污染土壤、水资源,应该集中回收,故B错误;
C.蒸发氯化钠溶液制取NaCl固体时,不能将溶液全部加热蒸干,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水分蒸干,故C错误;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浓硫酸稀释时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溶液有热胀冷缩性质,如果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配制溶液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所以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溶液的配制等知识点,知道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会分析配制溶液时产生的误差,题目难度不大.
5.(3分)(2012•河北校级学业考试)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
考点:粗盐提纯.
专题:实验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粗盐中的杂质可知: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或②③①⑤④;
故选AC.
点评:除杂问题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类重要问题,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把握好此原则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6.(3分)(2014秋•安居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1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CCl4的体积约为22.4L
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质量的单位为g;
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C、3.01×1023个SO2分子物质的量为0.5mol;
D、标准状况下,CCl4为非气态.
解答:解: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故A错误;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B错误;
C、3.01×1023个SO2分子物质的量为0.5mol,故质量为32g,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CCl4为非气态,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公式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分析,计算应用,主要是区分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题目较简单.
7.(3分)(2013秋•海原县校级期末)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
考点:摩尔质量.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先根据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关系:n=计算出X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摩尔质量的表达式:M=计算出X的摩尔质量.
解答:
解:8g气体X的物质的量为:n(X)=mol=0.25mol,
X的摩尔质量为:M(X)===32g/mol,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根据是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转化关系,试题主要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8.(3分)(2015•沈阳校级模拟)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 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
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
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
解答:解: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
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
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2:3,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H3和H2的体积之比=2:3,故C错误;
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9.(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SO2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可知,质量相等的气体,其摩尔质量越小,则其物质的量越大,气体占有的体积越大.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2g/mol、16g/mol、44g/mol、64g/mol,根据n=可知,质量相等的气体,甲烷的物质的量最大,故甲烷占有的体积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10.(3分)(2013秋•海原县校级期末)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1 N A个 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1L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根据n=和N=n•N A来计算;
B、根据碳酸钠的质量计算出物质的量,再计算出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
C、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使用条件是标准状况;
D、先计算出MgCl2的物质的量n=cV,然后根据1molMgCl2中含2molCl﹣来计算.
解答:解:A、氢气的物质的量n==1mol,分子个数N=n•N A=1mol×N A/mol=N A,故A正确;
B、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 A,故B
正确;
C、不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故C错误;
D、MgCl2的物质的量n=CV=0.5mol/L×1L=0.5mol,而1molMgCl2中含2molCl﹣,故0.5molMgCl2中含1molCl﹣,
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1.(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欲配制100ml 1.0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14.2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
②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
③将20ml 5.0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①14.2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浓度为1mol/L.
②32.2g 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判断.
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浓度,进行判断.
解答:解:①、14.2g Na
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浓度为1mol/L,溶液体积为100ml,不是溶剂的体积,故①错误.
②、32.2g 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0.1mol,由化学式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
量为
0.1mol,溶液体积为100ml,所配溶液浓度为=1mol/L,故②正确;
③、令稀释后硫酸钠溶液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20ml×5mol/L=100ml×c,解得c=1mol/L,故③正确.
所以②③正确.
故选:B.
点评: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计算,难度不大,根据c=加深对溶液配制的理解.注意配制中物质溶于水溶质发生变化的情况.
12.(3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3:1 C.15:2 D.1:3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盐的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求出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n=cV计算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Cl﹣的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0.5L 1mol/L﹣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3mo 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5L×3mol/L=1.5mol,
0.2L 1mol/L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2mol,
故二者含有Cl﹣的数目之比=1.5mol:0.2mol=15: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比较基础,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盐的浓度与化学式中离子个数的积,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二、非选择题
13.(2011•天心区校级模拟)如右图所示a、b、c、d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中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指出A、B、C、D分别与a、b、c、d相匹配的组合及其组合后装置在实验中的应用,例如:C和a组合,用于制取气体.
①A与 c 组合,用于制取气体,②B与 b 组合,用于分液,
③B与 d 组合,用于过滤,④D与 d 组合,用于添加酒精.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根据仪器的用途以及组合后装置在实验中的应用来分析.
解答:解:①A与c组合,可用于固体+液体→气体,故答案为:c;制取气体;
②B与b组合,b为分液漏斗,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即分液,故答案为:b;分液;
③B与d组合,d为漏斗,可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即过滤,故答案为:d;过滤;
④D与d组合,可用于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故答案为:d;添加酒精.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作用,熟悉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明确其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14.(2010秋•保定期末)(1)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之(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各取少量加水若互溶则为水,若不互溶则为四氯化碳;②不用任何试剂取少量未知液A,缓缓加入未知液B,若B在上层,则B为水;若B在下层,则B为四氯化碳;
(2)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沉淀反应后,用试管取出上层清液,再加入氯化钙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可以认为碳酸钠已经过量.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1)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并且密度比水大,和水混合后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
(2)碳酸钠过量时,再加入氯化钙会出现白色沉淀.
解答:解:(1)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可应用水来检验水和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各取少量加水若互溶则为水,若不互溶则为四氯化碳;
②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并且密度比水大,和水混合后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不
用任何试剂检验水和四氯化碳的方法是:取少量未知液A,缓缓加入未知液B,若B在上层,则B为水;若B 在下层,则B为四氯化碳,故答案为:取少量未知液A,缓缓加入未知液B,若B在上层,则B为水;若B在下层,则B为四氯化碳;
(2)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过量时,氯化钙会完全反应,可以再加入氯化钙检验碳酸钠是否过量,即沉淀反应后,用试管取出上层清液,再加入氯化钙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可以认为碳酸钠已经过量.
点评:此题是一道物质鉴别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15.(2013•辽宁校级学业考试)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ml 18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乙:用100ml 量筒量取20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不正确,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1)①根据操作步骤选取实验仪器,判断缺少的仪器;
②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③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解答:解:(1)①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故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筒量、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故答案为: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作为: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故答案为: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③定容的操作是: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故答案为: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故该做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点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注意浓硫酸的稀释,根据c=理解溶液配制原理.(201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 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cm3.求:16.
(1)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2﹣离子的物质的量,二者之和为阴阳离子的总分析:(1)根据n=计算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分别计算Cu2+和SO
4
物质的量;
(2)计算溶液的质量,根据V=计算溶液体积,再根据c=计算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稀释定律,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体积.
解答:解:(1)12.5g CuSO
4•5H2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电离产生的Cu 2+和SO
4
2﹣均为0.050mol,故
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050mol+0.050mol=0.1mol,
答: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
(2)溶液的体积为:=0.0331L,故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1mol/L,
答: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1mol/L;
(3)取出溶液中含溶质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1.51mol/L×0.02L=0.0302mol,故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0.0302L=30.2mL,
答: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30.2mL.
点评:本题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与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