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祥子的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祥子的人物形象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以人力车夫为中心交织着北京穷苦社会世俗风情的作品。
祥子走过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黑暗社会所造成的人扭曲的心理病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
读完《骆驼祥子》,对于祥子的人物形象感触颇多,既有对祥子的同情,也有对于当时社会的无奈。
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洋车夫,文章开头就有了这样的定位。
他一进城拉车,体现出一个鲜明农民气质,“风里雨里的咬牙,饭里茶里的自若”,正反映出他的勤劳,他的朴素,但他是有梦想的,不甘于仅仅填饱肚子,祥子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为了这个梦想,他不抽烟,不喝酒,尽力打扮自己,以便可以拉到好座;为了这个梦想,他不吝啬自己的力气,拼命的拉车赚钱。
于是“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在他二十二岁,与车来了个“双寿”,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时我们看到的祥子是勤劳壮实,体面好强又有梦想的,但社会不会因他的老实善良而放过他应遭受的东西。
当祥子拉着属于自己的车快乐的过属于自己的日子时,灾难已经降临。
因为战争,他的车,连他的人被兵抓去了,这也就有了“骆驼祥子”。
当他回到城里,仍旧拼命地拉车,“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失了,他也得去买。
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
”这一次他滋生过抽烟喝酒的念头,但是梦想的力量将他们压了回去,而且不顾同行的笑骂和诅咒,拼命抢座,拼命攒钱。
在这一次实现
梦想的路上出现了刘家父女。
当他在曹家包月,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掠去时,他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在难以排遣的痛苦之中,回到人和车厂,乖乖的上了虎妞的圈套。
在精悍、狡诈无赖的虎妞面前,忠厚老实的祥子束手无策,只可归顺投降。
文章到这,祥子的形象似乎发生了一点变化,他的要强好胜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无不那么明显,他已开始向现实妥协了,与虎妞成婚便是一种最大的妥协,也是一种无奈。
幸而,祥子的梦想,信念没有丢掉,仍旧是要买车,拉车。
面对生活危机,祥子仍旧“真豪横!”体现出祥子自身骨气与好胜。
当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给他买了车时,祥子认为“虽然是老婆给买的,可是慢慢的攒钱,自己还能再买车。
”其实从此可以看出当祥子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及买车时,接受了老婆的帮助,在倔强与要强中透出了一丝自私。
继而是虎妞难产而死,无奈卖车办丧,这时,他将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小福子身上,为了两人的命运,祥子企图做最后一次挣扎。
但当祥子受到三次打击后,他的梦想好似已不算什么,他开始破戒,他开始吃喝嫖赌,“渐渐入了‘车夫’的辙”。
找不到小福子,却遇到车夫老马,一段对话让祥子“醒悟”了好多,也同时进一步坠落。
“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做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蚁吗?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住,连飞也飞不起来。
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掉,谁也没法儿治他们!”这就道出
了祥子的悲剧其实是一种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像祥子这种的劳苦大众及贫困农民是当时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接下来的堕落是祥子命运的底端。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以至于借钱还耍无赖,说谎骗钱花,到末了“他讨厌拉车”(梦想彻底放弃),给人赶红白场,从中不难看出整一天赖形象。
而文中写到“他的命运可以毁在自己手里,再也不为任何人牺牲什么。
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其实,体现出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当不能赚到钱,不能达到目的时,就只有自己,不再替别人想,正是个人自私性格的变现。
《骆驼祥子》文未这样描述祥子“体面地,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同时又“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两种描述,是老舍先生运用对比手法,但也是对祥子前后形象性格较好的总结。
末章对祥子打旗进行详细描写,可以看出他的`麻木不仁,他的堕落与潦倒。
“没管打锣的说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到没有值得是起来的烟头儿。
”前后作一对比,这样穷困潦倒的祥子是社会所造成的一种悲剧,这种悲剧不仅存在于堕落的祥子身上,还有马家祖孙,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也是一种值得批判和鄙弃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