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在南京(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在1910年的南京就仿照现代奥运会的模式举办过综合性运动会
在奥林匹克文化中,体育竞赛活动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

特别是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代表当今世界最高体育竞技水平的比赛,而且也是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体育文化大餐。

今年的春晚,随着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那段极富磁性的奥运感言和10位著名运动员的诗朗诵《百年圆梦》的演出,中国、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其实在113年的奥运历史中,奥林匹克运动与我们南京却有着101年的历史渊源,究其规模与时间而言要比白岩松列举的天津运动会还要早一年。

早在1907年南京就举办了第一次联合运动会
早在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关于召开体育运动会的先例。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发现,我国最早举办的具有近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会,是1890年5月20日上海圣约翰大学(即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学校田径运动会。

它被中国体育史学界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体育运动会。

最早举办的校际运动会是1898年由天津北洋大学发起、由当时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电报学堂等参加的运动会,在南京的两江师范学堂也派运动员参赛。

1907年10月,在南京召开了“宁垣学界第一次联合运动会”,又称“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更是有80多个学校参加,成为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校际运动会,南京在体育运动会方面夺了个全国第一。

1910年的南京还仿照现代奥运会的模式,举办了“中华全国学校分区运动会”
像奥运会那样,带有综合性运动项目比赛形式的运动会可以说直到1910年才被中国人所接受和克隆。

1910年(也就是清宣统2年辛亥革命的前一年)清政府决心学习西洋先进的技术,两江总督端方就在南京举办第一次博览会,亦称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最早举办世博会的雏形。

劝业会会址主要设在…江宁公园‟内(今三牌楼、丁家桥一带),周围约七里。

从1910年6月之后的半年,博览会热热闹闹地开办起来。

这次展会与圣路易斯很相似,在这次博览会长达半年的举办时间里,各省送来的展品达100多万件,分24部、420类。

包括工业、农业、武备、教育科学、卫生医药、侨商产品等馆。

另有两个陈列外国产品,供人观摩的参考馆。

各类展品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每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当时有一位基督教青年会的西籍传教士爱克斯纳感到机会难得,于是通过上海青年会,倡议发起一次全国规模的体育赛会。

这其实是受到现代奥运会的启发,举办的一次“仿奥运”。

因为1900年的法国巴黎奥运会和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奥运会都是奥运会+博览会的模式。

这一倡议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很快自发组织起来,并于10月18—22日在南京举办了体育赛会。

这次运动会成为中国最早的
博展会的一个附带集会,当时成立了组织机构,称作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届体育同盟会,运动会被称为“中华全国学校分区运动会”,简称为全国学界运动会。

这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第1届全国运动会。

从它的竞赛组织形式来看,已完全类似于奥运会。

例如,它的参赛队是按照当时中国的一些地区划分而确定组建的,并规定了每个代表队在比赛中都应有自己的专色标志,以示区别。

如对来自华北地区北京、天津和河北通县的代表20人,规定选手应统一佩戴青色标带;对来自华南地区广东、香港的代表28人,规定选手应统一佩戴紫色标带;对来自吴宁地区苏州、南京的代表31人,规定选手应统一佩戴蓝色标带;对来自武汉地区的代表21人,规定选手应统一佩戴黄色标带;对来自上海地区的代表40人,规定选手应统一佩戴红色标带。

在项目分组和成绩录取上也有比较规范的要求。

如大会共设有田径、足球、篮球、网球四个大项,其中田径又分成径赛类:50、100、220、440、880码跑,120码栏和880码接力跑;田赛类:跳高、跳远、撑竿跳和12磅铅球、12磅链球。

每个大项中又各自分成全国高等组、全国中等组和全国各学校联合组三个组别。

成绩的录取则以前三名为限。

其团体计分方式以5、3、1计算,即第1名得5分,第2名得3分,第3名得1分。

最后以团体总得分最多者为锦标队,奖给银杯一只。

这次大会田径赛的全国高等组锦标队是上海地区代表队,计获得52分;全国中等组锦标队是华北地区代表队,计获得39分;全国学校联合组锦标队是圣约翰大学代表队,计获得37分。

足球比赛的冠军是华南地区代表队。

篮球比赛的冠军是华北地区代表队。

网球进入复赛的最后四名选手则全部是圣约翰大学学生,所以它的最后冠军则应该是上海地区代表队对于个人选手的比赛,大会也是规定录取前三名,分别奖以金牌、银牌和铜牌。

南洋劝业会和体育赛会的举办地点就在今天的玄武门一带。

因为当时这里不是主要居民区,比较空旷。

为了举办劝业会和赛会,当时还特地打通了玄武门,时称丰润门。

南京现在还有保留劝业会名称的“劝业村”住宅区,以及劝业会火车站等遗址。

据记载:当时劝业场开放5天,每日参观者达到4万多人,挤挤跄跄,颇为盛极一时。

这个被后人称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当时国内的顶尖比赛,很可惜的是,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照片,就连当时的报纸,也没有给予关注。

辛亥革命后,政府将这次运动会追认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痛失金牌天津一跳高运动员一怒剪发辫
当时,清朝男人的脑后都留着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运动员也不例外。

运动场上人们仍然身着长袍马褂,脚穿长筒靴,头上盘着辫子,每每到兴高采烈的时候,就脱掉长袍马褂,头上的辫子由于激烈的奔跑从头上滑了下来拖在脖子后,成绩很容易受到影响1910年,田径运动员孙宝信第一次走出天津,参加首届运动会,幸运地夺得学校组的跳高冠军,还闯入了高级组跳高最后决赛,孙宝信信心百倍,满以为能再拿第一名。

但是,幸运之神却没有光临他。

经过充分助跑后,孙宝信奋力一跃,全场为之激动。

但令人沮丧的事情随之发生了,过杆后因辫子扫掉横杆,孙宝信只好屈居亚军,气得他当晚将辫子剪掉。

当时剪辫子可是天理不容的大逆不道行为,幸亏旁人从中周旋,才使孙宝信躲过杀身之祸。

从1910年到1948年的民国时期首都南京共举办过三次全运会,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的文化体育之都
从1910年到1948年,我国共举办过七次全国规模的运动会,参加过3次奥运会,地方性运动会更是难以记述,当时的运动状况早已随时间的流逝而被历史所淹没,惟有当年的报刊媒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资料。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就是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附属体育赛会,不再赘述。

第四届全运会于1930年4月在杭州举办,由蒋介石亲自任此届全运会名誉会长。

江浙沪一带是蒋介石中央政权的大本营,江浙(沪)财团又是蒋介石政权的“金库”,选中杭州办全运会实质是为了抬高蒋政权及江浙(沪)财团的威信,所以
以后的几届全运会也都由国民政府在江浙沪举办。

辽宁田径男选手刘长春获3项冠军。

当时上海《时报》敏感地看出社会已经对体育比赛深感兴趣,为提高报纸知名度,率先及时地利用《图画时报》,整版刊载体育赛事。

并由此届全运会起始设了女子正式竞赛项目。

此届全运会参赛运动员1627名,其中女选手464人;
第五届全运会可以说历经坎坷。

国民政府为了准备这届全运会还在中山陵区建设了中央体育场,即今天的南京体育学院所在地,第五届全运会原定于1931年10月10日在首都南京东郊新竣工的号称“远东第一”的中央体育场举行。

不料1931年9月突然发生“九•一八”事变,紧接着1932年1月又发生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使全运会延期至1933年10月10日才举行。

不过这次运动会以及引起全国人民高度重视,参赛运动员多达2248人。

本届全运会首次将“国术”(中国武术)列入竞赛项目,北平、南京队分获男女“国术”团体冠军。

辽宁刘长春的男子百米跑以10秒7的成绩创民国时期最高纪录,并接近当时的世界纪录。

鉴于刘长春的优异成绩,中国体育协会向教育部申请参加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但临近参加时,教育部却以准备不足为由取消参赛。

时值“九一八”事变不久,日本人得知刘长春情况,试图邀请刘长春代表“满洲国”参赛,引起社会舆论大哗。

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捐助,刘长春才得以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很可怜,泱泱大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仅区区两人——带队沈嗣良,运动员刘长春),因海上飘行28天才到美国,第二天就参加比赛,技术发挥不充分而没有取得名次,但毕竟开写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参赛记录。

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更是命运多舛,本届运动会原来定于民国26年(1937年)10月在南京举行,后因日军入侵,全国人民投入抗战,故运动会延至抗日胜利后(1948年5月5日至15日)才举行。

参赛单位58个(内有8个海外华侨团体),运动员3000人左右。

比赛项目男子增加举重、拳击、蒙古摔角、垒球和乒乓球单打;女子增加摔角、乒乓球单打。

另加男女羽毛球单打、射箭、拳术;男子器械体操、入水(跳水)、棒球、竞走和小足球项目表演。

(方长啸)
(南洋劝业会和体育赛会的会场)
运会的女运动员)
号称“远东第一”的中央体育场(在今天的南京体育学院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