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第五单元--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烈推荐】第五单元--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
课前5分钟说:请你说说夏天的特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了只识不写。

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认识新偏
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2003年4月15日第九周星期二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像资料(或看有关图片)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
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
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注意“雷”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

“蝈蝈”和知了“的第一个字读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知了“的”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liäo,不要读成le。

4、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4、指名读。

5、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旬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学生对夏天的了解颇多,喜欢夏天。

2003年4月15日第九周星期二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学会多音字“了”的两种读音,认识1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类背韵文。

夏天的天气特征。

夏天的水果。

2、口头扩词
夏()()()瓜()()()
二、看图学词语。

1、夏天,不仅仅是小朋友喜欢的季节,连动物们也欢快地唱呀、跳呀、谁来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虫”和“雨”这两个偏旁的字,读一读。

3、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空生字,播放轻音乐。

三、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认识了新偏旁。

2.通过观察图画,能够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学习完后了解了夏季的特点,积累了词语。

识字6
教学目的: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认识所联系的词语。

2.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及独体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2003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说说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

(如天气,天空,人等)
二、课内悟: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夏天特征的词语,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相机学习词语。

3、天上有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星、晶”是后鼻音。

(2)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导朗读。

4、你们知道天上画的是什么星星吗?
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1)正音:织(翘舌音)女(鼻音)
(2)你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师可简单说一说。

(3)指导朗读。

5、看图上谁也在跟小朋友讲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相机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1)正音: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读准轻声)
(2)指导朗读。

6、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夏天呢?
相机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1)正音:扇(翘舌音)萤(后鼻音)
(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指导朗读。

7、齐读韵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记一记“奶、织、女、斗”的笔顺。

4、反馈检查。

5、指导书写。

奶:右面的“乃”要写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歪了。

织:左窄右宽
女、丁、斗: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奶:是()结构的字,第3笔是(),第4笔是()。

织:是()结构的字,共()笔,第2笔是()。

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
女()只()手()头()
3、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一讲给家长听。

教学后记:“奶”的较难掌握。

2003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长带同学们复习生字词。

2、开小火车认读老师生字箩里的生字。

3、各个小组准备一下,马上我们来比赛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得最美。

二、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星爷奶扇织女斗
认读生字。

认识新部首“户字头”。

2、小组内同伴讨论:你会记住哪个字?怎样记?
3、交流讨论结果。

注意“奶”的“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

(1)生字书空。

(2)数笔画。

4、游戏扩词—生字开花。

5、指导写字。

6、播放音乐,学生写字,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教后记:
1、学会了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及认识了新部首。

2、通过仔细观察图画,认识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能够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能够在堂上背诵课文,积累词语,体会到了乡村夏夜的情趣。

识字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2003年4月17日第九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

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

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
(一)导入:
1、认读熟字: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一)
2、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4、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学新偏旁:“群”: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教学后记:“群”“黄”容易写成错别字。

2003年4月17日第九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1.学会本课了本课生字,掌握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交流。

识字8(第一课时)
2003年4月22日第十周星期二第一节
教学目的:
1、学生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认识1个偏旁忄。

2、让学生利用字族文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发展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
1、课件
2、字盘
3、生字笔顺纸
4、生字描红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说:
1、用字盘玩游戏:找朋友
2、看偏旁,并说说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

相机教学新偏旁忄。

二、课内悟:
1、课件出示一写着“青”的孩子在哭。

让学生认读。

2、激趣:“青”看见“也”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他也很想找一些朋友玩,我们愿意帮帮他
吗?
3、游戏:找朋友。

利用字盘组成:请、清、情、晴、睛、蜻,拿相应卡片的学生走出来。


师相机贴带拼音的生字。

师:帮人帮到底,你们能把这些字读准确给小朋友听吗?
4、指导观察6个生字的拼音都有后鼻音inɡ,要注意读准。

5、生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多种形式读)
6、理解字义:A猜字(把上面6个生字的偏旁变成图形),说说为什么?
B揭示形声字的特点: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
有关,意思都与左面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偏旁是形旁,这些字就
叫形声字。

C 巩固读音。

7、四人小组选一个生字组词,说一句话。

师出示生字词,认读。

8、游戏:对号入座:把能够组成词的字放在对应的车里,学生合作完成。

齐读。

9、指导书写:
①观察清、情、晴、睛的字形
相同:左右结构,右面是青,左窄右宽
不同:偏旁不同
②复习“青”的写法,在田字格上写2个。

③自学生字笔顺(派生字笔顺表)
④师范写“情”(实物投影仪)
⑤学生描红,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⑥学生临写每个两个,展示优秀作业
11、总结(看课件,小朋友笑了):今天,我们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帮“青”字找了6
个好朋友(齐读)希望我们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帮更多的字找朋友,好吗?
三、课后练
1、选字填空:
请清晴情睛青
()天()客()草事()眼()()假
2、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青----()兆----()
----()----()
3、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字盘,跟朋友玩一玩课上的游戏。

想一想,你还可以利用字盘复习哪些
相近的字呢?
教学后记:学生对转盘识字很感兴趣。

2003年4月22日第十周星期二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生字,并学习剩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儿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情、洁”的笔顺。

2、指名认读词语。

二、指导看图,初读儿歌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幅图的?师范读。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4、检查读音。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做到边读边想象池塘环境的优美和小蜻蜓忙着捉蚊虫的景象。

相机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

3、边背边进行表演。

四、教学生字
1、看笔顺描红“坐、事、捉”。

2、反馈检查:“事、坐”的笔顺。

3、给“事、坐”找朋友。

4、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生描红。

五、教学后记: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
的兴趣。

3.能够有感情诵读儿歌。

练习5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
四课时。

2003年4月23日第十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认清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认读,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回忆一下每个字的笔顺,遇到自己记得不熟的字,画上一个五角星,多练习几次。

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监督。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用心去记这些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数笔画填空。

瓜:第四笔是()
桃:第八笔是()
爷:第三笔是()
奶:第:四笔是()
坐:第五笔是()
指名学生填空,集体订正。

3、出示:按笔顺写字。

指名学生按笔顺写字,集体评议。

4、小游戏:对口令。

游戏规则:(1)生甲:斗怎么写?
生乙:斗这样写:点,点,横,竖。

(2)由学生任意抽字。

2003年4月23日第十周星期三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字词句学习分三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4、师:读了小题目以后,我们知道每部分学习都是围绕“丁“的他的伙伴们展开的。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谁会读?
3、依次转动字盘,分别让学生说出丁和谁交上朋友?指名认读“灯、盯、钉“。

4、出示词语:丁丁、电灯、盯着、钉子、叮叮当,认读词语。

5、师: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由这组字编的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正确。

6、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看懂了图画,小朋友们你们再去读读儿歌,想想儿歌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很有趣。

讨论:“电灯“的”灯“为什么用火字旁?
“盯着”的“盯”为什么用目字旁?
“钉子”的“盯”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丁在这些字里表示读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汉字,我们把它称作形声字。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饱满跑步怀抱
肚皮披风疲劳山坡破坏
少年沙子吵闹炒菜抄写
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讨论: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2003年4月24日第十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3、出示: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4、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3、练习。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2003年4月24日第十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训练
1、请三人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组织学生发言。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有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教后记: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书写较美观。

2、能够熟记成语与儿歌。

3、嫩够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书写美观。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明白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但较难付之于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