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原则性技术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原则性技术问题
早些年,灌溉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求输送灌溉水源到田间,通过排水排去多余的暴雨水量,主要目标是为农业作物的生产服务。

当前我国主粮稻米生产足够供应国内所需,农田水利设施居功致伟。

然而,灌溉用水的用电量逐年猛增的同时灌区范围却有限,同时容易因各种技术原则性技术?不到位引起灌溉管渠的破裂。

因此,本文对发展节水灌溉的原则性技术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在节能节水的前提下达成最高的输水效能。

标签:节水;灌溉;原则;技术
灌溉是人类最早进行的农田作业之一,灌溉形式是多样的,如埃及尼罗河经常性的河水暴涨导致周边的耕地拥有肥沃土壤能够孕育出粮食也是另外一种灌溉方式,灌溉目的主要是提供作物养分、溶解肥料与土壤的养分,达到增加产量、增进质量的目的。

灌溉目标、土壤种类、田区面积及水量等条件方式决定了灌溉效果的不同。

1.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灌溉方式比较粗放,在田间输水渠道均为土渠。

由于城镇化变迁快速,导致农业逐渐衰减,从事农业生产人口锐减,其年龄又趋于老龄化,再加上灌溉管理作业上的疏忽及渠道断面年久失修,其输水的功能逐渐消失,造成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我国的农用地面积96.82亿亩,年灌溉需水量相当大,相对而言其损失率也很可观,如果能有良好的灌溉输水设施,不但能节省水资源,也可提升灌溉效率及提高农作物生产量,使农业更具有竞争力。

2.目前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2.1 轻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由于房地产业的畸形增长,农田不断的被改作商住楼用地,其产值凌驾于农业之上,土地渐渐的增值,以往的农地变成了建设用地,原本抽水机位置的农民不再有灌溉的需求,就要求抽水机需迁移至其它位置,而抽水机只好被迫迁移至地势较低的地区,形成了水必须往高处送的现象,使得原本共享的水沟变得无法灌溉。

节水灌溉也因农业缺乏重视遇到了财务困难,为改善损失量及提升灌溉效益应将土渠铺设成混凝土管道,通过管道灌溉由水源取水至干线,从干线、支线、分线输送,至田间以供农作物所需。

但这样的工程在积贫甚深的贫困地区愈加的无法展开,只有少数地区采用了管道形式输水,无法保证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就无法满足农民取水、蓄水、输水、配水的需求。

2.2 土壤含水量检测不到位
土壤含水量随着不同深度、时间改变,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农业灌溉效率与水
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灌溉是要补足作物缺乏水分,土壤含水量情况的影响因子复杂,所以没有特定模式可用于任何土层,是水资源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如何控制土壤水分含水量多寡,需要检测使用仪器检测,如利用水分张力方式的土壤张力记录仪等。

但这些仪器的检测并不到位。

三、提高节水灌溉效率的原则性技术建议
(一)采用水稻强化体系
水稻强化体系(SRI)规定使用幼苗,种植密度降低及减少灌溉及利用机械除草管理,为优化水稻产量及减少投入成本的方式。

经过实验证明与评估后,SRI 种稻方式的产量与用水量都胜于传统种稻方式。

能够减少用水量也能达到产量不减反而增加。

经过矿物肥料与有机肥料实验后,水稻种植密度以SRI种植行宽30 cm × 30cm比种植行宽为25cm × 25cm土壤的肥更好,肥料使用有机肥与矿物肥料结合更能使水稻产量增加,利用干湿交替种植方式取代传统水资源管理方式灌溉水稻,加大生产率、周边环境影响、节水效益、水分生产效率、苗龄及种植间距的管理,有效降低病虫害和水稻发病率、生长周期及降低水倒伏发生率。

(二)基于节水理念重新规划灌溉方案
在不同条件下,灌溉用水量之差异性及提供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进而在田区如果能够让水分均匀分布以可以达到水分使效率灌溉方案应将农地整体重新规划,灌溉与排水设计分明,灌溉土地分割整齐,有效分配灌溉用水,使得灌溉面积及灌溉渠道也大为增加。

输水管道分为明渠与暗渠,其中排水明沟多为土沟、混凝土矩形边沟、挡土墙、渡槽等形式,暗渠有管渠,钢筋混凝土管渠(箱涵),倒虹吸等类型。

排水主要目标在于排除多余水量,暴雨排洪是其主要功能,故无防漏的必要,堤防安全及防止冲刷,防止堵塞应为排水设计基本要求,以砌石堤岸植栽于两岸等水土保持法可足以达到安全目的。

洪水量比较多的区域,打桩堆石等护堤方法也可使用。

在不同的输水设施下,灌溉水分损失率在同样的面积是不同的,因此使用不同的灌溉输水管道设施,其每年的灌溉用水量也是大为不同,应基于节水效能的原则进行选择。

生物多样性可有效的改善农田水利,灌排水与生物多样性有直接联系。

生物种类丰富,则水中藻类、浮游动物丰富,水中鱼虾就有饵料,自然鱼虾丰富,岸边有树林,水中有鱼虾、昆虫,鸟类就聚集,而两栖类也可自由来回水陆两域,在如此环境下,水域、陆域的动植物可延续生长,互补利用。

水路平面应尽可能维持弯曲形状,水路弯曲就会自然形成水路深浅不平,流速就有快慢区域,水路纵断面要让生物有能上下游来回自由渠道,如在水路中间施设阻隔生物上下回游的拦河堰,务必以多段矮坝型,利用缓坡及使用多孔质材料使两栖类便于在水陆两域自由来回,利于昆虫类生息。

(三)基于节水节能理念进行工程施工
细致的调查工程材料及项目单项成本,计算出各形式输水设施每米铺设所需的费用,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输水设施。

工程管道铺设,主要考虑到管道成本、搬运方便性、加工容易度及管道的适用性等,必须选用最适合渠道输水的管材。

当渠道工程施工进行工地开挖时,往往一开挖时就有地下水流渗出,尤其在雨季时,其现象更为明显,即使使用抽水设备其效果也不佳,此现象也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

另外施工时因工地泥泞,车辆及人员进出不易,造成施工上的人力成本提高,在混凝土浇置后,地下水不断的渗出也影响渠道及混凝土强度,造成工程质量较差。

如果此输水形式改成预铸式加工工艺,即可改善明渠施工上的困难。

在平原地形,地形较缓的地区,管道使用重力式输水之效果有限,需使用动力式加压,并采用封闭式管道形式,在工程成本及管理维护上必然增加。

为使灌溉作业顺利,并扩大灌溉范围及减少工程费用,建议在适当地点设置浮阀,采用半封闭式管道形式,根据适当地形配合施用,改善管道输水效率。

明渠和管道在施工完竣之后,每年所需花费在维护及人力費用,以及农民在使用输水设施时优点及所受到的限制也应该考虑。

4.结论
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新方向,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农业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农田灌溉排水应以促进生产为目标,做到维护美好生活环境,并促进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曹安莹. 农业水利灌溉节能管理思想的应用[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2):163-164.
[2]姜吉顺,张亮,赵艳雷. 农田灌溉节能节水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5):67-69+73+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