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及注制浆一体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及注制浆一体机
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
及注制浆一体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隧道径向预埋RPC注浆管与拱顶带模注浆技术及注制浆一体机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1.2 施工前, 应完成三级技术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主管人员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及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并体检合格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已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修建生产用房及设施,配齐并安装好各种生产设备,并按规定检测合格;配齐施工需要的各项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

2.2.2 施工人员、机械及工器具配备齐全并进场,设备调试验收合格及材料进场检验合格。

注浆一体机调试完成,压力计、流量表和称量设备等计量仪表、设施标定合格,注浆管道、控制阀门安装完成,试压正常,设备运转正常。

3.技术要求
3.1 必须按照设计及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带模注浆施工;按照《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53-2017)、《铁路隧道
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及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及验收。

3.2 拱顶注浆应在二衬砼浇筑完成后进行。

拱顶带模注浆孔布置4个(1#兼做排气孔、2#-4#为注浆孔),1#、4#孔距离端头间距1m,2#、3#孔分别间距1#、4#孔3m,布置图如下:
图1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拱顶带模注浆施工的主要施工程序为:安装RPC注浆管并固定→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安装注浆管并制备浆液→注浆→拆卸法兰及注浆管件→养护→无损检测。

4.2工艺流程
隧道二次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2。

图2隧道衬砌台车拱顶带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 施工前需对RPC注浆管、微膨胀注浆料的产品合格证、出厂质检单及第三方检测报告进行核查,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签收进场。

5.1.2 衬砌模板台车走形到位,并局部调整钢筋间距避开注浆孔位置。

5.1.3 注浆计量设备、专用注浆机调试完成,并试运转正常。

5.2施工工艺
5.2.1安装RPC注浆管并固定
首次使用RPC注浆管时,于每个注浆孔处依次从上至下环形满焊模板固定法兰、注浆管定位法兰。

图3 模板固定法兰、注浆管定位法兰大样图
图4模板固定法兰与注浆管定位法兰焊接效果图
法兰安装完成之后,从定位法兰中试穿RPC注浆管顶紧防水板,并标记和测量穿入的长度并记录,标记为2条环线,一条为与二衬模板内模板交界线(尺量用来检测二衬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另一条为注浆管下料长度线(注浆管下管口距离定位法兰孔口2cm)。

根据试穿测量数据,进行RPC注浆管下料制作,端头切割“十”字溢流槽,深度5mm,宽度3mm(深度及宽度可适当调整),安装RPC注浆管,溢流槽端朝上,紧贴防水板,安装RPC注浆管的固定管并固定,依次安装其他注浆口处的RPC注浆管及配套构件。

图5RPC注浆管“试穿”及端头开孔效果图
图6 RPC注浆管“试穿”及端头开孔效果图
5.2.2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
二次混凝土浇筑具体参照《衬砌台车(加装料斗与滑槽实现混凝土分层逐窗入模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5.2.3安装注浆管并制备浆液
监控二衬拱部混凝土冲顶浇筑及四个注浆孔出浆情况,待混凝土冲顶完成后即可进行拱顶带模注浆;以紧挨已施作衬砌端的注浆孔为主注浆孔(4#),其2#、3#为次注浆孔,于RPC注浆管的固定管处连接含有球阀、注浆压力表、套管、快速接头的注浆连接套件,最后
通过注浆管连接注浆一体机,依次由4#→2#开始进行逐孔注浆。

图7 注浆连接套件布置图及注浆一体机
人工配合一体机进行M20微膨胀性水泥砂浆拌制并注浆,注浆压力为0.2Mpa(可根据工艺性试验调整),注浆达到设计终压或排气孔(1#)出浆时即可终止注浆。

5.2.4拆卸法兰及注浆管件
注浆结束后,关闭止浆阀门,卸下注浆管,拆卸定位法兰,并封堵RPC注浆管。

待浆液初凝后卸除定位法兰及注浆管件,清洗注浆设备。

5.2.5脱模养护
待衬砌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敲除RPC注浆管,台车脱模前行,进入下一循环施工。

进行混凝土养护,具体养护参建《二次衬砌喷淋养护台车与雾炮施工作业指导书》。

5.2.6无损检测
混凝土达到无损检测长度后,使用登高车、地质雷达进行隧道二衬无损检测。

6.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