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ppt53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序列上。
货币供应量 消费者信心指数 制造业订单增长率
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波动要
2,500 上证综合指数(月末水平) 2,000 1,500 1,000 500 0 Jan-95 Jan-96 Jan-97 Jan-98 Jan-99 Jan-00 Jan-01 Jan-02 Jan-03 Jan-04
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
观经济运行,以达到政策目标。
对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经济指标反映出来;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通过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的;
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行为,是需求管理的一部分; 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方式; 短期目标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中长期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
国际收支指的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与非居民
各项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综合地记录了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大 概状况。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反映宏观经济整体状况指标以外,还有
投资指标、金融指标、消费指标和财政指标等部门指标。在 做宏观经济分析的时候,必须把握宏观经济运行发展的重点 和热点,并据以选取最有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的指标。
但却对宏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例如国际收支、财政收支。
股票市场走势预测
“经济晴雨表”
股市的变动往往要领先于总体经济的变动
股票的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收益、股利和利率等决定股价
关键变量的预期
领先指标的变化会反映在股票市场的变化当中
宏观经济分析将注意力集中在领先性比股票价格还要明显的
汇率 (Exchange
Rate)
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其他国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也可以将其
看作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水平和变化状况综合地反映了国际经济环境状况。 汇率也是国际投资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 显示,与世界成熟同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 仍然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与之相伴的惊人存贷 款利差,中国银行业利差比国外高14倍。
证券交易印花税历年分成比例一览表
年份 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1990 100% 1991 100% 1992 100% 1993 100% 1994 50% 50% 1995 50% 50% 1996 50% 50% 1997.1.180% 20% 5.9 1997.5.10 88% 12% -12.31 1998 88% 12% 1999 88% 12% 2000 91% 9% 2001 94% 6% 2002 97% 3% 此后均按照2002年分成。
经济周期:
TOP
DOWN
尽管在经济周期中出 现许多变化,但商业 扩张期表现为逐渐发 展积累至顶峰。
UP
在发展的过程中,反 向的力量逐渐增强, 最终形势出现逆转, 经济进入萧条时期。
BOTTOM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扩张的力量又逐渐开始凝聚 直到他们占支配地位,一切又重新开始。
CYCLE
宏观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波动
和社会和谐发展;
主要工具是财政预算、税收和国债 。
财政政策分析
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会通过增加社会需求来刺激证券价格上
涨;
紧缩的财政会使证券价格下跌; 政府可以搭配运用“松”、“紧”政策;
时间 1990年7月1日
印花税调整 市场反应 6‰ 9个月的长跌 首个交易日沪指高开0.84%;涨1%;半年 1991年10月10日 3‰ 后,沪综指从180点飚升至1992年5月的 1429点,升幅达694%。 明确按3‰征 1992年6月12日 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跌幅超过70%. 印花税 第一个交易周上证指数下跌-10.31%,最 多下跌到1025.13点,跌幅为-32.12%.之后 1997年5月10日 5‰ 市场一直盘整等到1999年"5.19行情"才重 新走牛。 1998年6月12日 4‰ 一直低迷 1999年6月1日 3‰(B股) 从38点拉升至62.5点 沪深两市走出强烈反弹行情,大盘剧烈高 2001年11月16日 2‰ 开,盘中最高涨幅近7%。沪指在展开一百 多点的反弹之后,继续下跌之旅。 2005年1月24日 1‰ 大盘上涨24点,报收1255.78,微涨1.7%
衰退
萧条
经济指标与经济周期
领先指标(Leading
到高峰或低估前,先达到高峰或低估的经济时间序列,如股 票指数、货币供应量、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工人平均每 天开工时间数,PMI等。 济周期的高峰和低谷几乎同步的经济时间序列,也就是说, 这些指标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状况,并不预示将来 的变动。代表性的指标有实际GDP,失业率。
通货膨胀(Inflation)
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和结构变化型三种
会产生财富和收入再分配效应 、扭曲相对价格
政府历来将其视为经济的头号大敌,不会长期容忍高
的通货膨胀率。
1985-2011年我国的消费物价水平
失业率 (Unemployment
Rate)
是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但并不包括有劳
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
11金融组
内容提要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是分析各种宏观基本
因素对证券投资的影响。这些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国民经济
总体状况、经济周期循环、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 国内资本市场因素分析等。 宏观因素影响证券市场的特点在于波及范围广、干 扰程度深。它们或是直接通过影响投资者的心理,使证券
二、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
对股票市场进行整体分析的主要方法
宏观经济方法,通过分析总体经济和股票市场的主要关系来
预测市场前景;
微观分析方法,使用现金流贴现估计法和相对价值估价法来
评估整个股票市场的价值;
技术分析法,它是假设确定股票市场未来变化的最好方法是
分析利率、价格以及其它市场变量过去的运动趋势,这一方 法将在本书的技术分析部分介绍。
(Structural Changes);
其他因素引起的经济冲击(Shocks )。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
大萧条
※生产相对过剩 ※无数企业倒掉,无数工人失业,无数财 富蒸发 大萧条改变了美国,改变了世界 ※传统经济学的尴尬 ※政治家们已无容等待,罗斯福新政迅速 跟进,政府政策失效 ※大萧条改变了经济运行 ※政府应该而且能够干预经济运行吗? ※历史选择了梅纳德· 凯恩斯
动能力却不寻找工作பைடு நூலகம்自愿失业情况。
失业率过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我国目前统计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1994-2010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
利率(Interest
Rate)
又称利息率,是指在借贷期内资金贷入方向贷出方承担利息额占
所贷资金的比率。
利率水平是也债券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指标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数理模型分析法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概率预测法
上述各种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预测宏观经济环境变动
对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整体运行的影响,并据 以选择投资策略。
宏观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简称GDP)
领先于经济波动。
提前三月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Apr-95 Apr-96 Apr-97 Apr-98 Apr-99 Apr-00 Apr-01 Apr-02 Apr-03 Apr-04 工业增加值(亿元,已去除季节因素)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
价格发生向上或向下的波动,或是通过对产业因素和企业
因素的影响,间接地作用于投资者的心理,亦使证券市场 价格发生波动,从而影响证券投资的收益。
内容安排
一: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二: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案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情况1992-2012
一、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证券投资的宏观分析
将宏观经济变动分解成三个部分
受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的影响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
经济学将经济周期定义为经济生产或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
经济扩张和经济萧条交替更迭的一种现象,一个周期的长短可以 不同,从数年到数十年都有可能。
经济体正在经历组织和功能重大变化时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Indicators)那些通常在总体经济活动达
同步指标(Coincident
Indicators)指那些高峰和低谷与经
滞后指标(Lagging
Series)指那些高峰和低谷都滞后于总 Series)这些指标没有明显的周期性,
体经济的高峰和低谷的经济时间序列。利率、物价指数。
其它序列(Selected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 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GDP的增长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率,这是反映一定时期经
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 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1952-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结构(单位:亿元)
时间
印花税调整
2007年5月30日 3‰
2008年4月24日 1‰
2008年9月19日 1‰ 2012年8月2日
市场反应 沪指5月30日开盘报4087.41点,低开 247.51点,跌幅达5.71%,报收点4053.09, 下跌281.84点,跌幅6.50%。 6月1日,市场恐慌情绪再度加速蔓延,两 市近700只个股跌停。6月4日,沪指连续 跌破4000点、3900点、3800点、3700点 的4个整数关口,沪深两市创下单日下跌 点数历史记录,800余只股票跌停。股市 开始了两个月的中期调整。 沪指开盘报3539点,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上 涨7.98%,盘中高见3593点,据统计,沪 市在开盘第一个交易小时内成交了874.57 亿,创出历史最高纪录,至收盘,沪市成 交金额高达1917.04亿,创今年来新高。 沪指在印花税单边征收之后,继续下跌, 直到1664点才止住跌势。1664点成为熊市 的底部,A股开始反弹。
(1)繁荣:经济过热,股价上涨过快,明智投资者逃顶,部 分投资者追涨 (2)衰退:经济增长放慢,股价下滑,大部分投资者抛售 (3)萧条:经济下滑、公司业绩不佳,股价价位较低,预期 不好,大部分投资者逃离,少部分低位吸纳 (4)复苏:经济回暖滑、公司业绩好转,证券价格回升、投 资者吸纳价位踊跃
繁荣 复苏 经 济 增 长
基础分析的起点
由上至下(Top-Down)三步分析
宏观分析
国内宏观经济 环境 国际经济环境
法
在这种方法法中,首先必须考察
整体经济对所有公司和证券市场 的一般影响,然后分析在这样的 经济环境中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 行业,最后再分析理想行业中的 单个公司以及这些公司的权益证 券。
基 础 分 析
证券交易印花税占财政收入比例表
年份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印花税(亿元)财政收入(亿元) 占比 2062 49449 4.05% 180.94 35423 0.51% 66.35 31649 0.32% 169.08 26397 0.64% 128.35 21715 0.59% 111.95 18914 0.59% 291.31 16386 1.78% 485.89 13380 3.63% 248.07 11377 2.18% 225.75 9853 2.29% 250.76 8651 2.90% 127.99 7408 1.73% 24.22 6242 0.42% 48.77 5248 0.93%
财 务 预 测
行业分析 企业分析
财 务 分 析 公 司 基 本 素 质
了 解 商 业
宏观经济分析总体框架
• 指标 分析 • 证券 市场
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相关变量及其 对证券投资活动的影响
了解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相关 的措施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 政策 分析
• 趋势 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波动来分析并预 测股票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