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防寒防冻(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教育——防寒防冻主题班会
一(1)班
背景:近日,气温骤降,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地度过寒冷的冬季,以关爱学生为本,我校开展了防寒防冻主题班会。

设计思路:以防寒防冻为主题展开讨论,向孩子们宣传防寒知识,教育孩子们树立防寒自我保护意识,及时添加衣服,出行注意交通安全,不要相互疯逗打闹。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23日班会课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使学生强化安全意识,减少因受冻感冒,引发流感等疾病,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设温暖舒适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讲话
近日,气温骤降,为了保证同学们安全地度过寒冷的冬季,我们今天开防寒防冻主题班会。

二、主持人介绍防寒防冻知识
防冻:
一、最常见的冻伤部位: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

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

二、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8℃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

三、判断冻伤的程度:
1、一度冻伤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除皮肤红肿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水,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四、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
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 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 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 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 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2片去痛片治疗。

(5) 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

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防寒:
在冬天,应该尽量减少洗脸的次数。

洗脸时也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水温过高会直接灼伤皮肤,也会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容易造成皮肤干裂。

另外,洗完脸后最好过半个小时以后再外出,这样能降低寒风对面部皮肤的伤害。

冬季嘴唇特别容易干裂,有的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保持嘴唇的湿润,可效果却是适得其反。

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留在嘴唇上的唾液水分蒸发完后,淀粉酶就会像一层糨糊一样留在嘴唇上,这样容易造成嘴唇干燥,甚至破裂出血。

搓搓揉揉防冻疮。

寒冷天气,很多人的手、脚、脸部等地方会出现冻疮。

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一是热熨法,用电吹风距皮肤20厘米左右对准患处,用热风徐徐吹拂5分钟,以加快皮肤血液循环。

二是按摩法,就是搓热双手后对患处进行按摩,长期坚持,对治疗冻疮有不错的效果。

三、班主任总结
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

希望同学们做好人体的防寒保暖措施,此外,应多进行冬季长跑等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我们人体对寒冷的忍耐性,过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