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最新同步精品练习:第8课 第1框 随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1框
一、选择题
1.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B )
A.扩大人民币供应量,减少我国财政的支出
B.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C.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D.完善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
[解析]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要求;扩大人民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减少我国财政的支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A项与题意不符;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C项与题意不符;完善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属于外贸政策的调整,不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2.在应对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
对税收与财政应作如下认识( D )
①高水平的税收,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相互制约
③增加财政收入,要以税收不损害经济活力为限
④充足的税收,才能保证财政支撑经济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说明过高的税收会导致经营者的收入减少,进而打击生产积极性,最终使生产规模萎缩,经济下行趋势加强,经济发展滞缓,故①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税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而非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②。
3.下表为2015~2017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单位: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2015年689520 152217 175768
2016年744127 159552 187841
2017年827122 172567 203330
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①经济平稳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增加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适度的财政赤字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主要手段
④国家财政收入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也得到增长,体现了①;由图表可以看出,近三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②符合题意;要抑制经济过热,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③说法错误;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不是财政收入,排除④。
故选A。
4.2017年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560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教育支出26625亿元,增长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51亿元,增长1
5.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329亿元,增长9.5%。
上述财政支出具体项目数据的增长( C )
①表明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益凸显
②能促进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和谐
③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国家财政对资源的配置,而不是市场配置公共资源。
③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再分配。
题目中,上述财政支出具体项目数据的增长能促进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故②④入选。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5.“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成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中国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到6%。
《决定》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
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明如何发挥财政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
[答案]①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②加大财政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明如何发挥财政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
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以从财政具有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作用、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