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期末复习题及
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幼儿的撕纸有一个由无意识地玩纸到有意识地撕出一定的图形的发展过程。

2.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想象、创造、折出具象与抽象的造
型。

3.学前儿童的手工一般包括泥工、纸工和综合制作。

4.编织,即是用线,绳、带子交织制作工艺品。

5.四种涂鸦的线条是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1.讲的是创作中作者对绘画整体的思考活动,包括对表现的主题内容、形式方法的思考。

2.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与。

3.学前儿童的手工一般包括、纸工和。

4.一般来讲幼儿园泥塑使用的黏泥有、橡皮泥和。

5.是将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与美术作品结合起来欣赏。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贴纸
答:贴纸是将现成的图形拼贴成图画,包括在图形的背面摸糨糊、将图形贴在纸上、把图形压平三个步骤。

2.创造性表现
答:创造性表现是一种想像成分较多的美术表现,是对前一段以知识经验为表现内容的超越。

3.手工
答:手工,顾名思义是有较多的手的动作参与的造型活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要真正做好幼儿创作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要注意那几点内容?
答:①具备背景知识经验;②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③学会等待;④营造宽松的气氛。

2. 从主题内容出发创作最好以系列的活动的方式进行,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①获得最初的经验;②收集资料。

扩充知识;③引入各种表现媒介与形式;④导向创造性表现。

3. 图案花纹的学习顺序是什么?
答:图案花纹的学习顺序是,从简单的点状或放射花纹开始、到对称花纹、到倾斜方向的花
纹,最后学习一些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虫鱼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如螺旋纹、羊角纹、云头纹、回纹等。

4. 折纸的特点是什么?
答:折纸的特点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平面的纸折叠成立体的形象。

四、论述题(共40分)
1. 构图的定义是什么?为了使幼儿的画面有序、生动,能把自己的意图通过构图传达出来,教师需要在幼儿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对其作哪些方面的指点?
答:构图即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把有关的物体形象恰当地安排在画面上,表现事件情节、环境气氛等。

(4分)
为了使幼儿的画面有序、生动,能把自己的意图通过构图传达出来,教师需要在幼儿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对其作一下指点:第一,观察物体和空间关系:物体的空间关系是指现实的空间关系。

观察显示的空间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认识物体之间的相对大小、高矮、上下、邻近、分离;进一步,可以再加上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关系。

(12分)第二,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作者是怎样构图的。

在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析画面上形象相互之间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这就包括主要形象与次要形象的位置、大小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形象与背景的颜色关系,等等。

(12分)第三,巧妙安排画面,传达人物关系和事件情节是幼儿绘画构图的主要目的。

为了能将这两项表达清楚,教师应向幼儿传授一些简单的构图方法,如,先在画面上设置一个中心,主要形象放在中心位置上,其他物体围绕主要形象安排。

把主要形象画大,重点刻画、细致描绘,使其明显突出;其他形象概括处理,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