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纺织品服装技术法规(2011年9月更新)

合集下载

纺织品服装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

纺织品服装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

内外纺织品服装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纺织品由于其本身结构特点,是引发火灾的主要材料。

因此,纺织品服装(如晚装、地毯、窗帘和床垫等)的燃烧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些发达国家对此都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晚装、地毯、窗帘和床垫等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提出了要求,并要按照法规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达不到所规定要求的商品将被禁止进口和出售。

但是,这些发达国家以维护人身安全为由对纺织品服装提出的阻燃性能要求,往往也被用来作为阻碍他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一种技术性手段。

一、主要贸易国家的纺织品服装燃烧性能技术法规1、美国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先后对其进行了修订,由美国国会颁布,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该法案主要包含了服装和室内装饰用纺织品的燃烧性技术规范,禁止进口、生产和销售具有高度易燃性的纺织品服装。

据此,CPSC还制订了:服用纺织品的可燃性标准(16C.F.R.161);乙烯基塑料膜可然性标准(16C.F.R.1611);儿童睡衣的可燃性标准:0~6X号(16C.F.R.1615);儿童睡衣的可燃性标准:7~14号(16C.F.R.1616);地毯类产品表面可燃性能标准(16C.F.R.1630);小地毯类产品表面可燃性能标准(16C.F.R.1631);床垫的可燃性能标准(16C.F.R.1632)。

以上皆为美国强制性的技术标准,所有进人美国市场销售的相关纺织品服装都必须据此进行检测,并要达到其规定的阻燃性能要求。

另外,美国一些州也有针对纺织品阻燃性能的技术法规,如加利福尼亚技术公告117号,主要是针对家庭装饰用纺织品,对多孔弹性材料、非人造纤维填充材料、人造纤维填充材料、蓬松材料等的阻燃性能和测试方法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1)服用纺织品的可燃性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服用纺织品(帽子、手套、鞋子例外),将服用纺织品的易燃性能分为3类。

国外纺织品服装质量主管机构及相关法规和标准介绍

国外纺织品服装质量主管机构及相关法规和标准介绍

国外纺织品服装质量主管机构及相关法规和标准介绍纺织品服装的国际标准实际上多为基础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而大家都关注的产品标准很少。

纺织品服装的产品标准大多为国际买家在贸易过程中为了买到优质产品而制定的买家标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买家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因此熟悉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主管机构和标准尤为重要。

欧、美、日等国外目标市场纺织品服装质量主管机构及相关法规和标准1.1欧盟纺织品服装的测试标准欧盟没有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CEN(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贯彻国际标准,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CEN(欧洲标准),CEN标准大多数与ISO标准相同。

欧盟各成员国有自己的法规和标准,与欧盟统一的法令法规无论在技术要求还是在条件上都稍有差异。

英国作为现代纺织业发源地之一,其纺织标准体系除了相当完善的英国标准(CBS)外,还有一套(BSBN)标准体系。

德国标准(DIN)也相当严峻和完备,目前的有关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就来源于DIN标准。

1.2美国产品品质主管机构与测试标准美国纺织品的品质主管机构及标准主要有:AATCC标准(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家协会),ASTM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办),CPSC(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FTC强制性标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另外美国对纺织品服装制定了许多技术法规:纺织纤维产品鉴定法令、毛产品标签法令、毛皮产品标签法令、公平包装和标签法,织物可燃性法规、儿章睡农燃烧性法规、羽绒产品加工法规等等。

美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进入美国市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就是产品质量认证。

也就是说,某一产品在美国可否流通的关键是在于该产品能否通过美国权威检测部门的检测后获得许可证。

常见的美国纺织服装产品认证标准有以下两种(1) FTC规则FTC (Federal Trade Committee)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缩语。

FTC要求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要标有成分和保护标签,并且对那些含有未经FTC认可成分的纺织品限制进入美国市场。

国内外纺织品和服装护理标签技术法规与标准

国内外纺织品和服装护理标签技术法规与标准

国内外纺织品和服装护理标签技术法规与标准
1. 国内技术法规与标准:
(1)GB/T 8685-2008《纺织品和服装标识》
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和服装的标识方式和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成分、规格、生产单位、洗涤方法等。

(2)GB 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该规范规定了纺织品的安全性要求,包括对物理、化学、生物有害因素的限制要求,以及服装洗涤后的质量要求等。

(3)GB/T 29862-2013《纺织品和服装--护理标签》
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和服装护理标签的内容、形式和位置要求,以及护理标签的检验方法和规范。

2. 国际技术法规与标准:
(1)ISO 3758:2012《织物标识和护理标签的维护》
该标准规定了织物标识和护理标签的内容、形式和位置要求,以及对织物产品的洗涤、干燥、熨烫、干洗等护理方式的指导。

(2)ISO 6330:2012《织物--家庭洗涤和干燥过程的程序》
该标准规定了织物洗涤和干燥过程中的标准程序和条件,以及洗涤剂种类和数量的要求,确保织物的质量和特性不受损失。

(3)ASTM D5489-18《标准指南,用于纺织品和服装洗涤、漂白、烘干、熨烫和干洗之后的标注》
该标准指南详细规定了纺织品和服装洗涤、漂白、烘干、熨烫和干洗之后的标注方式和内容要求,确保消费者正确的清洗和护理产品。

纺织服装专业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纺织服装专业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2. 儿童服装小部件要求
EN71-1玩具的安全——机械和物理性能(Safety of toys—Part 1: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欧盟)。
BS 7901-1997:儿童服装机械安全性的设计与生产(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children's clothing to promote mechanical safety)(英国)。
纺织服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
———————————————————————————————— 作者:
———————————————————————————————— 日期:
附件:纺织服装技术法规及检测标准(资料性附件)
一、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5296.4-1998
16C.F.R.Part 1616:儿童睡衣的燃烧性标准 (7-14岁)(Standard for the flammability of children's sleep wear-size from 7-14X
4. 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
CPSIA消费品安全改进法第101条 含铅的儿童产品;铅涂料规定
睡衣(安全性)条பைடு நூலகம்(The nightwear(safety)regulations1985)
睡衣(安全性)(修订本)条例(The nightwear (safety) (amendment) regulations 1987)
(2) 荷兰纺织品服装的燃烧性标准:
睡衣防火法规(Covenant on the fire safety of nightwear)

纺织标准使用范围(2011)

纺织标准使用范围(2011)

纺织服装产品标准名称、执行标准编号、 纺织服装产品标准名称、执行标准编号、质量等级划分及标准适用范围参照表
序号 标准名称 32 织品
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
第一页 共三页
执行标准编号
FZ/T 73005-2002 FZ/T 73018-2002 FZ/T 73009-2009 FZ/T 73006-1995
公仔/毛绒、 公仔/毛绒、布制玩
第一页 共三页
执行标准编号
FZ/T 73001-2008 FZ/T 73002-2006 FZ/T 82002-2006 QB/T 2934-2008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
FZ/T 81010-2009 GB/T 18132-2008 GB/T 14272-2002
17 全技术规范
GB18401-2010
A、B、C
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纺织服装产品标准名称、执行标准编号、 纺织服装产品标准名称、执行标准编号、质量等级划分及标准适用范围参照表
针织 服装 针织 服装 服装 衫 服 服

☆ ☆
☆ ☆ ☆ ☆ ☆
纯 纤、 纤、 针织 、 以纯 、
纤交织、 纤交织、或毛 混纺 纤维的针织 可参照执行。 可参照执行。 产品的 纤混纺 的
纤交织针织 、 纤
分 、 分 、 分 、 、交织 和 织 衫的 服等以
可参照执行。 可参照执行。 毛 的针织 格的服装
FZ/T73032-2009
☆ ☆ ☆ ☆ ☆
☆ ☆ ☆ ☆ ☆
服装。 服装。 用针织织造 的针织 衣 、 服装的品质。 服装的品质。 等针织
FZ/T 73010-2008 FZ/T73017-2008
FZ/T 73020-2004 FZ/T 73026-2006 GB/T26384-2011 GB/T26385-2011

服装行业规范服装鞋帽等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

服装行业规范服装鞋帽等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

服装行业规范服装鞋帽等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服装行业规范:服装、鞋帽等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引言:服装、鞋帽等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品,保障其安全性十分重要。

为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服装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技术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服装行业的规范进行论述,包括纺织品的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标准化检测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一、纺织品原材料选择规范1. 原材料品质标准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为确保纺织品的质量,服装行业规范了原材料的选择标准,包括纤维的来源、纺织品的色牢度、克重等方面。

2. 纤维成分合规性纤维的选择是纺织品安全性的基础,合格的纤维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纤维行业组织的认证要求。

纺织品企业应严格控制纤维的来源和纤维成分,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不含有有害物质。

3. 染料和助剂安全性在纺织品染色和整理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应符合有关环境和健康标准,禁止使用有害物质。

企业应当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渠道,确保染料和助剂的安全性。

二、纺织品生产工艺规范1. 设备安全纺织品生产企业应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性,遵守国家相关的生产安全规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生产事故。

2. 生产过程控制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纺纱、织造、印染等一系列工艺流程。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监控等。

三、纺织品安全标准化检测规范1. 物理性能检测服装、鞋帽等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舒适性影响较大。

相关标准对纺织品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纱线强力、织物断裂强力、防水性能等,企业应依照标准进行检测,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材料,确保产品达到要求。

2. 化学物质安全检测纺织品与人体接触密切,有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证纺织品的安全性,企业应进行严格的化学物质检测,禁止使用有害物质,并确保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限量要求。

服装纺织品标准法规

服装纺织品标准法规

服装纺织品标准法规
服装纺织品标准法规有:
1.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指标。

所有在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的纺织产品必须符合该标准要求。

2. FZ/T 73005-2019《针织运动服》:该标准规定了针织运动服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指标。

适用于针织运动服的生产和检验。

3. FZ/T 73018-2019《毛针织品》:该标准规定了毛针织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指标。

适用于毛针织品的生产和检验。

4. 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纺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5. GB/T 31127-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纺织产品的生产和检验。

此外,还有FZ/T 73046-2014《针织保暖内衣》、FZ/T 73067-2014《水性光油印花工艺规范》、GB/T 30386-2013《服装衬里用非织造粘合衬》、GB/T 30387-2013《服装衬里用热熔胶粘合衬》、GB/T 30388-2013《毛皮服装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等标准。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燃烧性技术法规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燃烧性技术法规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燃烧性技术法规纺织品由于其本身结构特点,是引发火灾的主要材料。

因此,纺织品服装(如晚装、地毯、窗帘和床垫等)的燃烧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些发达国家对此都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晚装、地毯、窗帘和床垫等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提出了要求,并要按照法规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达不到所规定要求的商品将被禁止进口和出售。

但是,这些发达国家以维护人身安全为由对纺织品服装提出的阻燃性能要求,往往也被用来作为阻碍他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一种技术性手段。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燃烧性技术法规1.GB 17591《阻燃机织物》该标准规定了阻燃机织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标准将阻燃机织物的阻燃性能分为2个级别:1)B1级:损毁长度≤ 150 mm,续燃时间≤ 5 s,阴燃时间≤ 5 s;2)B2级:损毁长度≤ 200 mm,续燃时间≤ 15 s,阴燃时间≤ 10 s。

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按照GB / T 5455。

根据产品用途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考核级别,一般B1级适用于服用和特殊需要的装饰用布,B2 级适用于各种装饰布。

2.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该标准对家庭内装饰织物(如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的阻燃要求以及测试方法都做了相关规定。

根据GB / T 5455垂直法进行测试,地下民用建筑中的装饰织物都必须达到B1级要求,高层民用建筑中住宅和旅馆的床罩要达到B1 级要求,而窗帘、帷幕和家具包布根据建筑物和场所的不同也要达到B1 级或B2 级要求。

3.GB 8965 《阻燃防护服》该标准规定了阻燃防护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程、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只适用于劳动者从事有明火、散发火花、在熔融金属附近操作和在易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场所穿用的阻燃服。

其衣料的阻燃性能应根据GB / T 5455进行测试,并达到GB 17591中所规定的B1 级要求。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讲解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讲解

.1外衣(外套):西服、中山装、茄克衫、猎装、夹便 服、外罩衫、粗纺呢绒裤子、粗纺呢绒裙子、厚罩 裤、大衣、披肩、披风、棉衣裤、防寒服、羽绒服、 制服、礼服、运动装(罩衫)、风雨衣和其他外套 服装等; .2家用或公共场所用纺织品:床罩(多层复合)、被 芯、 枕芯、靠垫、窗帘、墙布、门帘、帷幕、床幔、 蚊帐、公共场所家具套、台布、围裙、餐桌用纺织 品; .3其他制品:领带、领结、腰带、袜带、背带和睛雨 伞、厚型涂层织物、仿麂皮面料、植绒布、粗纺呢 绒、长毛绒、针织毛皮、粗梳绒线和棒针毛线等。

婴幼儿是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各个 器官尚处在生长期,身体机能还不完善, 容易受到各种物质侵害,因而自我保护能 力较差,是人们重点关心和保护的对象, 因此对安全卫生方面应有严格要求。针对 儿童特殊要求,国内外都制定了相关检验 标准。 婴幼儿针织服饰的执行标准 FZ/T 7025-2006
自2014.3.1起新执行标准为:FZ/T 7025-2010

目前我国出台的国家级标准分为推荐性和 强制性两种类型,推荐性的国家标准通常以 • “GB/T”的形式作为标准代号的开头符号。


所谓强制性标准是指生产单位、经销单位 在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 的标准,以确保产品(或商品)完全符合标准要 求。


• • • • • • •
由于目前国内纺织品及服用面料在印染、 后整理等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些含有化学物质 的染料、助剂和整理剂,其中有些化学物质对 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一定毒害作用与不良影响 , 存在安全隐患,违反了国家保护人身健康或安 全的原则、保护环境的原则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的原则,因此制定相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 有效的监控和制约是十分必要的.

服装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化法规

服装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化法规

服装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化法规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行业的规模和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服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纺织服装行业需要遵守一系列标准化法规。

本文将从纺织原料、服装设计、生产工艺、环保等方面,探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二、纺织原料标准1. 纤维标准:各类纤维应符合国家有关纤维标准,如棉花纤维的含杂物率、长度,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延伸率等。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纤维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染料标准:染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无毒害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和耐久性。

染料应该符合相关颜色的国家标准,以保证服装的色彩稳定。

三、服装设计标准1. 尺码标准:服装尺码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合适的穿着效果。

尺码标准应包括各个部位的测量方法和尺寸范围。

此外,还应提供穿着舒适度的相关指导。

2. 人体工学标准:服装设计应考虑人体工学原理,保证穿着舒适度。

例如,服装的剪裁应符合人体曲线,肩膀和腰线的位置应与人体相适应。

同时,服装的版型也应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运动和姿势。

四、生产工艺标准1. 缝纫工艺标准:缝纫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缝制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缝纫工艺标准应包括缝线的选用、使用的缝纫机型号、缝纫精度要求等。

同时,还应有相关的验收标准,以确保缝纫工艺的质量。

2. 熨烫工艺标准:服装生产中的熨烫工艺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熨烫工艺标准应包括温度、时间、压力等相关参数的要求,以及不同面料材质的不同处理方法,以保证服装的平整度和外观。

五、安全环保标准1. 阻燃性标准:针对一些高危环境,如航空、化工等场所的工作服装,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以确保人身安全。

阻燃性标准应包括不同纤维或面料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限值要求。

2. 化学品标准:服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以免给消费者和制造工人带来健康问题。

出口纺织品服装主要技术法规和标准一览表

出口纺织品服装主要技术法规和标准一览表

出口纺织品服装主要技术法规和标准一览表
一、主要管理文件
1.《关于做好进出口纺织品和服装安全、卫生和反欺诈等项目检验有关工作的通知》
2. 《转发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做好进出口纺织品和服装安全、卫生和反欺诈等项目检验有关工作的通知》
3.《关于加强出口美国、欧盟、日本儿童服装上绳带和小部件安全项目检验监管的通知》
二、国家技术规范
1、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2、GB/T 18885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3、GB/T 22702《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
4、GB/T 22705《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
5、FZ/T 01053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三、国外主要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及项目。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前言《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纺织产品提出安全方面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鉴于纺织产品的作用广泛,本技术规范明确限定了适用范围。

对那些不属于本技术规范范围的产品,在附录A中列出。

本技术规范仅对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朵求,其他要求按相应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

本技术规范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2005年1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产品允许在市场上销售,过渡期一年,直到2006年1月1日止。

本技术规范实施后,其他相关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对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不符合本技术规范规定的,应以本技术规范为准。

本技术规范的附录A、附录B为浆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郑宇英、徐路、王宝军。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管理局)负责解释。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

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

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

附录A中所列举产品不属于本技术规范的范畴,供需双方另有协议或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法规

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法规

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法规引言:纺织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其管理涉及到消费者的舒适度、安全性和环保需求。

为了保障纺织品市场的有序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法规。

本文将就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法规展开论述,包括纺织品标准、安全检测规程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纺织品标准纺织品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纺织品标准,以规范制造商的生产行为并指导消费者购买。

1. 材料标准材料是纺织品的基础,其安全性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品质。

纺织品管理法规中通常规定了纺织原料的选择、使用和处理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工艺标准纺织品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历多道工艺,不同工艺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品质。

因此,纺织品管理法规中往往包含了工艺标准,明确了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求和规范。

3. 功能性标准纺织品现代化的发展,功能性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管理法规中通常规定了纺织品的各种功能性指标要求,如抗菌性、透气性、防水性等,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需求。

二、安全检测规程纺织品作为直接接触人体的日常生活用品,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各国纺织品管理法规普遍规定了纺织品的安全检测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 化学物质安全检测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

管理法规中通常规定了纺织品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限制和安全要求,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2. 机械性能测试纺织品的机械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管理法规要求纺织品制造商对产品的耐磨性、抗拉强度等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合理的力度和使用时间。

3. 火灾安全性检测纺织品在火灾中的燃烧性能是考验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合考虑了纺织品在火灾中的燃烧速度、燃烧产物和烟雾密度等指标,管理法规要求制造商对纺织品进行火灾安全性测试,以保障消费者在火灾中的生命安全。

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法规

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法规

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法规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纺织品质量,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实施管理,不仅需要企业自主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法规规范的支持和引导。

本文将探讨服装行业纺织品管理的法规,从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环保要求和标志认证等方面展开论述。

1. 产品质量规范产品质量是衡量服装行业纺织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

纺织制品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质量标准,保证产品的强度、韧性、色牢度、尺寸稳定性等基本要求。

质检部门应严格把关,对于不合格产品要及时淘汰,并进行追责,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2. 安全标准要求服装行业纺织品的安全性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关键。

相关的法规应规定纺织品的安全性标准要求,包括对有害物质的限制、阻燃性能、防护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的监控,确保原材料不含有有害物质;同时,严格生产工艺,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易燃或其他原因造成安全隐患。

3. 环保要求纺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关法规应规范纺织品生产企业的环保责任,限制排放标准的要求和废弃物处理的规定,促使企业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标志认证机制纺织品标志认证是验证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有效方式。

相关法规应规定纺织品标志认证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确保认证结果的客观、准确。

民众购买纺织品时,可通过标志认证的方式判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5. 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纺织品消费者,需要法规的保护和维权渠道的设立。

相关法规应明确消费者的权益和责任,并规定退换货、质量保修等事项。

此外,应建立快速、高效的维权渠道,以解决消费者对纺织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和维权需求。

6. 行业自律与监管除了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外,行业自律和监管机制也是提高纺织品质量的关键。

行业协会应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提高质量。

2011旧国标羽绒服标准

2011旧国标羽绒服标准

2011旧国标羽绒服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11年,中国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关于羽绒服的质量要求和测试方法。

这些标准包括了羽绒服的材料、设计、制作工艺和品质评定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羽绒服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对羽绒服的填充物、织物、工艺和品质评定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标准规定了羽绒服填充物的要求,包括填充量、填充物成分、填充物水洗性能等。

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主要取决于填充物的质量和数量,因此标准对填充物的质量和数量都作了明确要求,确保了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标准规定了羽绒服织物的要求,包括织物的防水性能、透气性能、耐磨性等。

羽绒服常常在户外环境中穿着,因此织物的性能对于羽绒服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都有重要影响。

标准明确了对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确保了羽绒服的质量和耐用性。

标准还规定了羽绒服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包括服装结构设计、缝制工艺、整烫工艺等。

服装设计和制作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服装的外观和舒适度,标准中对服装结构、缝制工艺以及整烫工艺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确保了羽绒服的质量和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2011年发布的新国家标准对羽绒服市场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羽绒服的质量水平,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羽绒服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羽绒服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希望在新的国家标准的引导下,中国羽绒服产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羽绒服产品。

第二篇示例:2011旧国标羽绒服标准是一份在2011年发布的规范,主要用于羽绒服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羽绒服是冬季时尚的必备单品,保暖性能好且轻便,因此受到广泛的消费者喜爱。

为了确保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来规范羽绒服的生产和销售。

2011旧国标羽绒服标准详细规定了羽绒服的材料和工艺要求。

国内外纺织品和服装技术法规和标准

国内外纺织品和服装技术法规和标准

国内外纺织品和服装技术法规和标准吴雄英Ξ蒋海宁(上海检验检疫局)宋秀顺(国家质检总局)张辉(东华大学)摘要:主要对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涉及纺织品和服装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体系做了系统和简要地介绍。

所列的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虽然体系不尽相同,但主要可归为纤维成分和使用标签法规、燃烧性法规、羽绒产品的法规和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的法规4 类。

系统研究国内外纺织品和服装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建立完善我国的法规和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技术法规;技术标准1 前言北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规则。

CFR 在结构上共50 篇( Title) ,部分有章( Subtitle) ,对应于美国法典的50 篇( Title) ,包含了美国联邦法规的各个领域。

每章中有若干节(Chapter) ,各节通常以发布机构的名称为标题,有的节还分为分节( Subchapter) 。

每一节中包含特定的法规领域的若干部分( P art) ,内容多的部分,又分为子部分( S ub2 part) ,每一部分由包含具体法规内容的若干小节( Section) 组成。

由于美国法规是动态发展的,后制定的法规常常会对以前制定的法规产生影响,因此要保证从CFR 中得到的美国法主要出口贸易大国,对我国对外经贸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规是现行有效的和完整的,必须依次查询C FR、L SA(全称List了解这些国家的有关市场准入机制中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方面的内容,对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非常重要。

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的壁垒作用已经降至最低,而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会越来越多,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贸易出口的最大障碍。

其中,北美、欧盟、日本等国对我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用尤其明显。

为打破这些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我国产品出口, 有必要系统研究和了解这些国家的有关市场准入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纺织品服装技术法规(2011年9月更新)
(本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准,本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台湾地区经济部标准检验局(BSMI)拟对在台湾地区生产或进口至台湾地区的纺织产品实施检验制度。

该检验制度是根据CNS 15290“纺织品安全(总体要求)”而制定的。

BSMI 称,新制度中的纺织品主要分为两类,该强制性检验制度的生效日期取决于不同的类别。

制度生效后,所有涵盖的产品必须符合要求,纺织产品只有携带有商品检验标识后才能在台湾地区的市场
*检验的生效日期取决于产品第一次进口/离开工厂/离开仓库的日期。

*默认情况下,将会执行“追踪检测”,除非相关部门事先已向BSMI 取得许可。

该相关部门可以选择“随即抽查”或“用管理系统追踪检测”的方法。

#未接受检验的产品,将在默认情况下授予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