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视角下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 ue-ae O F c mp t b sd T E L) 、 T E L网 考 (nent ae r OF itre b sd .
二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与纸质考试的对 比
1考试 内容与考试方式 的比较
网考替代纸质考试 , 除了介质 由纸笔转换为计算机 网络之 外, 考试 内容与考试方式两方面都有了重大变 革。网考 与纸质 考试在考试 内容方面 的主要差异在于: 1 )网考 听力 的分值 比例增 至7 % ( 0 包括2 %的听力理解 5 和4 %的综合 听力),而纸质考试中听力部分 只占3 %,网考 5 5 中与视听有关 的题 目长达8 分钟 ( O 包括3 分钟的听力理解与5 0 0 分钟 的综合听力 , 纸质考试 的听力部分 时长只有3 —5 03 分钟; ) 2 四、六级网考分别增设了跟读 、口头 陈述 的口语题型,将 听与 说结合 ,在考查听力的同时,检测考生 的口语表达与语音;3 ) 网考增 设了视频 ,取材来源有B C、VO B A、C N等等原声材 N 料 ,而纸质考试听力多是中国人录音 ;网考题材、体裁 更为广 泛 ,包括时事 、科技 、教育 、健康 、旅游等 ;4 )网考 的写作 与视听结合 , 写作话题从视频 中引 出,要求考生对视频 内容进 行总结与评论 ,考核学生 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5 )传统题型 在 网考 中也有变化, 例如词汇填空题是传统的考查语法 与结构 的综合题型 ,网考 中该题型的选材来 自听力段落 ,被视 为听力
第 2 卷 1
2 1 年第 1 0 o e d c o M e h o o y d m E u min T c n l g
V 121 0 .. NO 1 0 1 .2 2 1
考 生视角下大学英语 四、六级 网考 的问题与对策木
刘 萍
( 中农业大学 外 语学院,湖北武汉 4 0 7 ) 华 300
将 国外 的研究成果介绍到 国内[f。国 内学者纷纷进行计算机 4 】 网络化语 言测试 的应用研 究 ,张宝钧 ( 0 3 2 0 )等人探讨 了计 算机 自适应 语言测试 的工 作机制 ,蔡基 刚 ( 0 5 2 0 )研究 了计 算机语 言测 试 的效度 、信 度与可操作 性,李清华 ( 0 6 2 0 )研
【 摘要 】2 0 年开始 的大学英语 四、六级 网考 尚处于试 点阶段 。对 网考 问题与对策 的研究有利于 网考的完善、成熟与推广 , 08
促进考试与教学之 间的互 动。项 目组通过 问卷与访谈 ,调查 了考生在 网考 中感受 到的困难与 问题 ,以及为适应新 的考试形式对 今后教学提 出的建议 。调查 结果显示5 . 89 %的考生认: 为网考的视听部分难度大 ,主要原 因在于 :语速快 ,对原声语音、语调不习
惯 ,对题材 、体裁不熟悉 ,词汇量大等 等。调查结果也表明 考生对屏幕呈现 、输入 、提交方式 、答题时间、顺序的程序控制等 网考方式的不适应 。研 究揭 示了造 成网考问题的三大主要症结 :大学英语教学与 网考要求脱节 ;网考 自身的设计 问题;设备状 况与考试环境欠佳 。基于调查分析 ,研 究提 出了教学双方 、考试 设计方以及 学校 管理 方可采取 的应对策略 。
言测试方式将 由传统纸质考试转变 为计算机 网络化 的测 试I ” 。
网考是指测 试的全过程利 用计算机 网络完 成 ,它与纸质 考试 相对应 。在 国外 ,计算机 网络化 的语言测 试兴起于2 世 纪9 0 0 年代 ,T E L 究者成功地将计 算机 网络技术与试题 反应理 O F研 论 (t R so s h oy)结 合 ,率 先推 出T E L机 考 I m ep ne T e r e O F
究 了基于计算机与基于纸笔 的语 言测试 的等效性【6 ,他们 ] 】【 【
的研究表 明:计算机化 的语言测试具有可行性 。 在此基础 上 ,近几年 ,国内学者开始 了大规模英语 四六 级考试计算 机 网络化 的实践研究 ,例如 朱正才 ( 0 : 2 0 )对计 8
算机化语言测试 的组卷进行 了探索[ 0 8 1 月,在教育 8 。2 0 年 2 Ⅱ 部规定的5 所院校首次进行 了大学英语 四、六级 网考 的试 点, 3 2 0 年6 ,全 国范围 内参加 网考试 点的高校 已经 扩大到 10 09 月 8 所 ,虽然全面普及 网考还有待 时日,但是基于计算机 网络 的语
言测试 已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它将逐渐成 为语言测试 的主流 。 目前 ,国内大学英语 四、六级网考 尚处 于试点阶段 ,需
综合一类 。此外,网考 的考试方式发生 了重大变革,网考 的输 入方式、呈现方 式、答题 时间、答题顺序 等方面与纸质考试都
不 尽相 同 。
T E L)【 目前 ,世 界 范 围 内大规 模语 言 水平 考试 包 括 O F 。 T F GR 、I L S OE L、 E E T 等先后实施机考或 网考 ,加速 语言测 r 试计算机 网络化 的趋势 。
进入2 世纪 ,韩宝成 ( 0 0 1 2 0 )、刘润清 (0 2 2 0 )等 学者
【 关键 词 】网考 ;考生视角 ;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
【 中文分类 号 】G4 0 2
【 文献标 识码 】B
【 论文编 号】10- 8 9 2 1 )1— o7 —0 0 9- 0 7(0 1 2 0 7 5
一
引 言
自从计 算机 网络开始 辅助语言教学 ,有学者就预 言了语
现有相关研究多是从教育者或考试 设计 者的视角进行 , 鲜 有文献涉及考生对 网考的体验 。 本研究探讨考生视角下大学英 语 四、 六级 网考 的问题与对策 ,旨在促进 网考新形势下大学英 语教学 的改革与 网考 自身 的完善 ,进而促进 二者之 间的互动 。
二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与纸质考试的对 比
1考试 内容与考试方式 的比较
网考替代纸质考试 , 除了介质 由纸笔转换为计算机 网络之 外, 考试 内容与考试方式两方面都有了重大变 革。网考 与纸质 考试在考试 内容方面 的主要差异在于: 1 )网考 听力 的分值 比例增 至7 % ( 0 包括2 %的听力理解 5 和4 %的综合 听力),而纸质考试中听力部分 只占3 %,网考 5 5 中与视听有关 的题 目长达8 分钟 ( O 包括3 分钟的听力理解与5 0 0 分钟 的综合听力 , 纸质考试 的听力部分 时长只有3 —5 03 分钟; ) 2 四、六级网考分别增设了跟读 、口头 陈述 的口语题型,将 听与 说结合 ,在考查听力的同时,检测考生 的口语表达与语音;3 ) 网考增 设了视频 ,取材来源有B C、VO B A、C N等等原声材 N 料 ,而纸质考试听力多是中国人录音 ;网考题材、体裁 更为广 泛 ,包括时事 、科技 、教育 、健康 、旅游等 ;4 )网考 的写作 与视听结合 , 写作话题从视频 中引 出,要求考生对视频 内容进 行总结与评论 ,考核学生 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5 )传统题型 在 网考 中也有变化, 例如词汇填空题是传统的考查语法 与结构 的综合题型 ,网考 中该题型的选材来 自听力段落 ,被视 为听力
第 2 卷 1
2 1 年第 1 0 o e d c o M e h o o y d m E u min T c n l g
V 121 0 .. NO 1 0 1 .2 2 1
考 生视角下大学英语 四、六级 网考 的问题与对策木
刘 萍
( 中农业大学 外 语学院,湖北武汉 4 0 7 ) 华 300
将 国外 的研究成果介绍到 国内[f。国 内学者纷纷进行计算机 4 】 网络化语 言测试 的应用研 究 ,张宝钧 ( 0 3 2 0 )等人探讨 了计 算机 自适应 语言测试 的工 作机制 ,蔡基 刚 ( 0 5 2 0 )研究 了计 算机语 言测 试 的效度 、信 度与可操作 性,李清华 ( 0 6 2 0 )研
【 摘要 】2 0 年开始 的大学英语 四、六级 网考 尚处于试 点阶段 。对 网考 问题与对策 的研究有利于 网考的完善、成熟与推广 , 08
促进考试与教学之 间的互 动。项 目组通过 问卷与访谈 ,调查 了考生在 网考 中感受 到的困难与 问题 ,以及为适应新 的考试形式对 今后教学提 出的建议 。调查 结果显示5 . 89 %的考生认: 为网考的视听部分难度大 ,主要原 因在于 :语速快 ,对原声语音、语调不习
惯 ,对题材 、体裁不熟悉 ,词汇量大等 等。调查结果也表明 考生对屏幕呈现 、输入 、提交方式 、答题时间、顺序的程序控制等 网考方式的不适应 。研 究揭 示了造 成网考问题的三大主要症结 :大学英语教学与 网考要求脱节 ;网考 自身的设计 问题;设备状 况与考试环境欠佳 。基于调查分析 ,研 究提 出了教学双方 、考试 设计方以及 学校 管理 方可采取 的应对策略 。
言测试方式将 由传统纸质考试转变 为计算机 网络化 的测 试I ” 。
网考是指测 试的全过程利 用计算机 网络完 成 ,它与纸质 考试 相对应 。在 国外 ,计算机 网络化 的语言测 试兴起于2 世 纪9 0 0 年代 ,T E L 究者成功地将计 算机 网络技术与试题 反应理 O F研 论 (t R so s h oy)结 合 ,率 先推 出T E L机 考 I m ep ne T e r e O F
究 了基于计算机与基于纸笔 的语 言测试 的等效性【6 ,他们 ] 】【 【
的研究表 明:计算机化 的语言测试具有可行性 。 在此基础 上 ,近几年 ,国内学者开始 了大规模英语 四六 级考试计算 机 网络化 的实践研究 ,例如 朱正才 ( 0 : 2 0 )对计 8
算机化语言测试 的组卷进行 了探索[ 0 8 1 月,在教育 8 。2 0 年 2 Ⅱ 部规定的5 所院校首次进行 了大学英语 四、六级 网考 的试 点, 3 2 0 年6 ,全 国范围 内参加 网考试 点的高校 已经 扩大到 10 09 月 8 所 ,虽然全面普及 网考还有待 时日,但是基于计算机 网络 的语
言测试 已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它将逐渐成 为语言测试 的主流 。 目前 ,国内大学英语 四、六级网考 尚处 于试点阶段 ,需
综合一类 。此外,网考 的考试方式发生 了重大变革,网考 的输 入方式、呈现方 式、答题 时间、答题顺序 等方面与纸质考试都
不 尽相 同 。
T E L)【 目前 ,世 界 范 围 内大规 模语 言 水平 考试 包 括 O F 。 T F GR 、I L S OE L、 E E T 等先后实施机考或 网考 ,加速 语言测 r 试计算机 网络化 的趋势 。
进入2 世纪 ,韩宝成 ( 0 0 1 2 0 )、刘润清 (0 2 2 0 )等 学者
【 关键 词 】网考 ;考生视角 ;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
【 中文分类 号 】G4 0 2
【 文献标 识码 】B
【 论文编 号】10- 8 9 2 1 )1— o7 —0 0 9- 0 7(0 1 2 0 7 5
一
引 言
自从计 算机 网络开始 辅助语言教学 ,有学者就预 言了语
现有相关研究多是从教育者或考试 设计 者的视角进行 , 鲜 有文献涉及考生对 网考的体验 。 本研究探讨考生视角下大学英 语 四、 六级 网考 的问题与对策 ,旨在促进 网考新形势下大学英 语教学 的改革与 网考 自身 的完善 ,进而促进 二者之 间的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