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 寓言阅读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
一、课前测验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东海龙王生病了,需要用兔子的胆来配药,就派龟丞相到陆地上去找一只兔子胆来。

龟丞相见了兔子,就说:“兔先生,您好!好久不见,今天我想请您到龙王的宫殿里去旅行,不知您赏脸吗?”
兔子想:“它这话是真是假?能到龙宫里去旅行可是件好事。

”于是,兔子就说:“”
龟丞相让兔子趴在它的背上,游到海里。

离开海岸,龟丞相突然哈哈大笑:“

“为什么呢?”“龙王要把你的胆取出来配药呢!”兔子一想;这下坏了,不过现在就从龟背上逃跑,非淹死不可。

怎么办呢?它灵机一动,有了主意,说道:“”
“为什么呢?”龟丞相大吃一惊
....。

“前几天不是总下雨吗?我的胆发霉了,带在身上实在不舒服,就把它放在草地上晒太阳。

刚才走得急,没有把胆带过来呢!”
龟丞相想:“多亏我向它提起龙王要取胆的事,不然,这只兔子可白找啦。

”于是,它就说:“没胆可不行,现在我把你驮回去,你带上胆,我们再一起去龙宫。


兔子上了岸,哈哈大笑,说:“再见了,龟丞相!”
阅读训练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分)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大吃一惊”的意思是
·(2分)3.短文中有两个“哈哈大笑”,第一次是在笑,它笑是因
为;第二次是在笑,它笑是因为。

(4分)
4.请联系上下文选择龟丞相和兔子的话,将序号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4分)
①你就用自己的胆给龙王治病吧!
②你不早说,我今天急着出门,忘记带胆了!
③兔子,这回去龙宫你是有去无回喽!
④真是太好了,我还没去过龙宫呢!
二、阅读指导
寓言,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即“寓意于言”,在具体的故事里面寄托了一些道理或教训。

一般来说,寓言的内容都是虚构的,篇幅都比较短,但它的语言比较精辟,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往往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这些道理通常是生活中的有益的经验或教训。

寓言类的文章多具有鲜明的讽刺性或教育性,例如《守株待兔》一文,“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在讽刺文中的“耕者”,而是使用借喻的手法,将这种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类文章的主题思想大多为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1.把握寓意中的“故事”。

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事去读,弄清楚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例如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故事的起因是“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经过则是铁罐与陶罐的争论,结果是“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2.领会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领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既要联系到寓言的主旨,又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

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上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
言的含义,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

有些寓言类文章会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要注意认真区分,看本文是否围绕这样的语句阐述了道理或者表达了情感。

例如《池子与河流》一文就告诉我们:河水因为乐于奉献,不知疲倦地劳作,才永久不息地流淌。

我们应该像河流一样,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这样生命才更有意义。

3.品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寓言能深深地吸引读者,除了动人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人生哲理之外,更因为它灵活多样的表达技巧。

多种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虚构、烘托等,都能使文章更具魅力,所以,阅读寓言时还必须注重对语言的赏析和品味,而这些或生动活泼或诙谐幽默或朴实清新的语言常常也能够体现作者的表达意图。

如《鹿角和鹿腿》中,对鹿的语言描写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就是理解文章寓意的突破点。

鹿角美丽但在面对狮子的追逐时差点让鹿丧命,鹿腿虽细却能灵活地蹦来跳去以摆脱狮子的追逐,这样仔细品析语言,也就能体会文章的寓意了。

答题技巧
常考1 理清楚寓言故事中所蕴藏的道理。

技巧1在做寓言故事类的题目时要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寓言故事一般会揭示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道理要与故事有关联性,也就是说围绕该故事来论述,而不能脱离该故事。

要抓住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能表明作者观点和意向的关键语句,通过认真阅读、反复品味,来体会作者在故事中寄寓的深刻人生哲理,捕捉到作者思想的火花。

常考2 在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技巧2 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给人物对话加标点的方法,因此,在寓言故事中往往会涉及这类题目。

在加标点时,往往分为下列三种情况:第一种提示语在引语前,提示语后面一般使用冒号,引语在前后引号之后间;第二种提示语在引语后,引语在前后引号之间,提示语后用句号;第三种提示语在引语中间,则前后引语各位于一组前后引号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三、课堂阅读
(一)针瞧不起线
[河南省许昌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针紧张地缝完一件衣服后,把腰杆儿挺得直直的,显出十分骄傲的样子。

她对线说:“线妹妹啊,你得好好感谢我,如果不是我领着你,你能发挥什么作用呢?”线安静地坐在桌子上,没有回答。

针休息了一会儿,又以极其傲慢的姿态在一件衣服上穿梭。

她认为回头看一下也是多余的,反正线会紧紧地跟着她。

她缝完这件衣服,又骄傲地挺直腰杆儿,正想把自己夸耀一番时,突然看到线站在一旁,裁好了的衣片还是衣片,只不过是在衣片上多了一些她的足迹罢了。

线这时开口了,她说 针大姐 我如果不跟着你 你的劳动不也是白费吗 阅读训练
1.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

A.针瞧不起线是不对的,好朋友不应该闹矛盾
B.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
3.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里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
4.针为什么瞧不起线?
(二)蜗牛的森林
[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试卷]蜗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对于蜗牛来说,这里就像是茂密的森林。

可是有一天,草地上来了一只兔子,蜗牛热情地打招呼:“欢迎你来到蜗牛的森林。

”兔子听了哈哈大笑:“这样的草地也算森林?”于是,兔子就给蜗牛
描述了真正的森林。

蜗牛很吃惊,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他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蜗牛上路了,什么也不用带,他的背壳房子就是他的一切。

当他把身体缩进去的时候,他就在休息;当他把身体伸出来的时候,他就在赶路。

这样过了许多天。

一天,蜗牛看见四个巨大的树根,啊,这样的大树,只有森林里才有啊。

蜗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已经到森林了。

这是一棵多么老的树呀,蜗牛一边爬一边想着。

大一点儿也不知道背上有一只蜗牛,踱着步子慢悠悠地走进森林。

小蜗牛终于看见了真正的森林。

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在地上,也洒在蜗牛的背壳上。

这时候,森林里来了一个巨人,大象很热情地招呼他:“请休息一会儿吧,这里是大象的森林。

”巨人笑着说:“森林?这里的树就和小草一样,才到我的膝盖。

”是啊,大象在巨人面前显得很小很小,森林就在巨人的脚下。

巨人说:“再见,小小的大象,我要到我自己的森林里去了。

”对呀,巨人一定有着巨大的森林。

阅读训练
1.蜗牛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他首先遇到了,当他进入真正的森林时,又遇见了。

(2分)
2.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

(2分)
A.真正的森林在每个人的心里,适合自己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森林
B.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巨人的森林才是真正的森林
3.听了大象和巨人的对话后,大象背上的蜗牛会怎么想呢?想一想,写一写。

(3分)
四、真题在线
手和脑的故事
[福建省三明市三年级期末试题]一天,手正在欣赏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杰作,他对大脑说:“我是万能的。

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怎会有美满的生活?”手扬扬得意,越说越兴奋。

大脑听了很不服气,大声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里有这样的成就?你不过是听从我的命令做事罢了。

”手立即反驳(bó):“你只是凭(píng)空想象,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头苦干!”
他们谁也不理谁,各做各的事。

大脑每天在计划怎样改进技术,怎样设计先进的机器,可他的想法都无法实现。

而手呢,也只是习惯性地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做出来的东西,完全缺乏良好的性能。

至于什么原因,他们总是莫名其妙,弄不清楚。

眼睛看见他们互不相让,又气又急,便对他们说:“你们这样谁也不理谁,终究不是办法,必须互相配合才行。

大脑想出的计划,需要手在生活中实践(ji àn),证明这想法是否正确,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

大脑得到手所提供的经验,也此有了更好的点子;手有了好点子,做出的东西才能更精巧。

大家互相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好。


从那以后……
阅读训练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最适合的语气是().(2分)
A. 骄傲
B.伤心
C.高兴
D.疑问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3分)(1)帮助手和脑和好的是眼睛。

()
(2)大脑比手重要,所以手要听大脑的指挥。

()
(3)互相配合,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 )
3.从那以后,手和脑会怎样相处?顺着故事情节猜想,写一写之后的故事。

(3分)
从那以后,手,脑,他们。

五、课后测验
毛驴、狐狸和狮子
毛驴和狐狸一起外出觅食,被饥肠辘辘的狮子一眼就盯上了。

机灵的狐狸发现狮子正虎视眈眈地等在草丛里,立刻明白大难就要临头了。

他连忙跑到狮子那里,悄悄地哀求狮子放过他,他说,只要狮子饶他一命,他马上就把毛驴抓来献给狮子。

狮子点点头同意了。

狐狸急忙转身去找毛驴,把他骗进了猎人的陷阱。

当他看着毛驴在陷阱中挣扎时,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的计谋得逞了。

谁知,一旁观望的狮子早已等不及了,他马上转头扑向狐狸,几口就把他吞吃了,然后才慢慢地去吃陷阱里的毛驴。

害人者,往往先害了自己。

阅读训练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2分)
(1)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形容十分饥饿。

( )
(2)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

()
2.照样子,写词语。

(3分)
眼睁睁(ABB式)
3.狮子毛驴和狐狸,狐狸发现后
,最后。

(3分)4.请你用“_”画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分)
5.如果你碰到寓言中的狐狸,你想对他说什么?(2分)
【答案】
一、课前测验
1.示例:聪明的兔子
【解析】考查给文章加标题。

2.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在文中指乌龟对兔子所说的没有带胆感到意外。

3.龟丞相兔子上了它的当兔子它巧妙地脱离了险境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龟丞相让兔子趴在背上,游到海里。

离开岸,龟丞相突然哈哈大笑”可知,第一次哈哈大笑是龟丞相在笑,他笑是因为兔子上当了,它的目的要达到了。

第二次笑是兔子在笑,它笑是因为他找借口巧妙地脱离了险境。

4.④③②①
【解析】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分析即可。

三、课堂阅读
(一)
1. :",,?”
【点拨】:本题的提示语在引语前,因此提示语后面一般用冒号,引语在前后引号之间,这句话时先用反问的语气问针大姐说的,所以结尾是问号。

2.B
【点拨】:寓言故事往往通过故事的表面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

如果没有线的配合,针的劳动就白费了。

由此可以看出想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团结协作。

3.傲慢
【点拨】:联系词语的意思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4.因为针觉得是自己领着线缝完了一件件衣服,线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点拨】:联系文章内容可知,针觉得所有功劳都是自己的,认为线没有发挥作用。

(二)
1.大象巨人
【解析】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阅读全文,找到小蜗牛遇到的动物即可。

2.A
【解析】考查了对主旨的理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森林在每个人的心里,适合自己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森林。

故选A。

3.示例:看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森林,我还是回到自己的森林里吧!
【解析】考查思维拓展。

结合内容展开想象,合理即可。

四、真题在线
1.A
[解析]考查对句子情感的把握。

联系前文中的“颀赏”和后句中的“扬扬得意,越说越兴奋”可以知道这句话应该用骄傲的语气来读。

2.(1)√(2)× (3)√
【解析】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2)中文章表达的是手和脑一样重要。

他们需要通力配合。

因此(2)是错误的。

3.示例:每天埋头苦干,把脑的设想做出来根据手提供的经验,想到更好的点子相互配合,团结协用,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解析】考查想象语言表达能力。

开放性试题,回答言之合理即可。

五、课后测验
1.(1)饥肠辘辘(2)虎视眈眈
【解析】考查词语解释,可以运用定义法、举例归类法、近义词替换法等方法进行辨析,掌握词语中的关键词并联系语境进行分析。

2.示例:亮晶晶胖乎乎光秃秃
【解析】考查对ABB式词语的积累。

根据平时的积累进行作答即可。

3.盯上了哀求狮子放过他,并把毛驴引到陷阱
狮子先把狐狸吃了,又去吃陷阱里的毛驴
【解析】考查概括能力。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梳理即可。

4.害人者,往往先害了自己。

【解析】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语言故事的寓意往往在最后一个自然段。

5.示例:遇到危险时,不能太自私只顾自己,害人也会害了自己的。

【解析】考查思维拓展。

结合内容展开想象,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