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14-5 Word版含解析
国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师用书+训练:课后对点集训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14-2Word版含解析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4题。
迈向空间站时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成功交会对接。
迈向空间站时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为载人航天注入了不尽的动力。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载人航天的今天。
”抚今追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攀登作为人类科技高峰的载人航天,必须以雄厚的国力为依托。
”“虽然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但中国正三步并作两步,展开跨越式发展的竞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说。
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到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在茫茫太空留下中国人的第一行足印……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中国航天人就跨越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
如今,大步迈向空间站时代的中国,把目光瞄向了人类拓展太空疆域的又一个新高地。
二“在飞船和空间站做实验,有着巨大的区别。
载人飞船是往返于天地的运输工具,飞行时间短,有效载荷重量小,搭载实验设施是为了顺便做实验,而做实验并不是飞船的责任;空间站规模比较大,在轨运行时间长,主要任务就是做实验。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说。
世界航天界的共识是: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科学研究平台,其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对材料学、生物学、制药等具有特殊意义,其高位置的优势对地球科学、外太空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光恒说,从开始,中国就已经全面策划、研究利用载人空间站进行大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并且在多个领域都进行了顶层的规划和设计。
“中国的空间站,不仅是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会敞开大门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提供平台,为世界科学进步、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展望中国未来的空间站,可开展的将是一片集合了从观测、实验到研究、制造的人类科学活动的新天地。
三太空中的实验室究竟能带来多少好处?空间物理专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说:“太空生命科学实验可以发明和制造出改变人类健康的药物。
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14-1 Word版含解析.do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缸中日月张金刚①缸,或泥或陶,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粗糙,或年轻或老迈,皆如农家一员,静坐屋里屋外,角角落落。
承载着农人的辛勤与汗水,存储着季节的收获与更迭,与数辈几代相伴日月,见证千滋百味的岁月流年。
②不知是何材质煅烧,是何工艺打造,何时陆续进家,缸,就这样融入农家,参与着琐碎的烟火生活。
缸,无言,却如睿智的老者,用或空洞或殷满的肚量激励着农人的干劲,过出火红的日子;缸,无声,却如魔术般神奇,占气候之天时,与时间交挚友,融调料入食物,发酵、腌制出醇厚的美味,积淀成舌尖上的故乡。
③缸,堪称农家的脸面;撩开缸,便可知家况。
新脱粒的小麦、玉米、芝麻、谷类,刚下场再上房,晾晒风干,绽放一片金黄。
满满地盛入簸箕,扬高、倾倒,但闻“刷”的一声延音,粒粒粮食如疾雨般欢快地滑入缸底;接续,慢慢堆积;留在簸箕里的顽皮颗粒,跳跃、滚动,拨动着喜悦的心弦。
④一家人,欢聚忙乱,片刻间,丰收的粮食,盛满了大缸小缸,冒着尖儿;用手抹平、轧实,盖上盖子,便储下了一年的收获、来年的希望。
取粮时,打开缸盖,一股粮食的清香扑面而来,心中荡起自足的涟漪。
串门的乡亲,习惯望望别人家粮缸的大小、多少,或者干脆揭盖观瞧,咂舌夸赞一番,主人家自是喜笑颜开。
⑤母亲攒下的生鸡蛋,洗净、控干;将盐、花椒、大料放入水中,熬煮、晾凉;取小缸清冼、抹净、晾干。
将鸡蛋整齐码入缸内,灌入盐水,没顶,盖盖儿;只待腌过时日,捞出煮食。
腌制越久,味道越美;略带臭味,越品越香。
煮熟的咸鸡蛋,用水拔凉,敲开剥食;或纵切两片,用筷挑食。
蛋清细腻滑润,蛋黄鲜艳流油,或泛青呈黑,滋味悠长,令人回味。
时常受缸内腌鸡蛋的牵引,回到老家,亲近那口缸;母亲总会颤巍巍捞出,煮好,给我带上,那滋味铭心一生。
⑥秋末冬初,大小缸集中亮相。
罢园的黄瓜、豇豆、辣椒、韭菜、番茄,精切细作,佐以配料,分别腌制在缸缸罐罐中,打造出五彩缤纷的精制小咸菜,清新爽脆、风味独特,成为食粥、吃肉、卷饼的绝配。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的连贯(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的连贯一、对点练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网络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
这其实是价值错位、急功近利的表现。
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B.热衷于追名逐利,出现了浮躁情绪,偏离了文学初心C.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D.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篆刻艺术对我国文人绘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诗、书、画、印的结合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与高雅,其不只是篆刻技法的具象表现,更是文人主体思想意趣的抒发与吐露,是文人个性、内心情感的外化。
A.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在篆刻艺术上体现B.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通过篆刻艺术来体现C.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D.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得以体现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品牌价值之大,引无数企业竞折腰。
然而,品牌并不是艺术品,,,,,,也会步入暮年、后继无力,直至死亡。
①它更像是一个极具灵性的生命体②既有胎中的酝酿思考③也有成长的培养与投入④一经雕琢便可经久不衰⑤在经历过征伐市场的壮志高歌后A.①④②③⑤B.④①②③⑤C.①②③⑤④D.④⑤①②③5.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树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它的正身是实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人发生过许多实用的关系。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4 论辩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论辩类文言文阅读(202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14-2 Word版含解析.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总有一朵花为你开放叶延滨都喜欢手上有一朵花,是别人送的。
那一朵小花,也许是佳节的礼物,也许是你们之间的秘密,也许与别人都没有关系,只是你自己在山间小径漫步,信手从路旁的草坡上,摘下的一朵野菊,把它带进了你的房间,也就把山野的气味和色彩留在自己的身边。
不过,自己手上有一朵花的时间好像总是比别人手上有一朵花的时间少,因为“别人”有无数个,这是道数学题?不。
是心理学的题目?也不。
只是生活最真实的内容,只是我们忘记了安放它的位置。
报上有这么一段文字:“姚明对他的朋友说:生活能选择吗?永远像现在这样,我羡慕你清闲,你羡慕我有钱。
”也许不只是姚明和他的朋友有这种互相羡慕或是互相欣赏,遇到另外的情境,手上的花会长出刺,还会是互相妒忌。
我们更多的不是面对姚明,因为爹妈没有给你这么一高大体魄当本钱,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是面对身边的人,同事、同学、邻居以及各种圈子里的熟人。
在这个时候,常常会因对方手上的“那朵花”而心生羡慕,甚至心生妒忌,心生不平之怨:老天爷,怎么好事都落在他的手上!姚明对他朋友所说的话,是老实话,但不是什么真理和高论,因为那只是一枚硬币的一面。
只看到这一面,就自然产生羡慕甚至妒忌之心。
这句话换一个人来看,比方我,我就这么想:有钱的姚明,这下子没办法过我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了,我得感谢老天让我能有如此清闲的一段时光!于是我拒绝让我的钱包去和NBA的钱包打比赛,我愉快地安排这段清闲,读几本好书,写几篇文章,包括这一篇正在写作的短文。
这短文就是从读到姚明的话引出,我觉得姚明可爱的坦白中也有一丝不完全清醒的坦率。
不是手上那只篮球才是命运赐予的鲜花,上帝既然是公正而英明的,那么,他一定也在你我手上放有另一朵鲜花,也许我们眼睛盯着别人的手,而让自己的那一朵枯萎了。
我从这一段话,想到了关于鲜花和命运的故事。
看了许多二战集中营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去知晓善恶,同时也让我思索命运。
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生活中,囚徒被剥夺了一切,而党卫军则占有了一切:阳光、食物、水甚至清新的空气,这真是太不公平了,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公平都集中在这个叫集中营的地方。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20190327149

课时作业 14一、人物形象专练1.[2019·湖北襄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题目: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答:…………………………………答案: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
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题目: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答:…………………………………答案: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贫女秦韬玉①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②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5)辨析并修改病句(含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可以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B.某市一家影院决定,今后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周一至周五每日18时以前的所有电影场次中都可享受票价三折的优惠。
C.中国疾控中心主任认为,我国吸烟率的下降主要在于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有所提高,但由于缺乏更加有力的控烟措施,使吸烟率的下降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
D.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海航集团大力推动"空中通道"建设,它旗下的航空公司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关地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读书人离开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精英资源流失,导致乡村人的“空心化”、文化的“空心化”。
B.在新时代视野下,以怎样的视角切入20世纪史学,以怎样的立场叙述、评论20世纪史学,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对此发表了自己的心得。
C.我国第一个植树节的设立者是中国近代著名林学家、教育家凌道扬先生倡议的,由于他的倡议,后于1915年7月清明节被定为植树节。
D.目前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时机已经成熟,应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体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中央要求各级干部切实改进作风、大力发扬勤俭节约,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实干兴邦。
B.“惊蛰”是指“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蛰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虫的时期,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C.人大代表关于进一步美化和发挥水系工程的功能的提议得到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市政府组织专家讨论并制定具体措施,使该提议有更强的可行性。
D.中国的稀土材料占了全球供应总量的近97%,中国停止向美国出口稀土,这对导弹、激光、雷达、卫星等众多领域是非常重要的。
2020届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5 Word版含解析

一、辨析病句[题组一语序不当]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浙江温州接连出现的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老板,不仅给温州企业家的群体形象“抹了黑”,还欠下一笔还不了的金钱债务。
B.杨幂这个名字对中年人可能是陌生的,可是青年人却是熟悉的。
C.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D.英式早餐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它已经超脱了“早餐”的原意,而是在更广的层面上代表了英国独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其美味吸引了八方来客前来品尝。
解析:A项,可改为“不仅欠下一笔还不了的金钱债务,还给温州企业家的群体形象‘抹了黑’”;B项,应改为“中年人对杨幂这个名字可能是陌生的”;C项,前半句的“记忆力”和“观察力”位置对调,与后半句的“捕捉形象”和“长久地储存”相对应。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夏令营活动对于学生们增强身心健康、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B.上海音乐厅精心打造的“五一”晚会奉献给观众的俨然是一桌名家荟萃、名曲云集的文化大餐。
C.打着“民主”的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也将对亚太地区乃至台湾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解析:B项,语序不当,“俨然是”是“奉献”的状语,应移至“奉献”之前;C项,递进关系语序不当,应为“台湾地区乃至亚太地区”;D项,语序不当,应先“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再“决定着世界的未来”。
答案:A[题组二搭配不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B.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14-4 Word版含解析.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江河徐刚①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大约就是江河流水。
草木枯荣,四时更替。
飞鸟也,走兽也,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需要驻足、稍息,唯独江河东去,不舍昼夜。
假如追随一处流水,沿江而下,你就会知道,人永远不可能走在江河水的前面,但又总有波涛在你身后汹涌。
所有的河流都会汇聚到一处边缘——海与陆的边缘,咸与淡的边缘,清与浊的边缘,又都毫无例外地扩散到四面八方。
边缘其实就是一个集散地。
②人在海边望海兴叹,江河源源涌入,海可以容纳多少水?江能够流出多少水?江河的奇异在于:我们知道它流向海洋,却很难目睹它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
③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想象着、寻觅着江之源、河之源、水之源,其实就是生命对源头的呼唤。
源头何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心结,因而那些探求源头的人,便是把一个民族的伟大猜想付诸行动的人。
在历史的荒原中,探求的脚步已经深入源区,可是仍然说不清源头在哪里。
直到一九七六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江源考察队,爬冰踏雪五十一天,到达了长江源头,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
唐古拉山海拔6 621米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发源地。
④江源是冰川雪野,高耸于世界屋脊之上,圣洁庄严。
那姜根迪如冰川融水的点点滴滴,便是长江的初始流出;或者说当冰川夏日消融坠落成流,一条大江诞生了。
源区是如此宽阔,流出是如此细小!源区是如此荒凉,流动是如此安详!点点滴滴地流出,从小溪流到通天河……⑤金沙江还在青藏高原的通天河段时,水流澄明而清澈,宽阔而平缓,仿佛为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所诱惑,不忍骤然急速离去,倒成了高原上饱经沧桑、深谋远虑的漫步者。
⑥当金沙江进入川藏之间的山原地带时,面对横断山脉的阻隔,震怒于群山的桎梏而在所不惜地下切,寻觅,坠落,流动,并隐身于深切峡谷,自由于束放之间。
⑦从曲麻莱到宜宾,是中国地形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
地形的突变,使一江之水爆发出无法比拟的激情,激活了每一个水分子的想象力,飞跃,奔突,坠落,切割,面对重重叠叠的大山,如斧如锯如齿如刃,把山岩咬碎锯裂,然后嵌进深沉幽暗的峭崖峡谷,闪烁着流动的光。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板块三对点练案14 概括内容主旨

对点练案14概括内容主旨一、(2022·全国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
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
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
比方说——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
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
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
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
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
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
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
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
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
有一个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
2020届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13 Word版含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苏轼说:“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
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
”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
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
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伤口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也会凸现出来。
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免不可。
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项和情感的艺术。
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
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
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艺术的修炼必须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
作为书家,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
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
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者思维方式。
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一味的浮躁铺张,只能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
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
2020届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提素能14-4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故乡草刘翠婵这个时节,草是村庄最新鲜的主人,它惬意地盛开,有点乍乍乎乎。
各种各样的草竞相开放,比花儿还要热烈。
有的草小得只有米粒大,挤挤挨挨偎在一起,一个春天长下来,还是那么小,看着人心生疼。
有的草大大咧咧地长,一个晚上不见,就会蹿出老高。
后院一堵不大的矮墙上,就有十几种草在这里聚会。
村子是离不开草的,人和牲畜都离不开。
如果没有稻草,就长不出稻谷,没有稻谷,一年的希望又在哪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草,牛吃什么羊吃什么猪又吃什么?鸡鸭鹅不怎么吃草,但有草的地方,就有它们肥沃的粮食,各色虫子、蚯蚓随时恭候着它们的到来。
稻草香甜。
稻谷在草叶上扬花、抽穗,凝结一年的希望,从嫩绿到金黄,村人忧心忡忡地牵挂着。
当金黄来临,村庄就丰硕,香喷喷的气息萦绕在村头村尾,像村口溪流哗哗的碎语,止也止不住。
稻草在我心里是一种有温度的草,它恰到好处地温暖了我童年的许多个冬天。
那时夏天收割完,每家每户都会在稻草堆里挑出一些长得好的草秆,晒干后扎成草垫,待到冬天铺在席子下,就是暖了。
盛开的草,漫山遍野站着,站成村庄一季一季的依靠。
很多不知名的草,长在村庄之上,墙头、瓦顶、乱石堆,无处不在且长势良好。
长在屋顶上的草带着一身的侠气,春归时醉享天涯春风,夏日里骄阳烈焰缠身,挺到秋来又要饱尝风霜雨雪,冬临就化作檐角的一撮泥土。
这样的草,孤独地长在高处的瓦上,是藏在村庄深处的魂魄。
死了一拨,瓦就黑上一层,村庄就在它们一次次死去活来中渐渐老去。
一些废弃的墙头上,每年都有不同的草在长。
生在废墟上,便是野草了。
伫立风中,它们的命运并不会随村庄的命运起伏。
除了神,只有野草可以在废墟上歌唱。
有了盛开的草,村子就像有了一件压箱子的衣料,大太阳底下一抖,就会抖出许多难言的气息。
草的一生是一个四季轮回,村人的一生是六七十年或七八十年。
村庄的一生又是多长?我以为,所有的村庄都应该是长生不老的。
可是我看着它渐渐不在了,最初是人声在这里低落下去,接着是牲畜开始稀疏,最后是草爬满了老屋的许多角落。
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对点练14-5 Word版含解析.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青岛的树苏雪林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
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的一座雄关。
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
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道光芒,照射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的光华!青岛所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树多。
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
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
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唯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部分。
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注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
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
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也思而生畏。
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
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波鲁瓦、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我可不大中意,为的是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
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虽置身了无纤尘的水精之域,仍不啻驰逐于软红十丈的通衢,还有何乐趣之足道?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年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
那里有好几座菩提树的林子,树身大皆合抱,而润滑如玉,看在眼里令人极感怡悦。
仰望顶上叶影,一派浓绿,杂以嫩青、浅碧、鹅黄,更抹着一层石绿,色调之富,只有对颜色有敏感力的画家才能辨认。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出高分14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含解析20190327178

答:……………………………………………………….答案:①原因:“请假条”三字位置不对;修改:“请假条”三字要居中假条”为书面语,“经理领导”属口语且不庄重;修改:敬爱的经理③原因:请假要说明“请假事由”;修改:我因XX需请假④原因:请假要说明请假起止时间;修改:需请假天⑤原因:请假条要写明写请假条的时间;修改:XX年XX月XX日(在落款人下面一行)二、名句名篇默写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B.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C.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D.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解析:句首李雷应作主语,所以“谒龙荣”的应是李雷应,所以应在“至官”后断开。
据此可排除A、C两项。
“既”通常表时间,其前应断开。
据此可排除B项。
答案:D【参考译文】皮龙荣,字起霖,是潭州醴陵人。
淳祐四年进士。
有一天,皇帝偶然问起皮龙荣在哪里,贾似道怕他被召用,暗地指使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弹劾他。
李雷应到任,拜见皮龙荣,皮龙荣假托有事不出来;等李雷应走了以后,又斥骂他。
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李雷应,李雷应很生气,于是便上疏列举他的罪状,又称“每每对人说起,有‘我拥立皇上时他还被我抱在膝上呢’这样的话”。
皇帝下诏让他移居到衡州居住,但皮龙荣没到衡州就去世了。
五、图文转换8.下图是某校“文化衫创意大赛”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答案:“文化衫创意大赛”拟于11月2日举行,分准备和活动实施两个环节。
前者分为申请制订方案、设计宣传板、制作报名表、采购相关物品;后者环节有现场比赛、展览评比、作品编辑成册、拍卖作品,并将所得捐给希望工程。
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对点练 14-6 Word版含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母亲莫言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
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
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力,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
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14含解析

基础增分练14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吐.(tǔ)槽社会不公,抱怨怀才不遇,因而踟.(chí)蹰不前,这不过是找一个堂皇的借口而已。
当你拂去往日心灵的积弊与尘垢,用婴儿水晶般的瞳孔打量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使是在严冬季节,周遭仍然暗涌着奇迹抽芽带来的层层新绿。
B.《战狼Ⅱ》凭着宏大的场面、逼真的特效、凌厉的剪辑.(jí)、酣畅淋漓的动作设计,形成了与好莱坞.(wū)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准。
然而,不论如何贴近一些国外经典动作片的外形,《战狼Ⅱ》塑造的依然是中国主旋律的魂。
C.在朱日和,各兵种炫.(xuàn)目登场,新式武器纷至沓来。
看着神情坚毅、仪态从容的子弟兵,看着令世界耳目一新的军容军姿,看着极具威摄力量以歼.(jiān)-20为代表的中国军力,这一幕幕令人刻骨铭心。
D.雄心期决胜,壮志在必克。
我们要多些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乘.(chénɡ)势而上的机遇意识、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汇聚全体国民的磅礴力量,再接再厉,砥砺攻艰,铿.(kēng)锵前行,争取更大的胜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宣纸名噪艺林,关于..其生产技艺,历代的制造者都讳莫如深。
但其所带来的财富和商机却使它自古以来便受到众多觊觎..。
历代都有能工巧匠苦心孤诣钻研宣纸技艺。
根据可考资料国外仿制宣纸的企图也层出不穷....。
【乙】可从结果来看,各地仿制的“宣纸”无论是润墨性,还是拉力、洁度都与真品大相径庭,即便是造纸历史悠久的日本也是如此。
在饱受挫败后,日方也断了仿制的念头,直接向中国购买。
【丙】宣纸的秘密真的如此深藏不露吗?然而,宣纸专家却告诉我们,如今不仅买到宣纸即可化验出成分,大致的工艺流程也是妇孺皆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宣纸已经“无密可守。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B.觊觎C.层出不穷D.妇孺皆知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对点练14-3 Word版含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树是村庄的历史李星涛夏天,你在淮北平原上很难一眼就看见村庄,但要想于广袤的原野中找到村庄,又异常容易。
你只要看见麦海中,哪里有一岭岭高低错落的绿云卧着,那里面肯定就会藏着一座温暖的村庄。
也许是先前淮水常常泛滥侵略村庄的缘故吧,淮北平原上的村庄大都建在土筑的台子上。
台子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自然就成了树的沃土。
平原上,树的种类很多,有槐树,椿树,榆树,枣树……这些树木环立在村庄周围,高高低低,胖胖瘦瘦,全然没有了独立的形象。
树冠儿深深浅浅,交错重叠,于村庄上空撑起朵朵绿云,藏狗吠于深巷,匿鸡鸣于树巅。
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树更忠贞的了。
自植下去的那天起,树们就默默地守候着村子,以自然的方式,渐渐融进村庄的生活。
用叶,用花,用果,用枝条,为父老乡亲们报告着不同的节气。
而乡村的父老,也就会根据树身上发生的变化,及时安排好不同的农活。
树是季节的预报,是有形的谚语,是一个村庄风雨的见证,是一个村庄历史的记录,当然也包括村庄的爱情。
村庄周围,栽什么树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门前只栽槐树、榆树、枣树。
槐乃“怀”的谐音,寄寓着孩子幼时平安生长,始终在亲人的怀里;“榆”暗喻家庭过日子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枣”隐指门庭兴旺,早得贵子。
另外,家的周围也是不栽柳树的,“柳”乃留恋之意,父母怕孩子长大以后,贪恋家园,没有出外闯天下的雄心大志。
别看树木那么高大,可以把村庄抱在怀里。
可在人们眼里,它们也是庄稼。
庄稼需要施肥、灌溉、松土,树木也需要种植、修剪、捉虫,庄稼要拔节、杨花、抽穗,树木也要分枝、开花、结果。
庄稼当中生长期最长的要数小麦,小麦做出的饭食自然就会备受人们的青睐;树木当中长得慢的要数槐树、枣树,它们的木质也是同类当中的精品。
家里的八仙桌往往是枣树的边框,槐树的桌堂,桐油一刷,亮光闪闪,叩之铿锵,有金属之韵。
家里来了贵客,八仙桌子一抹一摆,多大的脸面!树木和庄稼,虽然一个属于草本,一个属于木本,但它们都属于村庄,都是乡亲们放在汗水里养着的庄稼,只是树木收获的时间比庄稼长些罢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精练:(14)图文转换·徽标 Word版含解析

图文转换·徽标1、2020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山西举行。
如图是该运动会徽标,主体图形采用蓝、黄、黑、绿、红的色彩。
请写出该徽标主体图形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30个字。
2、下面是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徽标,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除文字外)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30个字。
3、下面是2019年将在武汉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徽“和平友谊纽带”,请写出会徽主体部分的构图要素,并阐释其寓意,不超过100个字。
4、下图是温州市首届民营企业文化节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文字及拼音除外),并说明图形构成特点及效果。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5、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下面是“中非合作论坛”的会徽,请写出该图标除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下面是某地全民阅读活动的标志,请写出除汉字以外的主要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7、下面是2018年10月底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整体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个字。
8、下面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LOGO,代表该公司的品牌,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LOGO内容及寓意。
(不超过120字)9、下面是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会徽“潮涌”标志,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10、下图是中国航展的图标,请写出除文字、字母之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5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含解析)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1.(2019·四川绵阳诊断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
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 )。
A.上下纵横近万公里,甚至还存在成百上千公里的极光带B.极光带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C.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D.极光带成百上千公里上下纵横,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C[括号前面陈述的主语是“极光”,而B、D两项的主语是“ 极光带”,所以排除这两项;A项的语序不正确,应该是先说“成百上千公里”,再说“近万公里”。
] 2.(2019·广西桂林月考改编)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汉代的陶塑在艺术风格上没有直接继承秦代的具象写实特征,汉兵马俑较之秦兵马俑,给观者更多的印象是小巧简约,________。
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汉代生产技术落后的体现,而是“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自然审美观的体现。
A.虽然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但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B.虽然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但反而有了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C.只有没有了自然朴拙的亲切,才会有一种精雕细刻的精致D.即使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也会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B[根据横线前的“简约”和横线后的“朴素”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该强调“自然朴拙”。
转折关系强调的是后面的内容,据此可以排除A项。
“只有……才会有……”逻辑关系不当,据此可以排除C项。
“即使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是表示假设的让步,而汉代陶塑“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是一种事实,而不是假设,据此可以排除D项。
] 3.(2019·河南安阳月考改编)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复杂的社会现实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通过学习践行国学经典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呼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青岛的树
苏雪林
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
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的一座雄关。
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
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道光芒,照射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的光华!
青岛所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树多。
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
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
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唯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部分。
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注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
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
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也思而生畏。
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
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波鲁瓦、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我可不大中意,为的是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
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虽置身了无纤尘的水精之域,仍不啻驰逐于软红十丈的通衢,还有何乐趣之足道?
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年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
那里有好几座菩提树的林子,树身大皆合抱,而润滑如玉,看在眼里令人极感怡悦。
仰望顶上叶影,一派浓绿,杂
以嫩青、浅碧、鹅黄,更抹着一层石绿,色调之富,只有对颜色有敏感力的画家才能辨认。
怪不得法国有些画家写生野外之际,每一类油彩要带上五六种,譬如蓝色,自深蓝、靛蓝、宝蓝、澄蓝、直到浅蓝,像绣线坊肆的货样按层次排列下来。
这样才可用一支画笔摄取湖光的滉漾、树影的参差和捕捉朝晖夕阳、风晨月夕光线的变幻。
大自然的“美”是无尽藏的,我们想替它写照也该准备充分的色彩才行。
散步倦了,不妨就着那软绵绵的草地坐下来,将身倚靠树上。
白色细碎的花朵,挟着清香,簌簌自枝间坠下,落在你的头发上、衣襟上。
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
教你体味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庄严,于是你的思绪更似一缕炊烟,袅然上升寥廓而游于无垠之境。
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的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说有几株树,也是枯黄凋萎,索无生意,所以我曾在《鸽儿通信》里大发“故国乔木”之叹声。
记得我初到青岛时,曾对我们的居停主人周先生说:“青岛,果然不愧这一个‘青’字,从前国人之所以名之为青,想必是为了这里树多的缘故。
”
“您错了。
”周先生笑着说,“这地方如真算个岛,则从前当呼之为‘赤岛’——青岛之东,有一个真正的小岛,其名为赤——而不能名之为青。
因为它在德国人割据以前,原也是个不毛之地。
从前的青岛,都是乱石荒山,不宜种树。
德国人用了无数吨炸药、无数人工,轰去了乱石,从别处运来数百万吨的泥土,又研究出与本地气候最相宜的洋槐,种下数十万株。
土壤变化以后,别的树木也宜于生长,青岛才真的变成青岛了。
”
别人从不能种树的石山上,蛮种出树来,我们有无限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这是哪里说起的话!
(选自《苏雪林散文选集》,有删改) 1.文章题为“青岛的树”,本应着力写青岛的树,但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树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
文章着力刻画的主要形象是“青岛的树”,作者描写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树林,既是为了烘托主要形象,也是表情达意的需要。
答案:表达自己对静谧的茂密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初回国时对所见荒废景象的失望之感,烘托(衬托)青岛的树,突出见到青岛的树时的惊喜。
2.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1)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达艺术的品味能力。
答题时要从画线句子本身的特点入手,概括出主要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第(1)句“眼睛”“鼻子”“肌肤”构成排比,突出了树的繁密。
第(2)句描写仲夏的风,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感受。
答案:(1)运用排比句,由视觉写到嗅觉,再到感受,突出了青岛的树茂密繁盛以及它所带给作者的那种感受与惊喜。
(2)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菩提树林的幽雅,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3.青岛的树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予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检索文章对形象的描写,比如“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一片汪洋的绿海”写出了树的茂盛;“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交代青岛的树多为人工栽培,并且能滋润心灵。
答案:茂盛、苍翠(多、密密层层、漫天盖地),多人工栽培,让心灵与自然契合(能滋润心灵)。
4.文章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复杂的,请结合全文予以探究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概括和探究的能力。
答题时先要吃透文意,然后联系现实以及自己的阅读体验,加以探究。
作者对“青岛的树”是非常喜爱的,但这些树又是当
年的侵略者栽植的,由此概括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答案:在历史与现实的纠结中,作者内心情感矛盾而复杂:痛恨德国人的入侵,却又偏偏喜爱入侵者所植的树木。
情感复杂。
入侵者炸山植树,我们有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
痛惜而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