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利多卡因局封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利多卡因局封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减轻疼痛的效果。

方法将120 例拟行妇产科手术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J 组)和对照组(D 组)两组,每组60 例。

局部麻醉组采用2%利多卡因0.1ml 局部注射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直接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患者穿刺
疼痛情况进行VAS 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的情况变化。

结果局部麻醉
组患者无痛32例,轻度疼痛26 例,中度疼痛2 例,重度疼痛0 例;对照组患者
无痛0 例,轻度疼痛1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15 例。

J 组VAS 评分明显
低于D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利多卡因局封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利多卡因;麻醉,局部;穿刺术;疼痛;静脉留置针【中图分类号】R5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087-01 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能够保持高效率的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
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等优点,已被手术室常规用于输液治疗,但是静
脉留置针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疼痛,还可造成其心理与精神上的紧张,甚至影响手
术前生命体征的变化。

减轻病人静脉穿刺时所产生的疼痛及相关护理是对病人进
行人性化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我院护理组和麻醉科共同合作,选择自2013年
10月-2013年12月拟行妇产科手术的60例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实施2%利
多卡因局部麻醉,并与60例直接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术前拟实施20G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5.5±16.5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0例,高中36例,
初中35例,小学19例。

入选标准: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疼痛感觉正常,无精神疾病、耳聋及危重症患者。

将120例患者以手术单双日随机分为局部麻醉
组(J组)和对照组(D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上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两组患者入室后均行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穿刺部位均选择手腕
部静脉,穿刺针型号为20G套管针。

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常规消毒穿刺点后直接
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麻醉组消毒穿刺点后,先用1 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
因0.1 ml,进行穿刺点局部注射再行静脉留置针穿刺。

3.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均在穿刺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疼痛值
评分,具体做法是:在卡片上划一条10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lO,表示剧痛而不能忍受,中间部分按分值大小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疼痛越剧烈,对应的分值越大,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疼痛的位置,并记录读数,0—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一10为重度疼痛。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
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疼痛比较:J组局部麻醉后行静脉留置针
穿刺疼痛感降低。

见表l。

表l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疼痛比较(例)
组别例数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对照组 60 0 10 35 15
局部麻醉组 60 32 26 2 0
2.J组视觉模拟评分(VAS)1.05±0.05,D组视觉模拟评分(VAS)4.05±0.07。

J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体验,世界疼痛研究会已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
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1]。

皮肤表面的神经末梢密集,对疼痛反应敏感,当
伤害性刺激作用皮肤时,可引起组织释放致痛物质,使其作用于神经末梢产生痛觉。

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对于机体是巨大的心理及生理应激源,它常常伴有心理
或精神改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并可造成循环波动,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甚至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病增加[2]。

手术中为了保证患
者生命体征平稳,需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及时补充液体扩充血容量、病情危重
时能快速进行输血、抢救。

手术室通常选择20G或更粗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作为开
放静脉通道的工具。

由于患者在文化程度、教育方式、逻辑思维、痛阈耐受强度
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对疼痛的感受、认知及承受痛觉时的心理变化也有
很大差异。

目前有临床使用恩纳乳膏来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因为其使用时必须局部
涂抹覆盖固定,时间不少于90 min,效果产生慢、诱导期长、使用不便,故在临
床使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3]。

利多卡因是最早用于临床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注射后组织分布快而广,起
效快,穿透能力强,维持时间长,变态反应发生率低,毒性弱,通过阻滞神经冲
动产生和传导所需的离子流而稳定细胞膜,从而起到减轻或缓解局部疼痛的作用[4]。

本方法显示,局部麻醉组行2%利多卡因O.1ml局部注射麻醉后32例再进
行留置针穿刺时无痛,26例有轻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增加了穿刺成功率。


部麻醉组患者在注射局部麻醉药时选择了型号最细的针头,使患者穿刺时疼痛降
至最低。

国外对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应用局部麻醉注射已常规开展。

特别
是针对粗大型号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更是追求人性
化服务的现代医学新境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希望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5]。

局部麻醉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是为患者减轻痛苦的具体措施,它经济、实用、不受环境限制、不增加患者的费用,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求,对患者实行了
人性化的护理,减少护患纠纷,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1]何静婷,汪艳珍,李秀英.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血液透析病人
通道建立中的镇痛效果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26):2382-2383.[2]尹小林.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3.[3]孙惠华,汪小芳。

唐红华,等.恩纳乳膏用于静脉穿刺镇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1):29—30.[4]荣妹,夏培南.碳酸利多
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镇痛效果的观察[J].现代护理,2005,1l(14):1112 一lll3.[5]赵文慧,张淑艳.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全科护理,2009,6(7):1463-14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