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拓展训练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拓展训练8
一、病句:
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二、一般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语中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

”——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

”——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

”——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6、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

”——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7、词序颠倒。

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

”——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

”——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8、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9、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病句修改练兵场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3、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5、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6、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7、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28、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29、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1、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2、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3、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4、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5、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6、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7、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38、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39、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40、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1、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42、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43、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44、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45、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46、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47、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48、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补充古诗:
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附病句修改答案: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摆满”改为“坐满”。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语义重复。

“生满”改为“开满”;去掉“白的、红的、黄的等”。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练习”改为“锻炼”。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心里”改为“脸上”。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猛烈”改为“踊跃”。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改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明确”改为“端正”。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病句类型:归类不当。

去掉“《小学生学习报》”。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富强”改为“富裕”。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改为:我觉得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学习态度”前添加“端正”。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

去掉“必须”。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态度”改为“要求”。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改为: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增加了,质量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心情”改为“表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陆续”改为“连续”。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情景”改为“风景”。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

去掉“基本上”。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

去掉“刚刚”。

2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

去掉“大概要”。

2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必须”后面增加“养成”。

23、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河水”和“云朵”互换位置。

2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香山的秋天”改为“秋天的香山”。

25、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三千年前”和“新出土的”互换位置
26、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年”改为“学期”。

27、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

去掉“从前”或“往事”改为“事情”。

28、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足球”前添加“踢”。

29、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希望”改为“盼望”。

3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开展”改为“发展”。

31、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方法”改为“习惯”。

32、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发挥”改为“发扬”。

33、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改为“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整理得整整齐齐”。

34、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

去掉“和文具”。

35、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

去掉“所有的”或“一切”。

36、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

去掉“首先”或“第一个”。

37、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讲卫生”后面添加“的好习惯”
38、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经常”放置在“请”的前面。

39、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建设”前添加“完成”。

40、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盲姑娘看见有人”改为“有人看见盲姑娘”。

41、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去掉“的人”。

42、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动作”改为“行为”。

43、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总是”改为“还是”。

44、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一张张笑脸”改为“观众都”。

45、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克服”改为“改正”。

46、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去掉“称号”。

47、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一件红衣裳”前添加“穿着”。

48、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人”改为“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