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生物入侵者》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5
h
16
h
11
凶残的松树杀手
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 了 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一 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松 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入侵生物。 此后,警报一个接着一个,到2001年,江 苏、安徽、广东等10个省市都发现了这种 凶残的松树杀手。据统计,由于它的入侵,
• 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 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 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 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 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其实,“生物入 侵”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 的警钟再次在我们耳畔敲响。
我国每年都有600多万株松树受害致死,南 方的5亿亩松林受到了严重威胁。每年由此 传播松材线虫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25亿元,间接 的松墨天牛 损失则达到了250亿元。
h
12
食人鲳 在中国
2002年左右,食人鲳被 带到了中国,而且有一个冠 冕堂皇的身份:观赏鱼类。
食人鲳,又名食人鱼。 原产南美,以凶猛闻名,不 能与其他鱼共养。在亚马孙 河流域,人们过河时,常常 要先向河里投掷牛肉等把食 人鲳诱开。在巴西的一个州 里,每年约有1200头牛被它 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 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 到食人鲳的攻击。
4.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无节制繁衍的条件有哪些? 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 不受天敌伤害等
h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叫“生 物入侵者”
介绍“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 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 用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 的两种不同态度
世界各国都在采 取相应的措施
“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 径和增多的原因
h
5
合作探究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 了什么说明顺序?说说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 序的好处。
h
13
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主要外来杂草 107种,外来害虫32种,外来病原菌23 种……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公布:
• 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 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 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 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 蜗牛、福寿螺、牛蛙……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大 家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 献我们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h
1
h
2
失衡 shī héng 藩篱 fān lí
栖息 qī
●
归咎 jiù 归罪
●
在劫难逃:某种灾难不可避免。劫,大灾难。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啸聚山林:旧时候指盗贼盘踞山林。形容互
相呼叫,拉帮结伙。
束手无策:像手被捆着一样,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物竞天择:生物互相竞争,能适自然者被选择存
无动于衷:一点也不动心,不为感情 留下来。
所动。衷,内h 心。
3
1.课文中主要提到了哪些生物入侵者? 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等。
2.作者是如何形象地称呼这些入侵者的? 移民 偷渡者
3. 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归咎于什么? 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逻辑顺序,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本文主要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 方等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h
6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表达效果:
• 列数字,是一种用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 数字化的事实也能引发读者的想像。
• 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 力,浅显易懂。
h
10
“植物杀手”薇甘菊
薇甘菊又名小花假泽兰 。 如果听任它生长,几年间就 能让整座山的植被全部萎缩 甚至死去,所以它有“植物杀 手”的“美誉”。 20多年前, 它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 近几年来,在珠三角一带大 肆蔓延。目前,仅深圳市受 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 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
害森林已奄奄一息。
h
14
课文小结
•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 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 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 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要培养起 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 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 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 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
h
7
我知道了
• 以“读了本文,我知道了 结学习心得。
”为句式,总
(要求: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入手。)
h
8
关于“生物入侵”设计 好你的采访问题。
如何应对记 者的提问?
h
9
拓展延伸
• 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 现象吗?
(组内交流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 后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