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物理一轮基础复习:动能定理基础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定理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1·河北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
固定斜面上放置一个小物体,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恒定
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在小物体速度由v变为2v和由2v变为3v的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功之比为1∶1
B.拉力做功之比为1∶3
C.合力做功之比为1∶1
D.合力做功之比为3∶5
2.(2020·四川模拟)如图所示,从高为h的斜面体ABC
的顶点A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落在
底端B点,已知接触B点前的瞬间小球的动能为E k,
取BC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
A.2(E k-mgh)
m
B.
E k-mgh
2m
C.2(E k+mgh)
m
D.
E k+mgh
2m
3.(2020·山东模拟)水平放置的光滑圆环,半径为
R,AB是其直径.一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环上并静
止于A点,沿AB方向水平向右的风力大小恒为F=mg,小球受到轻扰而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小球对环的最大压力为5mg
B.运动中小球对环的最大压力为26mg
C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gR
D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2+1)mgR 4.(2020·安徽模拟)(多选)如图所示,一颗卫星发射后先在近地轨道1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速度大小为v 1,运动到P 点变轨进入椭圆转移轨道2,运动到椭圆轨
道的远地点Q 再变轨进入圆轨道3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在椭圆轨道上Q 点的速度大小为v 2,卫星的质量为m ,轨道1的半径为R.椭圆轨道的长轴长为4R ,则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做的功W 1、从轨道2变轨到轨道3做的功W 2分别为( ) A .W 1=1
2
m(6v 22-v 12)
B .W 1=1
2m(9v 22-v 12)
C .W 2=12m ⎝ ⎛⎭
⎪⎫13v 12-v 22
D .W 2=1
2
m(v 12-v 22)
5.(2020·四川三模)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四分之一圆轨道的圆心O 处,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同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若小球的初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则小球落在圆轨道上的动能将(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6.(2020·吉林二模)冬季奥运会中有自由式滑雪U 形池比赛项目,其赛道横截面如图所示,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赛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运动员(按质点处理)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赛道.运动员滑到赛道最低点N 时,对赛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运动员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赛道摩擦力所做的功(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 .W =3
4
mgR ,运动员没能到达Q 点
B .W =1
4mgR ,运动员能到达Q 点并做斜抛运动
C .W =1
2
mgR ,运动员恰好能到达Q 点
D .W =1
2mgR ,运动员能到达Q 点并继续竖直上升一段距离
7.质量为2 kg 的物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动能E k 与其发生位移x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1 m 时速度大小为2 m/s
B .x =3 m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
C .在前4 m 位移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9 J
D .在前4 m 位移过程中物块所经历的时间为2.8 s
8.(2021·靖远模拟)(多选)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由相同材料组成,质量为m 的小滑块由斜面上A 点静止开始释放,它运动到水平面上C 点时的速度为v 1,最后停在D 点.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仍让小滑块由A 点静止开始释放,它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为v 2,忽略在B 点因碰撞而损失的能量,水平面足够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v 1=v 2
B .v 1<v 2
C .最后仍停在
D 点
D .最后停在D 点右侧
9.(2020·浙江模拟)(多选)如图甲所示,长为l 、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向下滑动,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下滑距离x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μ0>tanα
B .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 .小物块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
2μ0mglcos
α
D .小物块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glsinα-2μ0glcos α 10.(2020·山东模拟)(多选)有一装置如图甲所示,连接两小球的四根轻绳AB 、BC 、CD 、DA 等长,上端A 点固定在杆上,下端连接套在光滑杆上的环.已知每根轻绳的长度均为a ,球和环的质量均为m ,环和上端A 点用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轻质弹簧连接,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长为42a 3(图甲).现使整个装置转动起来,ABCD 成为一个正方
形(图乙),此时测得弹簧的形变量和装置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2mg
a
B.从静止到图乙状态弹簧对圆环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图乙时刻装置转动的角速度为2g a
D.从静止到图乙状态,外力做的总功为52+12
6
mga
二、非选择题
11.(2020·天津二模)滑板运动惊险刺激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一个滑板运动员在一个平台上的A点,以v0=16 m/s的速度冲向一个圆形轨道,在圆轨道的B点沿切线滑入轨道,CD是圆的一条直径,D 为最高点,C为最低点,OB与OC的夹角为37°,圆轨道半径R=5 m,人与滑板车的总质量为m=60 kg,滑到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他们的重力,重力加速度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人与滑板车滑到轨道最高点D时的速度;
(2)圆轨道对滑板车摩擦力做的功.
12.(2021·泰州模拟)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
定木板的倾角为37°,劲度系数为k =36 N/m 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 点,图中AP 间距等于弹簧的自然长度.现将质量m =1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B 点后释放.已知木板PA 段光滑,AQ 段粗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3
8,物块在B 点释放后向上运动,第一次到达
A 点时速度大小为v 0=3 3 m/s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求物块第一次向下运动到A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
(2)请说出物块最终的运动状态,并求出物块在A 点上方运动的总路程.
13.(2020·浙江二模)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玩具轨道模型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 的玩具汽车(可以视为质点)放在O 点,用弹簧装置将其弹出(每次弹出弹簧压缩量均相同),使其沿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OMA 和ANB 运动,BC 段是一长为L 1=10.0 m 的粗糙水平面,CD 是倾角为θ=37°的粗糙斜面,长度L 2=6.0 m ,DE 段是一长为L 3=1.0 m 的粗糙水平面.圆弧OMA 和ANB 的半径分别为r =1.0 m ,R =4.0 m .玩具小车与BC 、CD 、DE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C 点和D 点均用光滑小圆弧衔接,小车经过D 点时不脱离轨道:(sin37°=0.6,cos37°=0.8,g 取10 m/s 2)
(1)若玩具汽车的质量m =1 kg ,要使玩具汽车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压缩弹簧弹性势能E p 为多少?
(2)在满足第(1)问的情况下,玩具汽车最后停下的位置离C 点多远? (3)若改变玩具汽车质量,小车能不脱离圆轨道并停在DE 段(不包括
D点),问玩具汽车的质量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 D
2. A
3. B
4. BC
5. D
6. D
7. D
8. BC
9. BC
10. ABD
11. (1)10 m/s
(2)-3 600 J
12. (1)3 m/s
(2)在A点下方做往复运动,最高点为A 4.5 m 13. (1)40 J
(2)2 m
(3)8
11
kg≤m<0.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