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郭峪完小霍伟芳
在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上,有机会聆听王小英教授“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的报告。

对于人的智能及其智能的培养有了一些认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智力是在多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他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情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

多元智能理论则指出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

言语——语言智能。

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逻辑——数、理智能。

主要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体的人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敏感,擅长推理。

音乐——节奏智能。

主要指感受、辨别、欣赏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体对音高、音色、旋律和旋律的敏感。

视觉——空间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视觉空间能力强的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敏感并能用模型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

身体——动觉智能指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

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等人都是这方面智力较强的人,他们表现为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善于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自知——自省智能。

指认识、洞察、反省自我的能力。

这种类型的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自律和自制力。

交往——交流智能,也称人际智能,主要指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察觉、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映的智力。

自然智能。

指个体进行的辨别环境的特征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这八种智力同等重要,他说:“我给予同等注意力,正是语言和数学逻辑以外的智能。


通过上述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变化性,重视智力的实践性,还关注智力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这些理论是与我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目标和理念相一致的。

也促使我对“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教育观”产生了再认识。

一、转变“学生观”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能都统一于“五好学生”这一标准上来。

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哪怕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不要一棒子打死。

他可能在数学、语文方面差些,但在其他方面不一定差,这样的学生也有发展的潜能。

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老师看学生的角度变了,不再讨厌那些上课接话茬的学生,这是其言语智能较强的表现,课堂工作的小动作的学生也许有着尚待开发的肢体——运动智能。

这样一看,发现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

二、转变“教学观”
大家都知道,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就是因材施教。

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我们认为,仅仅根据学生已经表现出的特征来进行教学只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体现,这时教师是比较被动的,教学只能跟随着学生
的发展走。

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还应该体现在“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上。

只有关注每个人的智能结构,因人而宜,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

三、转变“评价观”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不再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是看学生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转变“教育观”
老师备课、上课不仅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差异,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应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多种智能。

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反思环节,有利于学生内省能力的发展。

比如:书面培养和口头语言、绘画、音乐和表演等,这一切使课堂教学富有多样化色彩。

课堂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显现。

总之,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的诸多启发,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它有助于转变教育观,有助于转变学生观,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教学观、评价观。

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做学生安全工作的实践和体会
郭峪完小霍伟芳
我是郭峪完小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本班共有三十人。

一学期结束了,我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抓安全工作做如下总结:
我对本班的安全高度重视,平时教学活动中挤出时间给学生灌输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我不但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而且在课余时间我也注意去观察他们的动静,只要发现了某个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就及时进行教育。

一、开学第一周,会同各科教师一起制定了本学期的安全工作计划。

二、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上学、放学不准在学校和路途中逗留、玩耍,不允许不经家长允许跟同学去了,让家长随时了解其子女的去向。

三、在校内外,不允许学生做危险的游戏。

如;互相追打、奔跑等。

四、教育学生不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不卫生的水和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五、教育学生不践踏学校的草坪,不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

六、教育学生不爬墙,不爬树,不爬学校的篮球架。

七、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玩爆竹。

八、教育学生不带危险的物品到学校(如:木棒、小刀、匕首、气枪等利器进入校园。

)不在井唇、变压台旁、高压电线下等危险的地方玩耍。

九、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体育课,都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不得随意离开集体自己活动或不听指挥,遇到他人生病、遇险等,要及时报告
老师。

并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求救电话。

十、夏季、只有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陪同下方可到游泳池游泳。

千万不能私自到水沟、水塘、鱼塘、游泳池里戏水、游泳。

一个学期结束了,在同学们和我们老师的努力下,全班30人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但是,安全工作是班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做到天天讲、时时讲,警钟长鸣才能杜绝一切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这项工作还需要下期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