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机构之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出版机构之最
1、中国出版门类最齐全、获国家级奖项最多、占据中国市场份额最大、海外连锁经营网点最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韬奋奖最多的出版发行机构——中国出版集团
中国出版集团成立于2002年4月9日,作为我国的国家级大型出版发行机构,中国出版集团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接受中央宣传部的领导、新闻出版总署的行业管理和财政部对其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中国出版集团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为母公司,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东方出版中心、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等十二家子公司,以及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现代教育出版社、中国图书商报社、中新联公司、中版联公司、中版通公司、中版信公司等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关联公司组成。
中国出版集团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是集各种介质出版物的出版和销售、连锁经营、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印刷复制、信息技术服务、科技开发、金融融资于一体的,经营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每年出版图书6500多种,出版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500种;期刊44种,报纸3种;每年从事书刊版权贸易2000多种;每年进出口各类出版物20多万种。
2、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作为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由原美北长老会美华书馆(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工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得到长老会美籍牧师费启鸿的帮助,于1897年2月11日[1]始创于上海,秉承“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宗旨,为中国现代出版业巨擘,在上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对中国现代的文化与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初期因以出版商业簿记为主,故得名商务。
商务印书馆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聘为编译所所长,、、先后加
入。
1903改为中日合办。
1907年在上海闸北宝山路建成印刷总厂和编译所新址。
1909年将编译所收藏古籍善本和参考书籍的图书馆定名为涵芬楼,后改名为东方图书馆。
1914年初清退日股,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总务处、编译所、印刷总厂和东方图书馆等被日军焚毁,并于当年得到部分恢复。
抗战爆发后,总管理处迁到长沙,后移至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
商务印书馆全盛时期,在国内85处设立分馆。
在、、、等地也有营业据点,在中国出版史乃至文化史上创造了诸多第一,择要列之如下:
* 出版第一部语法学学术专着——《马氏文通》(1898);
* 出版第一部中英文对照排版印刷的英语教科书——《华英初阶》(1898);
* 出版大陆第一部英汉字典——《商务书馆华英字典》(1899);
* 第一个使用纸型印书(1900);
* 第一个系统地介绍西方学术论着(1902);
* 第一个使用着作权印花(1903);
* 第一个作为文化企业引进外资(1903);
* 第一个作为民间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师(1903);
* 第一个系统地编印出版《最新教科书》等近现代中小学教科书(1904);
* 第一个创办《东方杂志》等一系列现代意义的杂志(1904);
* 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1907);
* 出版第一部由中国学者自己编纂的双语辞典《英华大辞典》(1908);
* 第一个采用电镀铜版印刷(1912);
* 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1913);
* 第一个采用胶版彩色印刷(1915);
* 出版我国第一部以语词为主、兼及百科的大型现代语文辞书《辞源》(1915);
* 出版我国第一部专科辞典《植物学大辞典》(1917);
* 成立我国第一个中资电影机构——活动影戏部(1918);
* 生产制造我国第一部汉字打字机(1919);
* 制作我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震东华文打字机》(1919)。
3、中国历史悠久、古籍类图书出版最多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
1912年1月1日陆费逵在上海创立中华书局,书局初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
1913年设编辑所,陆续编辑出版《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童子界》等杂志和大型汉语工具书《中华大字典》。
1915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自办印刷所,增设发行所。
1932年扩充印刷所,1933年在九龙新建印刷分厂,1935年在上海澳门路建成印刷总厂。
1937年后,中华书局开始在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开设四十余个分局。
中华书局在开业之初出版发行的杂志,号称“八大杂志”,有《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大中华》《中华妇女界》以及《中华学生界》。
从创立至1949年的三十七年间,中华书局先后编印出版了《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辞海》《饮冰室合集》等重要书籍,卢梭《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物种原始》等重要译着,以及几十种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公司迁至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1958年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历经20年时间,组织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
相继编辑出版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词》《古本小说丛刊》《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册府元龟》《清实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大藏经》等一大批古代文史哲经典文献。
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着译丛”、“中华史学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道教典籍选刊”、“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古逸丛书三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古典名着译注丛书”等。
中华书局还出版了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陈垣、王力、钱钟书等着名学者的学术着作;编辑出版了《文史》、《文学遗产》、《书品》等学术集刊、文史类期刊。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方面,中华书局先后出版了《左传译文》、《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白话《资治通鉴》、白话
《续资治通鉴》、《通鉴故事百篇》、《新编千家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简体横排增订本《全唐诗》、《全宋词》,以及1981年创刊的《文史知识》、1998年复刊《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版)等。
4、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书画经营机构——荣宝斋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现址位于外西街。
荣宝斋是一家老字号文具和字画店,荣宝斋的特色木板水印,于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发行机构——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是中国的全国连锁书店,在1937年4月24日成立于延安清凉山,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共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各省会则有购书中心或书城等名义经营;在香港以“新华书城”名义在湾仔经营,在澳门则以“珠新图书公司”名义经营。
现今分店招牌的题字为毛泽东在1948年12月于河北所题,现今的总店与发行所位於北京市西城区。
6、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文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
目前设有当代文学第一编辑室、当代文学第二编辑室、现代文学编辑室、古典文学编辑室、外国文学第一编辑室、外国文学第二编辑室、文化读物编辑室、教材出版中心、少儿读物编辑室等9个图书编辑室以及《当代》、《新文学史料》、《中华文学选刊》、《中华散文》和《文学故事报》等5个文学报刊编辑部。
人民文学出版社至今为止出版了13000多种图书,包括3000多种翻译的文学作品。
除当今文学作品外该出版社也从事出版经典着作,包括中外着名作家的文集和全集图书。
它还出版五种文学报刊:《》、《》、《》、《》和《》。
7、新中国成立最早的美术出版机构——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专业出版社1951 年9月成立于北京。
主要出版中国各类优秀美术作品和论着,整理出版民族艺术遗产,也出版介绍外国有研究和借鉴价值的美术作品和有关论着。
出书品种包括:各种类型的美术和摄影画册、论着,美术教材和技法书,连环画、年画、宣传画、单幅画片、美术期刊、丛刊等。
主要有大型
画册《革命历史画选》、《徐悲鸿画集》、《齐白石作品集》、《中国历代名画集》、《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故宫博物院藏画集》、《印尼总统苏加诺藏画集》、《外国美术选集》,连环画《鸡毛信》、《白求恩在中国》、《水浒传》、《岳飞传》,年画、宣传画《开国大典》、《当代英雄》、《我愿做个和平鸽》,以及珂版印制的手卷《清明上河图》、《五牛图》等。
8、新中国成立最早的音乐出版机构——人民音乐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10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最早成立并拥有广泛影响及较大规模的出版音乐书谱、音乐期刊、的音乐专业出版社。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于1996年成立了副牌社——华乐出版社;自2000年起,以“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为前缀,出版电子音像制品。
9、中国唯一的百科类工具书出版机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位于北京,1978年11月18日由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以出版百科全书和其他辞书、工具书为主,同时出版学术着作和普及读物。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以来,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12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20卷)、《中国百科大辞典》(10卷)、多种地方百科全书、专业百科全书等。
10、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
公司始建于1973年,原称“联合国资料小组”,代表国家专门从事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工作;经国务院批准,1976年更名为“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处”,1979年改称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
11、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术文化类图书出版机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位于北京的一家书店兼出版社。
其前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在1948年合并成立的三联书店,1951年同人民出版社合并,直到1986年1月恢复独立建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香港三联书店以及上海三联书店,现在为三家
独立实体,互不隶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要出版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发行有《读书》、《三联生活周刊》、《竞争力》、《爱乐》等杂志。
12、中国最大的出版物进出口机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之一。
现在是集报刊、图书、文献资料、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信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以及出版、印刷、物流快递、信息技术、展览和广告等为一体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13、中国最早组织海峡两岸四地出版交流活动的机构——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
中国对外总成立于1980年10月22日。
主要经营范围是:出口全国各类出版物和印刷制品、中国字画和其他艺术品、录音录像制品、纸制品以及摄影、文艺、和器材;进口海外出版的中文书刊和部分外文书刊、印刷和音像设备器材、图书材料等;代理国内出版社与国外进行合作出版业务;承办与上述业务有关的技术进出口、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补偿贸易、印刷加工和其他来样来料加工、技术服务,以及展览、展销等业务。
附属机构有现代出版社、北京风雅文化实业公司,并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山东、黑龙江、浙江、四川、重庆、深圳等地设分公司。
在美国纽约设立中国出版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