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1章 QoS简介
QOS讲解

第一章 整体回顾1.1 QOS概念英文解释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保证),具体做什么的不解释了,个人认为主要应用于在带宽还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平衡一下各种服务流量占用的矛盾,如果带宽足够的话,QOS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
1.2 QOS的服务模型网络应用是端到端的通讯结构,比如两个不同网络的主机进行通讯,中间可能跨越各种router和核心switch,那么想整体的实现所谓的QOS,就必须全局考虑,QOS的服务模型的概念就是采用通过什么模式全局实现服务质量保证,一共分成三种。
Best-Effort service 尽力而为服务模型Integrated service 综合服务模型简称Int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 区分服务模型简称Diffserv1.2.1 Best-Effort服务模型Best-Effort是一个单一的服务模型,也是最简单的服务模型,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出任意数量的报文,而且不需要事先获得批准,也不需要通知网络,对Best-Effort服务,网络尽最大的可能性来发送报文,但对时延、可靠性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Best-Effort服务是现在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它适用于绝大多数网络应用,如FTP、 E-Mail等。
其实best-effort并非是什么QOS,就是互联网的简单数据传输方式而已,有什么传什么,阻塞也就阻塞了,丢且也就丢弃了。
只不过QOS指一种全局网络通讯的质量保证机制,不得不把这种低智商的服务模式提及一下1.2.2 Intserv服务模型如图所示(摘自)Intserv:集成服务模型,它可以满足多种QoS需求。
这种服务模型在发送报文前,需要向网络申请特定的服务。
应用程序首先通知网络它自己的流量参数和需要的特定服务质量请求:包括带宽、时延等。
应用程序一般在收到网络的确认信息,即确认网络已经为这个应用程序的报文预留了资源后,才开始发送报文,同时应用程序发出的报文应该控制在流量参数描述的范围以内。
网络流量知识:网络流量控制方法——QoS简介

网络流量知识:网络流量控制方法——QoS简介网络流量控制方法——QoS简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流量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网络的稳定性和速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网络流量控制方法也应运而生。
其中,QoS (Quality of Service)是网络流量控制方法之一。
本文将就QoS的概念、应用、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QoS的概念QoS即服务质量,是一种能够在网络传输中保证某些数据流的特殊需求和请求的方法。
其目标是在网络上进行不同数据流的分配,以保证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包括实时性、可靠性等等。
通过QoS,网络管理员可以对不同的用户、应用程序或数据流进行优先级的管理和分配。
二、QoS的应用QoS是应用在网络中的一种技术,可以对网络中不同需求的数据流进行优化处理。
具体来说,QoS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性应用对于实时传输过程中的视频、音频等媒体传输,实现高效传输。
例如在视频会议、流媒体播放、网络游戏中,确保传输的实时性和低延迟。
2、数据可靠性通过差错检测、纠错等技术,实现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数据的传输质量和完整性。
3、带宽控制通过分配带宽,可以控制不同数据流的传输速度和占用网络带宽,保证不同数据流之间按需分配。
4、网络安全QoS也包括一定的安全措施,包括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和安全过滤,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扩散。
三、QoS的技术实现QoS的技术实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流量分类为了实现网络带宽的分配和管理,需要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应用、用户、服务、流量类型等。
通过分类,可以对不同的数据流进行优先级分配和带宽控制。
2、流量调度流量调度是指根据用户和数据流的优先级,对网络带宽进行动态分配的一种技术。
在流量调度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数据流进行访问控制和带宽调度。
3、流量限制流量限制是指限制网络中某些流量的传输速率,这样就可以避免某些应用或用户占用大量带宽,导致其他用户的网络速度慢。
QoS_PHB定义

目录第1章 QoS配置.....................................................................................................................1-11.1 QoS简介............................................................................................................................1-11.1.1 流.............................................................................................................................1-11.1.2 流分类......................................................................................................................1-11.1.3 优先级......................................................................................................................1-11.1.4 设置协议报文优先级................................................................................................1-51.1.5 优先级重标记...........................................................................................................1-51.1.6 包过滤......................................................................................................................1-51.1.7 端口限速..................................................................................................................1-51.1.8 流量监管..................................................................................................................1-51.1.9 聚合端口队列调度配置同步.....................................................................................1-71.1.10 重定向....................................................................................................................1-81.1.11 队列调度................................................................................................................1-81.1.12 基于流的流量统计.................................................................................................1-91.2 S5600系列交换机支持的QoS.........................................................................................1-101.3 配置802.1p优先级和队列之间的映射关系......................................................................1-101.4 设置信任端口或报文的优先级..........................................................................................1-111.5 配置优先级重标记............................................................................................................1-121.5.1 配置准备................................................................................................................1-121.5.2 配置过程................................................................................................................1-131.5.3 配置举例................................................................................................................1-131.6 设置协议报文优先级........................................................................................................1-141.6.1 配置准备................................................................................................................1-141.6.2 配置过程................................................................................................................1-141.6.3 配置举例................................................................................................................1-141.7 配置端口限速...................................................................................................................1-151.7.1 配置准备................................................................................................................1-151.7.2 端口限速配置过程..................................................................................................1-151.7.3 配置举例................................................................................................................1-151.8 配置流量监管...................................................................................................................1-151.8.1 配置准备................................................................................................................1-161.8.2 流量监管配置过程..................................................................................................1-161.8.3 配置举例................................................................................................................1-161.9 配置重定向.......................................................................................................................1-171.9.1 配置准备................................................................................................................1-171.9.2 配置过程................................................................................................................1-171.9.3 配置举例................................................................................................................1-181.10 配置队列调度.................................................................................................................1-181.10.1 配置准备..............................................................................................................1-181.10.2 配置过程..............................................................................................................1-191.10.3 配置举例..............................................................................................................1-201.11 配置流量统计.................................................................................................................1-211.11.1 配置准备..............................................................................................................1-211.11.2 流量统计配置过程...............................................................................................1-211.11.3 清除流量统计的信息............................................................................................1-211.11.4 配置举例..............................................................................................................1-221.12 QoS配置实例.................................................................................................................1-221.12.1 流量监管和端口限速配置实例.............................................................................1-221.12.2 优先级重标记配置实例........................................................................................1-23第2章 QoS Profile配置..........................................................................................................2-12.1 QoS Profile简介.................................................................................................................2-12.1.1 QoS Profile的应用模式...........................................................................................2-12.2 QoS Profile的配置介绍......................................................................................................2-12.3 配置QoS Profile................................................................................................................2-22.3.1 配置准备..................................................................................................................2-22.3.2 配置过程..................................................................................................................2-22.3.3 配置举例..................................................................................................................2-32.4 手动应用QoS profile到端口上..........................................................................................2-52.5 QoS profile的显示.............................................................................................................2-5第1章 QoS配置1.1 QoS简介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各种存在服务供需关系的场合中普遍存在的概念,它评估服务方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
qos的原理 -回复

qos的原理-回复QoS(Quality of Service)质量服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不同的网络流量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QoS的目标是确保网络能够按照预定的服务级别传输数据,以满足不同应用程序的不同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QoS的原理,并逐步解释其工作过程。
QoS的原理基于网络资源管理的概念,包括带宽、延迟、吞吐量和数据包丢失。
QoS的目标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可靠的数据传输,以适应不同应用程序的需求。
它通过在网络中分配和管理带宽资源,以确保关键流量(如语音和视频)能够优先传输,而非关键流量(如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则被较低的优先级处理。
QoS的实现基于以下几种核心原理:1. 分类和标记:网络流量被分类为不同的等级,以便根据其重要性进行处理。
例如,实时应用程序(如在线游戏和IP电话)可以被标记为高优先级,而非实时应用程序(如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可以被标记为低优先级。
这些标记通常是在数据包的头部添加特定的字段,以便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2. 队列管理:网络路由器和交换机上的队列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包,直到可以进一步处理。
使用QoS技术,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可以被放置到不同的队列中。
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将被尽快发送,而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则可能会经历更长的等待时间。
3. 调度和排队:调度算法用于确定从队列中选择哪些数据包发送。
QoS使用不同的调度算法来处理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
例如,公平队列调度(Fair Queueing)算法可确保每个流量类别获得相对公平的带宽份额,而加权公平队列调度(Weighted Fair Queueing)算法可以为不同优先级的流量分配不同的带宽份额。
4. 流量控制:QoS还涉及对流量的控制,以确保网络不会过载。
通过设置最大传输速率、带宽分配和容许的最大延迟等参数,QoS可以限制流量的大小和速度,并确保网络服务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5. 优先级适应:QoS还可以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优先级。
Qos基本原理范文

Qos基本原理范文Quality of Service (QoS) 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管理网络上不同数据流的传输,并为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QoS 的基本原理包括流量分类、流量调度和资源分配。
流量分类是QoS的第一步,它将网络中的数据流分为不同的类别,通常根据应用程序、服务类型和数据传输要求进行分类。
数据流可根据其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需求划分为低延迟流量、高优先级流量和一般流量等。
通过流量分类,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流量来设计合适的传输策略。
流量调度是QoS的核心原理之一,它通过合理的调度算法保证数据流按照其优先级顺序被发送和接收。
流量调度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要求,如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等,来决定在网络中的传输顺序。
常见的流量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最⼩平均平均等待(WFQ)和加权公平队列(WFQ)等。
通过流量调度,网络可以按照优先级和服务质量要求有序地处理不同数据流。
资源分配是QoS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在网络中,带宽、缓存、处理能力和其他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对不同的数据流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可以根据流量分类和流量调度的结果来决定对每个数据流分配多少带宽、缓存和处理能力。
通过资源分配,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分配合适的资源,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QoS的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下提供满足不同应用程序和服务要求的网络传输。
QoS可以利用流量分类、流量调度和资源分配等基本原理来实现。
例如,对于实时音视频流,QoS可以将其划分为高优先级流量,并为其分配较大的带宽和低延迟传输路径。
对于一般的数据传输,QoS可以将其划分为一般流量,并为其分配适当的带宽和缓存等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QoS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
QoS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实现,例如优先级队列、流量标记和拥塞控制等。
同时,各种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和调度器等都可以支持QoS功能,以实现优化的网络传输。
8011 QoS介绍

第一章 QoS基本概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QoS三种模型
第一节 概述
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指网络通信过程中, 允许用户业务在丢包率、延迟、抖动和带宽等方面获得可预期 的服务水平
3)只支持配置8021p(对于unTag报文):信任8021p,取端口默认优先级查8021p_BA
表,带Qindex到下行入队列。
8011V3R2简单流分类优先级映射
(VPLS)普通二层单播->MPLS
1) 配 置 8021p ( 对 于 带 tag 报 文 ) : 信 任 8021p , 取 tag 优 先 级 查
5)下行默认配置(trust upstream default):信任EXP,取Qindex和Color值查PHB表,
从PHB表中得到EXP,映射到EXP域。
6)下行trust 8021p (出口带tag报文):信任8021p,取Qindex和Color值查PHB表, 把8021p优先级映射到Vlan tag。
V1R2和V3R2版本均支持DiffServ模型
概述
根据DiffServ模型,NE40&80在网络边缘路由器实施复杂流 分类,在网络核心路由器实施简单流分类。
Diff-Serv边缘路由器 复杂流分类 流量监管
流量整形
Diff-Serv核心路由器 简单流分类
拥塞管理
拥塞避免
1)没有任何配置:不进行任何映射
2)上行默认(端口只配置trust upstream default) (对于tag或者unTag报文):信任 DSCP,取DSCP优先级查IP_BA表,取优先级和Color映射到TOS,并带Qindex到下行 入队列
01-01 QoS简介

1 QoS简介QoS用于评估服务方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
通过配置QoS,对企业的网络流量进行调控,避免并管理网络拥塞,减少报文的丢失率,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专用带宽或者为不同的业务(语音、视频、数据等)提供差分服务。
QoS产生的背景网络的普及和业务的多样化使得互联网流量激增,从而产生网络拥塞,增加转发时延,严重时还会产生丢包,导致业务质量下降甚至不可用。
所以,要在网络上开展这些实时性业务,就必须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解决网络拥塞的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网络的带宽,但从运营、维护的成本考虑,这是不现实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应用一个“有保证”的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管理。
QoS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其目的是针对各种业务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
QoS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工具,它允许不同的流量不平等的竞争网络资源,语音、视频和重要的数据应用在网络设备中可以优先得到服务。
QoS技术在当今的互联网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QoS服务模型l Best-Effort服务模型Best-Effort是最简单的QoS服务模型,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出任意数量的报文,而且不需要通知网络。
提供Best-Effort服务时,网络尽最大的可能来发送报文,但对时延、丢包率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
Best-Effort服务模型适用于对时延、丢包率等性能要求不高的业务,是现在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它适用于绝大多数网络应用,如FTP、E-Mail等。
l IntServ服务模型IntServ模型是指用户在发送报文前,需要通过信令(Signaling)向网络描述自己的流量参数,申请特定的QoS服务。
网络根据流量参数,预留资源以承诺满足该请求。
在收到确认信息,确定网络已经为这个应用程序的报文预留了资源后,用户才开始发送报文。
用户发送的报文应该控制在流量参数描述的范围内。
qos详细

Quality of Service (QoS)第一部分 Qos的定义拥塞产生的原因:∙以太网络速度不匹配:当速度不同的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时候,就可能导致网络的拥塞。
例如,吉比特以太网上的服务器将数据发送给10M以太网上的服务器的时候,由于交换机的缓冲空间限制,可能导致10M以太网上的服务器出战接口发生拥塞。
∙多对一交换:当采用多对一的方式聚集交换机时,就可能导致网络的拥塞。
例如,多台接入层交换机连接到同一台分布层交换机的时候,这些接入层交换机的交换矩阵的的带宽总和通常超过了分布层交换机的交换机矩阵的能力∙聚集:当多台以太网设备通过一台以太网连接进行通信或与单台网络设备/服务器通信的时候,就可能导致网络的拥塞∙异常行为:网络设备的硬件/软件故障可能导致广播风暴或其它类型的网络风暴,进而使多个接口发生拥塞。
软件故障包括计算机蠕虫和病毒,导致数据包风暴,进而拥塞企业或ISP的网络。
以上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导致数据包在传输的过程中丢失或延迟。
拥塞不是唯一影响网络可用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即使在有足够带宽的多层交换网络中,也存在延迟(Delay)、抖动(Jitter)和丢包(packet less),对于一些对延迟很敏感的应用(如语音)就需要有服务质量保障(Qos)。
Qos的定义Qos可从多个不同途径来定义,将所有这些定以结合在一起将会得到所有定义中最好的一个。
从技术角度而言,Qos是网络中管理数据流的可用带宽、延迟、抖动以及分组丢弃的技术集合。
所有的Qos机制的目的就是影响这4个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全部。
1.可用的带宽带宽本身的定义是在特定的网络介质或者协议中额定的吞吐量。
带宽的本身缺乏的吞吐量,当多个流量在一个受限的带宽上传送的过程时,就会产生对带宽的竞争来抢占发送自己的数据。
带宽的使用最大的带宽:从主机到服务器所经过的所有链路带宽中最小的带宽值如:(10M、256K、512K、100M)中最小的带宽256K,作为最大的带宽可用的带宽:最大的带宽/流量的个数当服务器发送一个大文件(如视频),为了保证文件的流畅型就必须保证一个大的可用的带宽来支持。
十二、QOS简介

一、QOS简介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是各种存在服务供需关系的场合中普遍存在的概念,它被用来评估服务方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
在因特网中,QoS所评估的就是网络转发分组的能力----------对带宽/吞吐量、延迟、延迟抖动、丢包率、可用性等核心需求提供支持的服务能力的评估。
二、网络新业务的发展---QOS的产生传统的WWW、E-Mail、FTP对QOS不敏感,一般采用先入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策略新业务,比如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视频点播等。
这些新业务有一个共同特点对带宽、延迟、延迟抖动等传输性能有着特殊的需求,希望通过VPN技术,将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机构连接起来,开展一些事务性应用。
希望提供专用带宽、减少报文的丢失率、管理和避免网络拥塞、调控网络的流量、设置报文的优先级。
----QOS就诞生了三、拥塞的产生、影响和对策传统网络所面临的服务质量问题,主要是由网络拥塞引起的。
所谓拥塞,是指由于网络资源的相对不足而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的一种现象。
1、拥塞的产生:A、链路带宽的瓶颈会导致拥塞B、任何用以正常转发处理的资源的不足,如可分配的处理器时间、缓冲区、内存资源的不足,都会造成拥塞C、在某个时间内对所到达的流量控制不力,使之超出了可分配的网络资源,也是引发网络拥塞2、拥塞的影响A、增加了报文传输的延迟和延迟抖动B、过高的延迟会引起TCP报文的重传C、使网络的有效吞吐率降低,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D、拥塞加剧会耗费大量的网络资源(特别是存储资源),不合理的资源分配甚至可能导致系统陷入资源死锁而崩溃3、拥塞的对策A、增加带宽,但费用太高,也不是所有的拥塞都能解决B、增加网络层在流量控制和资源分配上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解决拥塞常执行以下的功能:●流分类:依据一定的匹配规则识别出对象。
(数据流划分为多个优先级或多个服务类)流分类是有区别地实施服务的前提。
华为QOS

目录第1章QoS概述1.1 QoS简介1.2 VRP中QoS的实现第2章流量监管、流量整形及物理接口限速2.1流量监管2.1.1 流量分类及流量监管简介2.1.2 CAR的配置2.1.3 CAR典型配置举例2.2流量整形2.2.1 流量整形简介2.2.2 流量整形的配置2.2.3 GTS典型配置举例2.3物理接口限速2.3.1 物理接口限速简介2.3.2 接口限速的配置第3章拥塞管理3.1拥塞和拥塞管理3.1.1 什么是拥塞3.1.2 拥塞管理策略简介3.1.3 拥塞管理策略的选取3.1.4 拥塞管理策略的工作原理3.2拥塞管理的配置3.2.1 先进先出队列(FIFO)的配置3.2.2 优先队列(PQ)的配置3.2.3 定制队列(CQ)的配置3.2.4 加权公平队列(WFQ)的配置3.3拥塞管理的典型配置举例3.3.1 PQ典型配置举例3.3.2 CQ典型配置举例3.3.3 WFQ典型配置举例第4章拥塞避免4.1拥塞避免简介4.2 WRED的配置4.2.1 使接口的WRED功能生效4.2.2 配置WRED计算平均队长的指数4.2.3 设置WRED各优先级参数4.3拥塞避免的显示和调试4.4拥塞避免典型配置举例第1章QoS概述1.1 QoS简介QoS(Quality of Service),又称服务质量,是指为使用户在吞吐量、延迟抖动、延迟,丢包率等方面获得预期服务水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的集合。
更简单地说:QoS就是针对各种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务质量的网络服务。
在传统IP网络中,对所有报文都无区别地等同对待,每个路由器对所有报文都采用先入先出的策略(FIFO)处理,也就是说:它尽力而为(Best-effort)地将报文送到目的地,但是对报文的吞吐量、延迟、延迟抖动、丢包率等都不能预期,可能很好,也可能极差,一切都要视网络状况而定。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对带宽、延迟、抖动敏感的且实时性强的语音、图象、重要数据同时在网上传输,使得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
QoS(NE80技术手册)

目录第1章 QoS简介.....................................................................................................................1-11.1 QoS概述............................................................................................................................1-11.2 IP网络中的Diff-Serv模型.................................................................................................1-21.2.1 Diff-Serv网络结构...................................................................................................1-21.2.2 DS field和DS codepoint.........................................................................................1-31.2.3 标准的PHB.............................................................................................................1-41.2.4 推荐的DSCP...........................................................................................................1-51.3 MPLS网络对QoS流量的处理..........................................................................................1-61.3.1 EXP field..................................................................................................................1-61.3.2 QoS流量在MPLS域上的处理................................................................................1-61.4 实现Diff-Serv的相关技术..................................................................................................1-71.4.1 流量调整的依据.......................................................................................................1-71.4.2 流分类......................................................................................................................1-81.4.3 流量监管与整形.......................................................................................................1-81.4.4 srTCM与trTCM算法..............................................................................................1-91.4.5 拥塞管理和避免.....................................................................................................1-10第1章 QoS简介在因特网中,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就是用来评估网络投递分组的能力的一种技术。
QOS简介

QoS具有如下功能:
1.分类
分类是指具有QoS的网络能够识别哪种应用产生哪种数据包。没有分类,网络就不能确定对特殊数据包要进行的处理。所有应用都会在数据包上留下可以用来识别源应用的标识。分类就是检查这些标识,识别数据包是由哪个应用产生的。以下是4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务延迟,因此根据协议对数据包进行识别和优先级处理可以降低延迟。应用可以通过它们的EtherType进行识别。譬如,AppleTalk协议采用0x809B,IPX使用0x8137。根据协议进行优先级处理是控制或阻止少数较老设备所使用的“健谈”协议的一种强有力方法。
(2)TCP和UDP端口号码 许多应用都采用一些TCP或UDP端口进行通信,如 HTTP采用TCP端口80。通过检查IP数据包的端口号码,智能网络可以确定数据包是由哪类应用产生的,这种方法也称为第四层交换,因为TCP和UDP都位于OSI模型的第四层。
(3)源IP地址 许多应用都是通过其源IP地址进行识别的。由于服务器有时是专门针对单一应用而配置的,如电子邮件服务器,所以分析数据包的源IP地址可以识别该数据包是由什么应用产生的。当识别交换机与应用服务器不直接相连,而且许多不同服务器的数据流都到达该交换机时,这种方法就非常有用。
在局域网交换机中,多种业务队列允许数据包优先级存在。较高优先级的业务可以在不受较低优先级业务的影响下通过交换机,减少对诸如话音或视频等对时间敏感业务的延迟事故。
通信网络QoS简介

通信网络QoS简介1 QoS简介本文中的“SPC单板”指的是单板丝印以“SPC”开头(如SPC-GT48L)的单板,“SPE单板”指的是单板丝印以“SPE”开头(如SPE-1020-E-II)的单板。
1.1概述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
对于网络业务,服务质量包括传输的带宽、传送的时延、数据的丢包率等。
在网络中可以通过保证传输的带宽、降低传送的时延、降低数据的丢包率以及时延抖动等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
网络资源总是有限的,只要存在抢夺网络资源的情况,就会出现服务质量的要求。
服务质量是相对网络业务而言的,在保证某类业务的服务质量的同时,可能就是在损害其它业务的服务质量。
例如,在网络总带宽固定的情况下,如果某类业务占用的带宽越多,那么其他业务能使用的带宽就越少,可能会影响其他业务的使用。
因此,网络管理者需要根据各种业务的特点来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从而使网络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1.2传统的分组转发业务在传统的无QoS保障的IP网络中,设备无区别地对待所有的报文,设备处理报文采用的策略是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入先出),它依照报文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分配转发所需要的资源。
所有报文共享网络和设备的资源,至于得到资源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报文到达的时间。
这种服务策略称作Best-Effort,它尽最大的努力将报文送到目的地,但对分组转发的延迟、抖动、丢包率等需求不提供任何承诺和保证。
传统的Best-Effort服务策略只适用于对带宽、延迟不敏感的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E-Mail等业务。
1.3新业务对QoS的新需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接入Internet。
无论从规模、覆盖范围还是用户数量上来看,Internet都扩展得非常快。
除了传统的WWW、E-Mail应用外,用户还尝试在Internet上拓展新业务,比如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视频点播等。
QoS简介

RSVP in Action
– RSVP sets up a path through the network with the requested QoS. – RSVP is used for CAC in Cisco Unified CallManager.
RSVP is OUT
• RSVP协议数据太多,而且不断刷新,并且这种给单一 数据流的路径进行带宽预留的解决思路在浩瀚的Internet 上实现简直是不可能的,而且RSVP的部署,厂商之间 设备的互联,业务管理方面等存在着种种问题,模型在
queues.
DiffServ 区分服务
Applications signal to the network that they require certain QoS parameters. hard QoS The network recognizes classes that require QoS. soft QoS
Data
高
Voice
低 少于 150 msec
Video
高 实时视频少于 150 msec Low Less than 1% 高 低或中
QoS 的三个模型
Model Best effort 尽力而为 IntServ 集成服务 Characteristics No QoS is applied to packets. FIFO
Layer 3 Marking : IP Precedence ,DSCP
Traffic Classification and Marking
实验1讲解 流量分类和标记
要求: 1.在R2上对R1ping R3的ICMP流量进行标记, 将其优先级修改为2.
中兴路由器-QoS专题-路由器&BRAS

QoS专题-路由器/BRAS编著:吴芹涛审核:罗翔中兴通讯数据用服部修改记录目录第1章QOS简介 (1)1.1Q O S概述 (1)1.2报文分类 (1)1.3拥塞管理 (1)1.4流量监管 (3)1.5拥塞避免 (4)1.6Q O S优先级字段继承 (4)第2章配置QOS (6)2.1Q O S配置思路 (6)2.2Q O S配置命令 (6)2.2.1 CAR配置 (6)2.2.2 PQ配置 (6)2.2.3 WRED配置 (7)2.2.4 基于Policy-map的QoS配置 (8)2.2.5 队列优先级长度和拥塞控制配置 (8)第3章QOS配置实例 (9)3.1PQ配置实例 (9)3.1.1 网络拓扑 (9)3.1.2 配置步骤 (9)3.2CAR配置实例 (10)3.2.1 网络拓扑 (10)3.2.2 配置步骤 (10)第4章QOS维护与诊断 (11)第1章QoS简介1.1 QoS概述在传统的IP网络中,所有的报文都被无区别的等同对待,每个路由器对所有的报文均采用先进先出(FIFO)的策略进行处理,它尽最大的努力(best-effort)将报文送到目的地,但对报文传送的可靠性、传送延迟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
随着IP网络上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对IP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IP网络的“尽力服务”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
如V oIP业务,如果报文传送延时太长,将是用户所不能接受的。
为Internet 提供支持QoS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
QoS旨在针对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如提供专用带宽、减少报文丢失率、降低报文传送时延及时延抖动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QoS提供了下列功能:1.报文分类和着色2.拥塞管理3.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4.拥塞避免5.物理接口总速率限制1.2 报文分类报文分类是指将报文划分为多个优先级或多个服务类。
网络管理者可以设置报文分类的策略,这个策略可以包括物理接口、源地址、目的地址、MAC地址、IP协议、应用程序的端口号等。
qos

Queueing即队列,负责将数据流中报文送往端口的某个输出队列中,送往端口的不同输出队列的报文将获得 不同等级和性质的传输服务策略。
每一个端口上都拥有8个输出队列,通过设备上配置的DSCP-to-CoS Map和Cos-to-Queue Map两张映射表来 将报文的DSCP值转化成输出队列号,以便确定报文应该被送往的输出队列。
证书颁发
质量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证书经培养培训学时达标并人员能力验证合格者,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 可技术研究中心颁发质量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证书,并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官网查 询验证。
主办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督 管理总局直属正司级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层面从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研究的科研机构和智库型机构,以认证认 可、检验检测、政策理论、学术研究、监管辅助、标准研究、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为主要职责。
链路效率机制
链路效率机制,用于改善链路的性能,间接提高网络的QoS,如降低链路发包的时延(针对特定业务)、调 整有效带宽。链路效率机制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两种比较典型的链路效率机制及其基本原理。
1.链路分片与交叉(Link Fragment & Interleave,LFI)
对于低速链路,即使为语音等实时业务报文配置了高优先级队列(如RTP优先队列或LLQ),也不能够保证其 时延与抖动,原因在于接口在发送其他数据报文的瞬间,语音业务报文只能等待,而对于低速接口发送较大的数 据报文要花费相当的时间。采用LFI以后,数据报文(非RTP实时队列和LLQ中的报文)在发送前被分片、逐一发 送,而此时如果有语音报文到达则被优先发送,从而保证了语音等实时业务的时延与抖动。LFI主要用于低速链 路。
05_QOS操作

目录第1章 QoS配置.........................................................................1-11.1 QoS介绍...........................................................................................1-11.1.1 QoS术语.................................................................................................1-11.1.2 QoS实现.................................................................................................1-21.1.3 QoS基本模型..........................................................................................1-21.2 QoS配置...........................................................................................1-51.3 QoS举例...........................................................................................1-81.4 QoS排错帮助..................................................................................1-11第1章 QoS配置1.1 QoS介绍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品质保证)是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向选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的能力。
磊科路由器智能QoS配置步骤教程

磊科路由器智能QoS配置步骤教程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TCP/IP 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 的主体脉络,也可以说,路由器构成了Internet的骨架。
大多数网管型路由器都具有QoS功能,当网吧内网主机太多,带宽不够时,该功能可以保证某些主机至少拥有一定带宽。
在网络过载或拥塞时,路由器QoS功能可以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
下面小编说说磊科路由器智能QoS配置步骤具体介绍第1章 QoS基础介绍 1.1 什么是QoSQoS就其字面意思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它是指网络通信过程中,允许用户业务在丢包率、延迟、抖动和带宽等方面获得可预期的服务水平。
网络资源总是有限的,只要存在抢夺网络资源的情况,就会出现服务质量的需求。
因此,QoS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而狭义上的QoS单指限速。
1.2 QoS的发展史 1.2.1 第一代无流控优点:带宽利用率高缺点:单一应用霸占带宽,游戏网页不能保证补充说明:最直观的体验就是内网有人用迅雷下载,则其他人就打不开网页、发不出邮件、游戏延时异常高。
1.2.2 第二代简单限速优点:每个用户适当保证带宽缺点:空闲时候带宽利用率低,游戏网页不能保证补充说明:给内网用户限制一个固定的速度,但是如果内网只有1台电脑上网的话,就是对带宽的一种浪费。
另一方面,如果该电脑在下载,把分配的速度占完了,那它就几乎打不开网页、玩不了游戏,只能坐等下载完成。
1.2.3 第三代智能平分总带宽优点:带宽利用率相对较高缺点:带宽利用不够完美。
游戏网页不能保证,人多的时候还是会卡补充说明:这比前一代的QoS有了明显进步,一般来说也能很好利用带宽。
但是我们假设一种情况,比如10M带宽,2台电脑,平均每人5M,但是一个在下载另一个人在玩游戏,我们知道玩游戏其实不费带宽,下载当然越快越好,这就是一种浪费。
再补充一点,第二代和第三代路由器虽然都号称有QoS,但是都只是在限速上面做文章,无法识别各种不同的数据包,一旦速度达到上限,则网页、邮件、财务报税、游戏等重点应用和实时交互程序根本无法保证。
QOS

QOSModule目标完成学习后应该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引出QOS理论的原因:企业网络流量的原始状态;并介绍IP QOS机制,并描述cisco 最佳的QOS解决方案;2,了解网络中实施QOS的三种模型;3,用MQC或者CISCO的SDM配置QOS策略;Lesson 1,QOS介绍概述网络必须提供安全性,可预知性,可测量性并且有时硬保证一些服务。
网络管理员及设计者能够使用QOS技术去管理延迟,抖动,带宽提供并且丢包参数等技术信息;这一节介绍在一个综合的网络中引出QOS的概念和问题。
这节课指出了导致差劲的QOS 解决方案的4个问题。
目标1,描述综合网络中4个关键的影响流量质量的因素;2,理解带宽的缺乏如何对QOS的实施带来负面影响,并理解如何有效的增加链路带宽;3,理解端到端的延迟如何对QOS实施带来负面影响,并理解如何有效的减少延迟;4,理解丢包率、、、、、、、、、、、、、、、、、、、、、、、、、、、、、5,定义对应流量的QOS策略;6,理解网络中实施QOS策略的单个关键步骤;7,描述网络中的流量是如何被识别的,并了解它们如何被QOS应用;8,描述定义出流量后如何的定义QOS策略;Chapter1,集成业务网络中的质量问题上图指出了一个将语音,视频和数据集成在一个相同的网络设施中的集成网络。
这些流量的合并必然会造成很多问题。
例如虽然携带语音流量的数据报文大多数都很小,但它们穿越网络时是无法忍受延迟和抖动的;否则,声音将会间断,并且语意也变得无法理解;另一边,携带文件传输数据的报文大多数都很大,除非是使用某种机制调动整个数据流,否则语音流量将在网络拥塞时变得无法保证,关键的语音流量必须获得优先级;语音和视频流量对延迟都十分的敏感,它们不能被延迟或者丢包,否则其质量将会收到影响;所以说,综合集成的网络不能失效,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可以等待,但是语音和视频的流量却不能。
这样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的商业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1章 QoS简介 ...................................................................................................................... 1-1
1.1 概述.................................................................................................................................... 1-1
1.2 传统的分组投递业务 .......................................................................................................... 1-1
1.3 新业务引发的新需求 .......................................................................................................... 1-1
1.4 拥塞的产生、影响和对策 ................................................................................................... 1-2
1.4.1 拥塞的产生 .............................................................................................................. 1-2
1.4.2 拥塞的影响 .............................................................................................................. 1-3
1.4.3 对策 ......................................................................................................................... 1-3
1.5 几种主要的流量管理技术 ................................................................................................... 1-3
第1章 QoS简介
1.1 概述
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是各种存在服务供需关系的场合中普遍存在的
概念,它评估服务方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
评估通常不是精确的评分,而是注
重分析在什么条件下服务是好的,在什么情况下还存在着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作
出改进。
在因特网中,QoS所评估的就是网络投递分组的服务能力。
由于网络提供的服务
是多样的,因此对QoS的评估可以基于不同方面。
通常所说的QoS,是对分组投
递过程中可为延迟、延迟抖动、丢包率等核心需求提供支持的服务能力的评估。
1.2 传统的分组投递业务
传统的IP网络无区别地对待所有的报文,路由器处理报文采用的策略是先入先出
FIFO(First In First Out),它依照报文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分配转发所需要的资
源。
所有报文共享网络和路由器的带宽等资源,至于得到资源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报文到
达的时机。
这种服务策略称作Best-Effort(尽力而为),它尽最大的努力将报文送
到目的地,但对分组投递的延迟、延迟抖动、丢包率和可靠性等需求不提供任何承
诺和保证。
传统的Best-Effort服务策略只适用于对带宽、延迟性能不敏感的WWW、文件传
输、E-Mail等业务。
1.3 新业务引发的新需求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接入因特网。
Internet无论从规模、
覆盖范围和用户数量上都拓展得非常快。
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Internet作为数据传
输的平台,开展各种应用。
同样地,服务提供商也希望通过新业务的开展来增加收
益。
除了传统的WWW、E-Mail、FTP应用外,用户还尝试在Internet上拓展新业务,
比如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视频点播等。
企业用户也希望通
过VPN技术,将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机构连接起来,开展一些事务性应用:比如访
问公司的数据库或通过Telnet管理远程设备。
这些新业务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对带宽、延迟、延迟抖动等传输性能有着特殊的需
求。
比如电视会议、视频点播需要高带宽、低延迟和低延迟抖动的保证。
事务处理、
Telnet等关键任务虽然不一定要求高带宽,但非常注重低延迟,在拥塞发生时要求
优先获得处理。
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对IP网络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已不再满足于能
够简单地将报文送达目的地,而是还希望在投递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服务,诸如支持
为用户提供专用带宽、减少报文的丢失率、管理和避免网络拥塞、调控网络的流量、
设置报文的优先级。
所有这些,都要求网络应当具备更为完善的服务能力。
1.4 拥塞的产生、影响和对策
传统网络所面临的服务质量问题,主要是由网络拥塞引起的。
所谓拥塞,是指由于
供给资源的相对不足而造成服务速率下降(引入了额外的延迟)的一种现象。
1.4.1 拥塞的产生
在因特网分组交换的复杂环境下,拥塞极为常见。
以下图中的两种情况为例:
100M
不同速率接口流量的拥塞
相同速率接口流量的拥塞
图1-1流量拥塞示意图
(1) 分组流从高速链路进入路由器,由低速链路转发出去。
(2) 分组流从相同速率的多个接口同时进入路由器,由一个相同速率的接口转发
出去。
如果流量以线速到达,那么就会遭遇资源的瓶颈而导致拥塞。
不仅仅是链路带宽的瓶颈会导致拥塞,任何用以正常转发处理的资源的不足,如可分配的处理器时间、缓冲区、内存资源的不足,都会造成拥塞。
此外,在某个时间
内对所到达的流量控制不力,使之超出了可分配的网络资源,也是引发网络拥塞的
一个因素。
1.4.2 拥塞的影响
拥塞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拥塞增加了报文传输的延迟和延迟抖动。
●过高的延迟会引起报文重传。
●拥塞使网络的有效吞吐率降低,造成网络资源的损害。
●拥塞加剧会耗费大量的网络资源(特别是存储资源),不合理的资源分配甚
至可能导致系统陷入资源死锁而崩溃。
可见,拥塞使流量不能及时获得资源,是造成服务性能下降的源头,然而在分组交
换以及多用户业务并存的复杂环境下,拥塞又是常见的,因此必须慎重加以对待。
1.4.3 对策
增加网络带宽是解决资源不足的一个直接途径,然而它并不能解决所有导致网络拥
塞的问题。
解决网络拥塞问题的一个更有效的办法是增加网络层在流量控制和资源分配上的
功能,为有不同服务需求的业务提供有区别的服务,正确地分配和使用资源。
在进
行资源分配和流量控制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控制好那些可能引发网络拥塞的直接或
间接因素,减少拥塞发生的概率;并在拥塞发生时,依据业务的性质及其需求特性
权衡资源的分配,将拥塞对QoS的影响减到最小。
1.5 几种主要的流量管理技术
流分类、流量监管、流量整形、拥塞管理和拥塞避免是构造有区别地实施服务的基
石,它们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流分类:依据一定的匹配规则识别出对象。
流分类是有区别地实施服务的前
提。
●流量监管:对进入路由器的特定流量的规格进行监管。
当流量超出规格时,
可以采取限制或惩罚措施,以保护运营商的商业利益和网络资源不受损害。
●流量整形:一种主动调整流的输出速率的流控措施,通常是为了使流量适配
下游路由器可供给的网络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报文丢弃和拥塞。
●拥塞管理:网络拥塞时必须采取的解决资源竞争的措施。
通常是将报文放入
队列中缓存,并采取某种调度算法安排报文的转发次序。
●拥塞避免:过度的拥塞会对网络资源造成损害。
拥塞避免监督网络资源的使
用情况,当发现拥塞有加剧的趋势时采取主动丢弃报文的策略,通过调整流量来解除网络的过载。
在这些流量管理技术中,流分类是基础,它依据一定的匹配规则识别出报文,是有区别地实施服务的前提;而流量监管、流量整形、拥塞管理和拥塞避免从不同方面对网络流量及其分配的资源实施控制,是有区别地提供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般情况下,QoS执行以下功能:
●流分类和标记
●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
●拥塞管理
●拥塞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