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化:最孝顺的儿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和妻子坚持每周末买一块肉,或一条鱼。

一只鸡为孩子们改善生活;坚持每天为孩子们的作业签字,纠正错误,鼓励上进,让孩子们没有感觉到失去亲人的缺憾;每年过春节,别人家的孩子穿了新衣服,他也力争让自己的侄子侄女们穿戴整齐干净;每当孩子过生日,他都会去照相馆给孩子照上一张生日照片留做纪念……很多同事和朋友得知杨光家庭情况后,被他的事迹所感动,纷纷给孩子们送来衣物,学校帮助孩子们减免学杂费,居委会主动送来低保和救助。

社会的温暖给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也给了杨光更加坚强的力量。

就这样,杨光夫妻含辛茹苦地担任着8个孩子的爹和娘,并相继把6个孩子送进了大学的校门。

虽遭受家庭诸多变故,20多年来,杨光夫妻都不曾报怨过,把一切压力都视为自己应该担当,他们相互鼓动,坚强地支撑着。

杨光夫妻双方父母年事已高并且久病缠身,但他们30年来视双方父母为亲爹亲妈,不离不弃,家在哪里双方父母就带到哪里,从乡下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
杨光常说,眼里能看到老人的身影,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

2014年12月,杨光80岁的母亲因病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杨光夫妻尽心侍奉,想方设法减轻老人的痛苦。

但2015年10月,可恶的病魔还是夺去了杨光母亲的生命。

临终时,老人拉着儿媳曾祥凤的手,啜泣道:“你嫁到杨家,没享过一天福,杨家愧对你。

没有你,杨家早都散了。

”母亲的离去,让曾祥凤陷入莫大的悲伤中,想起与婆婆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含泪写下《祭母》来表达对婆婆的深情怀念。

邻居们都说,太多的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但他们夫妻二人勇敢面对,留给自己的是苦和累,带给亲人的是满腔的爱。

因为有爱相伴,这个家庭很温暖,老人走得也很安详。

自从母亲走后,待老人的一片善心全放在岳父岳母身上。

家中孩子较多,为了更好地让老人颐养天年,杨光把租来的车库装修成温暖的房间让老人居住。

天气好时,他总是抽时间带老人去公园散步聊天,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他们的生活。

去年岳父又住进市肾病医院,杨光白天在市委党校学习,夜里精心陪护。

经过他的悉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得到好转,岳父也曾感动地说:“杨光对于我来说,不是亲儿胜似亲儿!”
生活还在继续,杨光的承担还在坚守,我们相信,经过风雨后的杨光家庭会更加阳光!2017年又获得全省文明家庭称号,2018年获得信阳市孝善敬老类—感动信阳十大家庭。

张四化:最孝顺的儿子
张四化,男,197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曾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设计行业十大杰出人物、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自幼懂得孝敬父母,母亲体弱多病,十几年来一直用制氧机和呼吸机维持生命。

张四化寻遍良医名师,为减轻母亲病痛想尽一切办法,虽有姊妹三人,但他从不让两位姐姐拿一分钱,大夫曾评价这是他见过的最孝顺的儿子!
其岳父发现癌症后,张四化视岳父为亲生父亲,虽然也有姊妹三人,但他自愿全部拿出所有费用,为老人看病先后花费近50余万元,始终坚守“百善孝为先”的根本,不仅善待自己的老人,还时常领着孩子去敬老院义务劳动,让孩子们自小懂得孝道,做有礼貌的文明人。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张四化和妻子、孩子一直坚持学习传统文化。

他们热心救助特困老人,捐助老年公益事业或投资老年福利事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形成广泛社会
影响。

(上接80页)
专题▁Special topics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