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5T15:28:11.5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作者:邓雅丽
[导读]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和盆底功能的影响。

邓雅丽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 610100
Effect of epidural analgesia on postpartum breastfeeding and pelvic floor function of primiparas
[摘要]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和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中选取150例。

根据是否分娩镇痛进行分组:无镇痛产妇75例进入对照组,镇痛产妇75例进入试验组。

比较母乳喂养情况,评估盆底功能恢复。

结果: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产后42d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相当(P>0.05)。

试验组泌乳始动时间更长、24h添奶量更多(P<
0.05)。

结论:初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会增加泌乳始动时间和添奶量,但不会影响盆底功能恢复。

关键词:镇痛分娩;硬膜外麻醉;母乳喂养;盆底功能
Deng Yali
Chengdu Longquany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610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pidural analgesia on breastfeeding and pelvic floor function of primipara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20, 150 primipara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whether labor analgesia or not, 75 parturients without analgesia entered the control group, and 75 parturients with analgesia enter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reast feeding was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recovery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Results: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grad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P > 0.05). The onset time of lactation was longer and the amount of milk added in 24 hours was m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pidural analgesia can increase the time of lactation initiation and the amount of milk added, but it will not affect the recovery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Key words: analgesia delivery; epidural anesthesia; breastfeeding; pelvic floor function
分娩是女性在妊娠期后经历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器官、内分泌、神经等功能发生变化,尤其是伴有剧烈的产痛,不仅带来心理负担,还可能引起滞产、难产,提高母婴并发症风险[1]。

得益于麻醉医学的发展,分娩镇痛在产科的应用更加广泛,成为产妇的一个福音。

目前的研究中,硬膜外麻醉镇痛对产妇是否有影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

本研究选取150例初产妇为对象,探讨了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母乳喂养和盆底功能的影响,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中选取150例。

根据是否分娩镇痛进行分组:无镇痛产妇75例进入对照组,镇痛产妇75例进入试验组。

对照组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9岁,平均(27.58±7.33)岁;孕周36-40周,平均(38.34±1.15)周。

试验组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平均(28.15±8.46)岁;孕周36-41周,平均(38.75±1.34)周。

经检验,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资料相当(P>0.05),可对比研究。

1.2 纳排标准
(1)纳入要求[2]:超声检查显示单胎、头位,符合阴道分娩指征;ASA分级为II级,凝血功能正常,在同意书上签字。

(2)排除患者:心肝肾器质性病变,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有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等。

1.3 方法
对照组无镇痛分娩,由助产士全程提供指导。

在第一产程,为产妇介绍分娩和育儿知识,监测宫缩和胎心变化;在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发力,学习腹式呼吸、拉梅兹呼吸法,增强分娩信心。

必要时,采取合适的助产方式,例如会阴侧切、胎头吸引等。

试验组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当产妇的宫口开至3cm时,在L2-3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先注入1%利多卡因5ml 试验剂量,观察3-5min,排除导管置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后,再注入首剂量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ug/ml: 6-10ml,麻醉维持阶段,使用PCEA镇痛泵,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ug/ml持续泵注,泵注速率为6-10ml/h,直至宫口开全停止用药。

过程中测量镇痛平面(维持在T10水平),进行疼痛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助产士持续生命体征监测,观察产妇宫缩、胎心变化及产程管理。

分娩结束2小时后,产妇无异常,拔除硬膜外导管返回病房。

1.4 观察指标
(1)比较母乳喂养率,记录泌乳始动时间和新生儿出生24h添奶量。

(2)产后42d复查时,评估盆底肌力并分级,分为0级-5级,分级越高代表盆底功能恢复越好[3]。

1.5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记录在Excel内,用SPSS 25.0软件完成统计学计算。

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n,%),组间对比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表示为(x±s),组间对比行t检验。

P<0.05,意味着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母乳喂养比较
数据显示,两组母乳喂养率相当(P>0.05),但试验组泌乳始动时间更长、24h添奶量更多(P<0.05)。

见表1。

3讨论
分娩镇痛也就是俗称的无痛分娩,是精准控制麻醉药物的使用,最大程度上减轻分娩产生的疼痛[4]。

以硬膜外麻醉为例,是一种常见的分娩镇痛方式,在产科广泛应用。

母乳喂养和盆底功能恢复,是产妇在产后关注的重点问题,前者关系到新生儿的成长,后者关系到自身健康。

分娩镇痛时会使用麻药,对产妇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本研究选取150例初产妇,对比了无镇痛分娩和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效果,从统计数据来看:试验组泌乳始动时间更长、24h添奶量更多,分析原因可能是:①初产妇掌握的分娩知识少,存在负性情绪,会抑制催产素、泌乳素分泌,导致泌乳时间延迟;②在麻药的影响下,产妇在产后无法第一时间接触新生儿,也会影响泌乳[5]。

但是,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产后42d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没有明显差异,说明镇痛分娩不会对盆底功能产生损害。

结合实践,初产妇分娩镇痛时,医护人员应告知产妇麻药的使用,可能对泌乳始动产生影响,以便做好心理准备;严格控制麻醉深度,确保产妇在产后尽快接触新生儿,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综上,初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会增加泌乳始动时间和添奶量,但不会影响盆底功能恢复,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平,沈刚,韩友领.导乐仪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全产程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1,32(3):319-322.
[2]卢秋恋,李凌虹.分娩镇痛仪对产妇镇痛效果及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2):86-87.
[3]高璐,申健,刘璇.分娩镇痛对产妇发热及新生儿评分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11):1288-1289,1294.
[4]胡明霞,王昕,魏婷婷.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0,23(4):404-407.
[5]苗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9,39(8):80-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