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美食三色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美食三色饭
追溯海南苗族的历史,他们属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从海南岛外征调来防守的苗兵。
据《崖州志》记载:“又有一种曰苗黎,凡数百家……盖前朝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乐定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弩手。
后营汛废,子孙散居山谷,仍以苗名。
”由此可见,苗族从明代起定居,并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与其融为一体,成为建设与开发海南岛的一个重要族群。
岁月如梭,历经风雨变迁,已在海南岛上驻足,繁衍生息数百年的苗族人,也衔生出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而他们那充满魅力,充满诱惑的传统美食,首当其冲要数三色饭。
苗族三色饭,具有苗族浓厚的风味色彩,每年春节或者三月三传统节日期间,苗家人家家户户就着手蒸煮米饭。
逢年过节吃三色饭,既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又表示家庭成员的团圆,更是表示幸福吉祥的象征。
苗族三色饭的制作过程,有着诸多的工序,且做饭的方法繁琐,费时费力。
原材料上先准备糯米,最好是粒大米香、米粒饱满的山兰糯米。
米要用清水浸泡,清洗干净备用,再到野外采摘三角枫叶、红兰草,挖些野生黄姜块茎回来,作为米饭的着色原材料。
采回来的三角枫叶和红兰草洗净后,分别入锅下水淹没,然后大
火煮汁。
当三角枫的黑色素和红兰草的红色素完全稀释入水中时,停火,捞出杂质,滤出汁液备用。
温度适中了,便可下糯米,分别浸泡。
与此同时,把黄姜块茎洗净,用木臼捣碎,取出粉末用温水调汁,滤尽杂质,用黄姜水搅拌糯米浸泡。
一夜之间,不同器皿浸泡的糯米,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分别着上了黑、红、黄三种不同的颜色。
此时提取糯米,滤尽水分,放入蒸锅,分别隔水蒸煮。
一两个钟头后,蒸熟的米饭便形成了黑、红、黄三种颜色。
此时,三色饭相互搭配,便可相映成趣了。
把三色饭舀入碗中,用肉眼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以自然植物着色的米饭,就像一粒粒细小的宝石,有着让人感到惊奇的独到之处。
瞧那黑色的米饭,黑得入木三分;那黄色的,黄得理直气壮;那红色的,红得艳而不俗。
在色、香、味诱惑下,情不自禁扒上几口,糯米的酥软、醇香、甜滑,在口齿间滚动,还伴有香甜的草木和草药味儿,咀嚼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糯米饭属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等,而用天然植物染色的三色饭,除了色、香、味俱佳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如红兰草,有生血作用,清代《侣山堂类辩》曰:“红花色赤多汁,生血行血之品”;黄姜是种草药,有清热凉血作用;古人用枫叶煮成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等。
话说回来,三色饭应该归纳为药膳,因为这类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二者完美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起到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三色饭是海南苗族独特的风味美食,若想身临其境品尝,可在节假日,或者闲暇时间,邀上三五好友,到乡下苗族村寨走一走,看一看,既游离于青山绿水间,又可品尝风味独特的美食,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