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六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九月份学科活动(六年级语文)
活动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学们,恭喜你顺利升入初中的知识殿堂,希望你在这里得偿所愿。
加油!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迂回(yū)妩媚(wǔ)坠落(duò)苍穹(qióng)
B.逶迤(wēi)山涧(jiàn)摇曳(yè)围歼(qiān)
C.簇拥(cù)孕育(yùn)勾勒(lè)蒙古(měng)
D.渲染(xuàn)鸣啭(zhuǎn)伏案(àn)笨拙(zhuō)
2、(4分)读拼音,写词语。
(1)节日里,人们穿着五彩的yīshang(),载歌载舞,远远望去,好像一道道cǎi hóng()。
(2)淡淡的yōu yǎ()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fēn biàn()出,这是丁香。
3、(3分)选词填空,我来试一试。
班长正在写演讲稿,我认为他把A宣布B宣告C宣讲D宣读中的()填到下面的句子中比较好。
“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
4、(3分)下列句子中,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来表达,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元宵节的早上,我慢慢地走在公园里,我似乎听到了盛开的腊梅花在喃喃自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B.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窃窃私语:“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C.我拍了拍胸脯:“听我的,准没错!”
D.我对着大海呐喊:“我爱你,大海!我爱你,我的故乡!”
5、(3分)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开学前就准备好了铅笔、橡皮、格尺和文具。
把“和”改为“等”。
B.能否在课后及时复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前提。
将“前提”改为“基础”。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畅谈兴致勃勃地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将“畅谈”和“兴致勃勃地”调换位置。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删掉“通过”或“使”。
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渺小的事物。
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
我敬畏______,坚毅挺拔;敬畏______,柔韧顽强;敬畏______,坚忍刚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A.霜雪中的梅花风雨中的小草沙漠中的胡杨B.霜雪中的梅花沙漠中的胡杨风雨中的小草
C.风雨中的小草霜雪中的梅花沙漠中的胡杨D.沙漠中的胡杨风雨中的小草霜雪中的梅花
7、(3分)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B.想,要靠做来证明;做,要靠想来指导。
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D.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8、(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修辞。
B“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可以理解为:如果不是这样,就太平淡无味了。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D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9、(3分)我是读书小明星。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请你给老师说说你读了哪些书____________(最少写2本)。
从上面书中选出你最喜爱的一本,概要介绍给老师(可以从大概内容、主要人物、思想感情等方面介绍哦)。
10、(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漂泊在外的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用“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
”把游子内心的孤寂抒写得淋漓尽致。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雨疾的诗句是“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
”
(3)古人在写诗词时常常会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过故人庄》中的诗句“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
”还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畅想丰收的喜悦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七律·长征》中,首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
”具体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34分)
(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12分)
五位壮士(挺立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笑容)。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1、(2分)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写在“____________”上。
12、(4分)班长马宝玉“激动”的原因是①,这是对马宝玉②的描写,也是③(A点B 面)的描写,而对加点的“五位壮士”是进行了④(A点B面)的描写。
13、(3分)五位壮士对群众为什么是“眺望”?对敌人为什么是“望望”?
14、(3分)读了这段话,你打算怎样为划线句批注?“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最后的时刻(11分)
①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
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②这时,江姐正伏在桌子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
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藏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的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③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
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④江姐梳好了头发,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
她换上旗袍并在旗袍外面套了一件短毛线衣。
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
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⑤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
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⑥“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⑦“留给大家用吧。
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
⑧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⑨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
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
⑩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⑪“同志们,永别了!”
⑫“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牢房门。
⑬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5、(3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6、(3分)文章开头写到“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⑪段中江姐却说“同志们,永别了!”这其中的原因,你是怎样理解的?
17、(2分)对题目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C.反动派最疯狂的时刻。
D.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
18、(3分)读完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
(三)善良是心灵的灯盏(11分)
①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
②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
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
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③走进院落,见房门紧锁。
妻子曾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了,已经换了新锁。
他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再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
离开家时,女儿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她该长高了,会喊爸爸了。
④想到女儿,他的心里顿时涌起阵阵暖意。
婚后,家里真的很穷,女儿半岁时,他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
苦些累些都不怕,只想多挣些钱,让家人过上殷实的日子。
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只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都定期寄往家里。
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家了,今年春节临近,思念煎熬着他的心,他怀揣着积攒的血汗钱,想回家过个团圆年。
⑤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一个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
路过一家小诊所,看见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正抱着孩子轻轻地晃,并且急得泪珠直往下落。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呢?”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⑥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啦?”女人叹了口气,说:“我是幼儿园老师,今天这孩子突然发高烧,因为一下子联系不上她妈妈,我就赶紧带孩子来看病了,但是走得慌张,带的钱不够。
你看,她都烧得有些迷糊了,真怕耽误了病情啊!”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正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⑦摸了摸衣兜,脑海中闪过几分犹豫。
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
但转念一想,如果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是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温暖的手,来帮助她们渡过难关呐!
⑧侧过身,他艰难地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两张100元钱,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
”“太谢谢你了!好人有好报!”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打上针!”
⑨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着给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
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
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毛绒小熊,咯咯地直笑。
⑩见孩子喜欢小熊,他便把小熊递给小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
”小女孩接过毛绒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
女人低头看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
看到小女孩已无大碍,他告辞转身离开了医院。
⑪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
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
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子,他咧嘴一笑。
突然,他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只见妻子旁边还站着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怀里正抱着那只毛绒小熊。
⑫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突然发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一把将女儿揽进怀里,亲了又亲,滚烫的热泪蹭到了女儿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⑬打工的日子里,他遇到过各样目光,深感卑微如草芥。
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灵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
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温暖的爱心。
19、(3分)为什么说“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20、(3分)文中刻画了哪些善良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善良的表现。
21、(2分)请赏析选文第⑪段“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
”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22、(3分)读了这篇文章,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三、作文(50分)
金秋送爽,欢欣鼓舞走进初中生活的同时,你是否对可爱的童年恋恋不舍?童年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一样,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
回首自己渐行渐远的童年,你是否想要对印象深刻的童年往事说些什么?
请以“童年·往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2、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3、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C 3、C 4、B 5、B 6、D 7、A 8、A(每道题3分)
2、衣裳、彩虹、幽雅、分辨(每个字0.5分共4分)
9、略(两本书名各1分,内容介绍1分,共3分)
10、(1)日暮客愁新(2)白雨跳珠乱入船(3)还来就菊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每空1分,共8分)
二、11、屹立、喜悦(每空1分,共2分)
12、①自己的任务胜利完成了②神态③A ④B(每空1分,共4分)
13、他们拖住了敌人,群众和部队主力已安全转移,走出去很远了,所以用“眺望”。
(1分)“望望”既表现了他们对敌人的藐视,(1分)也说明敌人在离他们不远的山下。
(1分)
14、①五位壮士跳崖时喊的口号壮烈豪迈。
②他们无畏的精神让无数人备受鼓舞。
③这口号表达了他们对党的无限热爱。
④体现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⑤这个句子采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⑥表达了作者对五位壮士的赞美和崇敬。
(以上6点,答出1点得1分)。
15、江姐在被害前与同志们道别。
(3分)
16、①敌人心虚,不敢说出将要杀害江姐的事实,②狡猾地欺骗革命者。
③江姐睿智,斗争经验丰富,④看穿了敌人的谎言。
(以上4点答出3点得满分)
17、D(2分)
18、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活严谨、考虑事情周密、对革命无比忠诚、视死如归的江姐。
(3分)
19、①比喻,用灯盏比喻善良。
②说明善良能使人固守内心的纯净,③引领温暖的爱心,④使人们心灵充满光明,生活充满希望。
(以上4点答出3点得满分)
20、①文中刻画的善良的人有打工的“他”和小女孩的幼儿园老师。
(1分)②幼儿园教师联系不到家长就独自带女孩看病,真心爱护女孩。
(1分)③打工的他拿出辛苦挣的钱给女孩看病,④留下来一直陪着孩子看病,⑤送女孩小熊,鼓励他勇敢。
(以上答出任意1点得1分)
21、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时内心的震惊。
(2分)
22、要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如在学习中看到有的同学做题遇到困难,可以帮他解决,共同进步。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