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人教经典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6章化学能与热能6-1a(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
时间: 45 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 7 分,共 70 分 )
1.以下既属于氧化复原反响,又属于吸热反响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响
B. Ba(OH) 2·8H2O 与 NH 4Cl 的反响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响
D.甲烷 (CH 4)在 O2中的焚烧反响
答案C
分析铝片与稀盐酸之间的置换反响、甲烷(CH 4)在O2中的焚烧反响既是氧化复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响;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发生的氧化复原反响是吸热反响;Ba(OH) 2·8H 2O与NH 4Cl 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响是吸热反响。
2.如图为 1 mol SO 2Cl 2(g)和 1 mol SCl 2(g)反响生成SOCl2(g) 的能量变化表示图,已知
E1= x kJ ·mol -1-1
,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E2= y kJ ·mol
A.若在反响系统中加入催化剂,E1不变
B.若在反响系统中加入催化剂,H 减小
-1
C.反响活化能等于 y kJ mol·
D. 1 mol SO 2Cl 2(g)和 1 mol SCl 2(g)反响生成 SOCl2 (g)的H= (x- y) kJ mol·-1
答案D
分析察看图像, E1为反响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反响的活化能降低,可是H 不变;
1mol SO2Cl 2(g)和 1 mol SCl2(g)反响生成 SOCl2(g)的反响热数值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
即 H= (x- y) kJ mol·-1,应选 D。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
B.用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属可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
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答案B
分析乙醇作燃料产生CO2气体,会惹起温室效应, B 项错误。
4.以下图,在101 kPa 时,H1=- 393.5 kJ mol·-1,H2=- 395.4 kJ mol·-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断裂金刚石和石墨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B.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汲取能量,是物理变化
C.石墨比金刚石稳固
D. 1 mol 金刚石与 1 mol O 2的总能量低于 1 mol CO 2的总能量
答案C
分析断裂化学键需要汲取能量,形成化学键则放出能量, A 错误;石墨和金刚石是碳
元素形成的两种不一样单质,两者的构造不一样,故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化学变
化, B 错误;由
题图可知,等量的 C(s,石墨 )拥有的能量低于C(s,金刚石 )拥有的能量,故石墨比金刚石稳
定, C 正确; 1 mol 金刚石与 1 mol O 2的总能量高于 1 mol CO 2的总能量, D 错误。
5. [2017 山·东烟台期末 ] 已知 298K 、 1×105 Pa 条件下, 2g 氢气焚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242 kJ 热量。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1
A. H2(g)+2O2(g)===H 2O(g)
H=+ 242 kJ B. 2H 2(g) + O2(g)===2H 2O(g)
-1
H =+ 484 kJ mol·
C. 2H 2(g) + O2(g)===2H 2O(l)
-1
H =- 484 kJ mol·
1
D. H2O(g)===H 2(g) +2O2(g)
H =+ 242 kJ mol·-1
答案D
分析 2 g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 ,完整焚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 kJ 热量,据此写出
相应热化学方程式:
1
O2(g)===H 2O(g)- 1H 的单位是 kJ·mol- 1 H2(g) +H=- 242 kJ mol·。
,
2
而不是 kJ,A 错误; H2 (g)与 O2(g) 生成 H2O(g) 的反响为放热反响,则H <0,B 错误; 2 mol
氢气焚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生成液态水时H 未知, C 错误;由 H 2(g) +1 2
O2(g)===H 2O(g)H=- 242 kJ mol·- 11
H =+ 242 kJ mol·-
,可得 H 2O(g)===H 2(g) + O2(g)
2
1,D 正确。
6.[2017 衡·水模拟 ]某反响由两步反响组成,它的反响能量曲线以下图
( E1、E2、 E3、 E4表示活化能 )。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
是 ()
A.两步反响均为吸热反响
B.三种化合物中 C 最稳固
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响的焓变
D.整个反响中H= E1- E4
答案B
分析 A→B的反响为吸热反响, B→C的反响为放热反响, A 错误;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固,B 正确;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响的活化能,不改变焓变, C 错误;整个反响中 H
=(E1+ E3)- (E2+ E4), D 错误。
7.[2017 河·南洛阳期中 ]在 25 ℃、101 kPa 下,0.2 mol C 2H2完整焚烧生成CO2和 H2O(l)时放出 259.92 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A. 2C2H2(g) + 5O2(g)===4CO 2(g) + 2H2O(g)
- 1
H=+ 259.92 kJ mol·B. 2C 2H2(g) + 5O2(g)===4CO 2(g) + 2H2O(l)
H=- 259.92 kJ mol·-1 C. 2C 2H2(g) + 5O2(g)===4CO 2(g) + 2H2O(l)
H=+ 2599.2 kJ mol·-1 D. 2C2H2(g) + 5O2(g)===4CO 2(g) + 2H2O(l)
H=- 2599.2 kJ mol·-1答案D
分析C2H2(g) 与 O2(g) 的反响为放热反响,则有H<0, A、 C 错误; 0.2 mol C 2H 2完整焚烧生成 CO2和 H2O(l) 时放出259.92 kJ 热量,则 2 mol C 2H2完整焚烧放出2599.2 kJ 热量,则B错误,D正确。
8. [2017 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一些烷烃的焚烧热以下表: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乙烷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 2H6(g) + 7O2(g)===4CO 2(g)+ 6H2O(g)H=- 1560.8 kJ ·mol- 1
B.稳固性:正丁烷>异丁烷
C.正戊烷的焚烧热大于3531.3 kJ mol·-1
D.同样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焚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C
分析表示乙烷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 应为液态,且该反响的H =- 3121.6 kJ ·mol-1, A 错误;由表中焚烧热数据可知, 1 mol 正丁烷、异丁烷分别完整焚烧时,正丁
烷放出的热量多,说明等量的两种物质,正丁烷拥有的能量高于异丁烷,则异丁烷更稳固,
B 错误; 2-甲基丁烷的稳固性强于正戊烷,因为
-1
2-甲基丁烷的焚烧热为 3531.3 kJ mol·,故
正戊烷的焚烧热大于
-1
3531.3 kJ mol·, C 正确;由表中数据剖析可知,同样质量的烷烃,碳
的质量分数越大,焚烧放出的热量越少, D 错误。
9.已知 H— H 键键能 (断裂时汲取或生成时开释的能量)为 436 kJ ·mol -1, N — H 键键能
为 391 kJ ·mol - 1
N2(g) +3H 2(g)===2NH 3(g)
-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H=- 92.4 kJ mol·。
则
N≡N键的键能是 ()
A. 431 kJ mol·C. 649 kJ mol·- 1
B .945.6 kJ mol·-1
- 1-1
D. 896 kJ mol·
答案B
分析H =E(N≡N键键能 )+ 3×E(H —H 键键能 )- 6×E(N— H 键键能 ),则 E(N≡N键键能 )= H- 3×E(H —H 键键能 )+ 6×E(N —H 键键能 )=- 92.4 kJ·mol-1- 3×436 kJ·mol -1+6×391 kJ mol·-1= 945.6 kJ mol·-1。
10.以下相关反响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化学反响过程中,吸热反响需不停从外界获取能量,放热反响不需从外界获取能
量
B .甲烷的焚烧热H =- 890kJ ·mol -1,则甲烷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 +2O 2(g)===CO 2(g)+ 2H2O(g)H=- 890 kJ mol·-1
C.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 + NaOH(aq)===NaCl(aq) + H2O(l)
- 1
H=- 57.3 kJ mol·,
则有:
H2 SO4(aq)+ Ba(OH) 2(aq)===BaSO4(s)+ 2H2O(l)
-1 H =- 114.6 kJ mol·
D.已知: S(s)+O2(g)===SO 2(g)H 1=- Q1 kJ mol·-1, S(g)+ O2(g)===SO2(g)H2=-Q2 kJ mol·-1,则 Q1<Q2
答案 D
分析 A 项,有的放热反响需要从外界获取必定的能量来引起; B 项,甲烷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应为液态; C 项, H2SO4与 Ba(OH) 2反响生成积淀也开释出热量,H 小于
- 114.6 kJ mol·- 1
项, S(s)变为 S(g)要汲取热量,因此Q1<Q2。
; D
二、非选择题 (共 30 分 )
11.[2018 ·北枣阳高中月考湖](16 分)因为反响的状况不一样,反响热能够分为多种,如燃
烧热和中和热等。
(1)以下各项中的H 表示物质的焚烧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表示物质的中和热的是 ________。
A. 2H2(g) + O2(g)===2H 2O(g)H 1
1
B. C(s)+2O2(g)===CO(g)H 2
C. CH 4(g) + 2O2(g)===CO 2(g)+ 2H 2O(g)H 3
D. C(s)+ O2 (g)===CO 2(g)H4
E.C6H12O6(s)+ 6O2 (g)===6CO 2(g)+ 6H 2O(l)H5
F. NaOH(aq) + HCl(aq)===NaCl(aq) + H2O(l)H6
G. 2NaOH(aq) + H 2SO4(aq)===Na2SO4(aq)+ 2H 2O(l)H 7
(2)25 ℃、 101 kPa 时, 1 g C6 H6(l) 完整焚烧生成CO2(g) 和 H2O(l) ,放出 41.8 kJ 的热量,则 C6H6的焚烧热为________,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晶体硅 (熔点 1410 ℃ )是优秀的半导体资料。
由粗硅制纯硅过程以下:
Cl 2蒸馏H 2
Si(粗 )――→SiCl 4――→ SiCl 4(纯 ) ――→ Si(纯 )
460 ℃1100 ℃
在上述由 SiCl 4制纯硅的反响中,测得每生成 1.12 kg 纯硅需汲取 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 E F
-1
C6H6(l) +15
O2(g)===6CO 2(g) + 3H2O(l)
- 1
(2)3260.4 kJ mol·2H=- 3260.4 kJ mol·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1100 ℃
(3)SiCl 4(g) + 2H2(g) ===== Si(s)+ 4HCl(g)
- 1 H=+ 0.025a kJ mol·
分析 (1) 依据焚烧热、中和热的定义进行剖析,此中 H 表示物质的焚烧热的是D、E,表示中和热的是 F。
(2)25 ℃、 101 kPa 时, 1 g C6H6(l) 完整焚烧生成CO2(g)和 H 2O(l) 放出 41.8 kJ 的热量,则1 mol C 6H 6完整焚烧放出的热量为41.8 kJ ×78= 3260.4 kJ,故 C6H6的焚烧热为 3260.4 kJ mol·-1,据此写出该物质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单位是“ kg。
”设生成 1 mol 纯硅 (28g)汲取的热量为Q,计算式
为: 1120 g∶ a kJ= 28 g∶ Q, Q= 0.025a kJ ,故反响热为:H=+ 0.025a kJ ·mol - 1。
书写热
1100 ℃
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各物质的状态:SiCl 4(g)+ 2H 2(g) ===== Si(s)+ 4HCl(g)H=+ 0.025a
- 1。
kJ ·mol
12. (14 分 )已知 1 mol CO 气体完整焚烧生成 CO2气体放出283 kJ 热量; 1 mol 氢气完全焚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kJ 热量;1 mol CH 4气体完整焚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 kJ 热量。
试回答以下问
题:
(1)写出氢气焚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 1 mol CH 4气体完整焚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热量 ________890kJ(填“ >”“或<“”=”)。
(3)若将 a mol CH 4、CO 和 H 2的混淆气体完整焚烧,生成 CO2气体和液态水时,则放出
热量 (Q)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 。
(4)若将 a mol CH 4、 CO 和 H2的混淆气体完整焚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且 CO2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则放出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 。
答案 (1)H 2(g)+1
O2(g)===H 2O(l)H =- 286 kJ mol·-1 2
(2)<
(3)283a kJ<Q<890a kJ
(4)284.5 a kJ<Q<586.5a kJ
分析 (2) 液态水比水蒸气更稳固, CH 4气体完整焚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时放出的
热量比生成 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少。
(3)a mol CH 4、CO 和 H 2的混淆气体完整焚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采纳极值法剖析,当只含 CH 4时,完整焚烧放出的热量最多,为890a kJ。
当只含 CO 时,完整焚烧放出的热
量最少,为 283a kJ。
故 Q 的取值范围为 283a kJ<Q<890a kJ。
(4)生成的 CO2和液态水的物质的量相等,采纳极值法剖析,若无一种气体:①若无 CO,不合题意;②若无 H 2,可能 CO 和 CH 4各为 0.5a mol ,放出的热量 Q=0.5a×(283+890) kJ =586.5a kJ;③若无 CH4,可能 CO 和 H2各为 0.5a mol ,放出的热量 Q= 0.5a×(283+ 286) kJ =284.5a kJ。
若无两种气体,均不行能。
因此放出的热量 Q 的取值范围为 284.5a kJ<Q<586.5a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