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

合集下载

两 极 地 区

两 极 地 区

两极地区重点知识:注意:靠近极圈并在极圈之外的纬线,一般为60°驯鹿: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冬季迁往偏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夏季迁往北冰洋沿岸的苔原带.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1、中国科学家前往北极黄河站考察时间什么时候最为适宜?为什么?时间:每年的7、8月份左右原因:有极昼现象;7月、8月为北极暖季2、中国为什么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北极科考?中国大陆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北极地区有公共的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需求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3、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球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大圆劣弧为最短.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地区,其大圆都经过北极附近,所以北极上空是连接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空中通道的捷径。

4、北极航线: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D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2)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B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像一只巨大的“蝌蚪”,头部顶着印度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依次为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尾巴靠近的土地是南美洲1、分析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天气、大气透明度、地形、洋流、海陆分布、地面反射、人类活动等)A、南极比北极极夜时间长,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大气状况)B、南极洲是高原大陆,海拔较高,气温更低。

(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C、南极周围是势力强烈的西风漂流,绕极环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热量向高纬度输送(北极有北大西洋暖流输送热量)D、南极为陆地而北极为海洋,陆地比热容小,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E、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厚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2、分析出南极洲气候特征为酷寒、干燥、烈风原因。

2.15 两极地区-2024-2025区域地理优质教学课件

2.15  两极地区-2024-2025区域地理优质教学课件
位于地球最南端
• 南极圈(66°34′S)以南广大地区 • 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
人员定居的大陆
(一)南极地区周边地理事物
巴斯海峡 澳大利亚大陆
马达加斯加岛 莫桑比克海峡
新西兰南北岛 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南部
非洲大陆南部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中 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 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 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 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 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 极罗斯海新站。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路线
• 经停弗里曼特尔的理由 进入南极大陆前,最后一个较大城市, 补充淡水、燃料和给养。
• 由弗里曼特尔出发,向东顺时针方向航行 的原因 顺西风带和西风漂流,顺风顺水,速度 快,节省燃料和有利于航行安全。
• 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狂风巨浪、冰山、低温、洋流。
蓝鲸是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南大洋中鲸的数 量和捕获量均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现存量100万头左右。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 罗斯海新站——环保考察
土地盐碱 化
淹没土地
海水入侵
陆地污水 排放受阻
港口、航 道功能受
影响
海平面 上升的 影响
洪涝灾 害加剧
侵蚀海岸
风暴潮作 用加剧
全球变暖使两极地区的冰川加 速融化,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 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 未经人类开发,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 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冰上作业
气象观测
收集陨石
(二)南极的科考成就 · 长城站——资源考察
我 国 已 于 1983 年 正 式 加 入 《南极条约》。

区域地理-两极地区

区域地理-两极地区
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北极熊素有“冰海霸王”之称,是北冰洋的 象征
北极熊
北极驯鹿
海 狮
海 海 象 狗
海 豹


北极光
极地生物
5、自然资源丰富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淡水资 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金属、非金 属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
6、北冰洋的主要特征 最小、最浅、最冷的大洋。 大陆架辽阔、海岸线曲折
(2)、北冰洋的主要特征
(1)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的大洋。 (2)是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3)大陆架面积辽阔。
(4)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岛屿数量仅次于太平洋, 其中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
3、人文地理特征
▲北极与南极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北极有土著居民。 土著居民是属于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以狩猪和捕鱼为 生。
——属典型的冰原气候
东方站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 温在-25℃以下,极 端最低温达-88℃以 下;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 寒极,1983年7月31 日,俄罗斯东方站观 测到-89.2℃。在这 样的温度下,钢板都 会摔裂,一杯刚烧开 的热水泼出后,落到 地面就变成冰了。
寒极
冰雪具有强烈反射阳 光的作用,太阳给予 南极大陆光热的75%90%被反射而损失掉! 这更加剧了南极气候 的寒冷!
重要的战略位置: 北冰洋上 空是连接 北美北部、 亚洲北部 和欧洲北 部最短的 空中走廊。
2、自然区域特征
(1)、寒冷的自然景观 ①地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体,多数地区冰 雪覆盖,浮冰广布。北极点附近是常年不化的 冰盖,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部。
②气候: 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气 候严寒,干燥。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北极 地区主要是极地苔原气候。 ③植物: 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④动物:

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两极地区则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知识不仅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多样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的知识点。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两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北两极,南极位于南纬90度处,北极位于北纬90度处。

光是这个位置就足以令人兴奋,因为这是地球上最寒冷、最荒凉的地带。

二、两极地区的气候两极地区的气候极其寒冷,南极洲的平均气温约为零下49度,而北极洲通常介于零下30-10度之间。

北极的气候比南极稍微温和一些,这是由于北极地区周围的海洋相对温暖。

三、两极地区的动植物两极地区是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几乎没有植物和陆地动物的生长。

但是在夏季,南极洲上的苔藓和地衣生长得很茂盛,海洋中也有各种生物,如企鹅、海豹、海狮等。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相对复杂一些,这里有极地熊、北极狐、海象以及迁徙的鲸鱼和海豚等生物。

四、两极地区的国家和权益两极地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但周围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对这些地区拥有相应的权益。

南极地区由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挪威、新西兰、英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共同管辖。

而北极地区则有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国家在这里拥有权益。

五、两极地区的环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地区的冰川和冰盖正在逐年减少。

为了保护这片脆弱的环境,很多国家和组织都在不断采取行动。

例如,国际海洋组织禁止在南极洲水域进行商业捕鱼活动,南极条约也规定所有对南极的开发都必须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的一些基础知识,接下来,可以在课本中更深入地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充分感受地球的多彩和神秘。

高二群地理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高二群地理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是 泰山站
站,其主要功能是作昆为仑________站中和山________站的周转
站。
罗斯海新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
长城站 昆仑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指出泰山站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A.圆形外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 B.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 C.高架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物附近的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
1 南极冰盖表面形态:中部高、四周低呈盾形,顶部较平坦 2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文森峰
3.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烈风
• 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 •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无降水,
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思考:南极洲为什么被称为“白色荒漠”?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 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
气候类型 及特征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 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 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夏 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 动物有北极熊、驯鹿等
实战演练
(2021 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 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 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右图示意罗斯海 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两极地区》课件

《两极地区》课件

两极地区的探险活动和历史
早期的探险家
如南极的罗伯特·斯科特和北极的 弗朗茨·韦格内等,他们的探险故 事和历史成为人类勇敢和智慧的
象征。
现代探险活动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探险活动更 加安全和便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游客和探险家。
历史遗迹
两极地区仍有许多历史遗迹和遗物 ,如南极的科考站和北极的因纽特 人遗址,见证了人类在极地的活动 历史。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
总结词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
详细描述
两极地区的冰川和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库,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有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同时, 两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系统,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风雪、干旱
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
要通道,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南极地区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独特的生物种群
南极地区虽然环境恶劣,但仍有一些生物种群在此生存,如企鹅、海豹、鲸鱼等。这些生 物种群在适应南极极端环境的过程中演化出了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重要的生态系统
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南 极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复杂的生物链和生物相互作用,如食物链、共生关系和竞争关 系等。
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
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 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资源开发和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受到 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资源种类

区域地理_两极地区

区域地理_两极地区
南极大陆的冰,体 积占世界总体积的 90%以上。如全部 融化,世界洋面将 升高50—70米。
气候— 酷寒、干燥、烈风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
极端最低温达-88℃以下;(酷寒)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55毫米以下,最少的地方不
足5毫米;(干燥)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 17米/秒—18米/秒, 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缩短航程,减少费用(4分)
• (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响。 (6分)
改变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生存;因通航 带来污染;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或城 市(6分)
• 例题三:读图,回答4—6 题。
• (1)图示季节,在我国下 列现象可信的是( B)
•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
(1)图中南极最高峰B叫____ (2)南极考察队员在考察过程中看到最多的鸟类动物是( )
A 企鹅 B鸵鸟 C蜂岛 D巨嘴鸟 (3)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
A 12日14时 B 13日2时 C 12日2时 D 13日14时 (4)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解题思路】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为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M点
时的时间为正午12点,本地为澳大利亚,位于北京之东,时间 比北京早。澳大利亚为东10区,北京为东8区。时间差为2个小 时,所以,此时的时间为上午10点钟。往南极走,方向一律为 南(正南、西南、东南)。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为顺时针方向, 四周为北,中心为南。所以,正南只能出现在同一条经线上,不 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因此,顺时针方向 为东,判断出长城站在东南。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 二、地形 1、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大 洲 2、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库,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
三、气候:冰原气候
• 1、酷寒: 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高气温更低; 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的传递。 2、干燥: 是各大洲中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有”白色沙漠“之称 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但蒸发量更少;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升华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 3、烈风: 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 再加上地形的影响形成狂风。
全球极端低出现在南极而不在北极的原因:
• 1、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 2、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但这一因素就可多降 温12℃多 • 3、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 • 4、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时,而北极冬季却是地球位于 近日点,使极夜时间南极(186天)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 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 5、南极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 热量向高纬度输送,而北大西洋暖流却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
四、资源
• 1、矿产:煤铁等资源丰富 • 2、海洋生物:磷虾、鲸、海豹、企鹅等 • 3、淡水:占全球72%,以固体形式存在。
THANK域,也叫做 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洲北 部以及一些岛屿。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体,多数地区冰雪覆盖,浮冰广布。 北极点附近是长年不化的冰盖,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 部。 2、气候: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气候严寒, 干燥。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北极地区主要是极地苔原气候。 3、植物: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4、动物: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 北冰狐、驯鹿等。北极熊 素有“冰海霸王”之称,是北冰洋的象征。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北极点3月21—9月23日为极昼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为极夜
南极点3月21—9月23日为极夜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为极昼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地衣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苔藓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蘑菇
北冰洋的交通地位
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北美北部、欧洲 北部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航线。
④资源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风力、锰结核、金 属矿、地热、淡水、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北极熊、驯鹿、麝牛、鲸、海豹、海象、 北极狐、北极狼等。北极熊素有“冰海霸王 ”之称,是北冰洋的象征。

挪 威 斯 匹 次 卑 尔 根 群 岛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 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提高我国极地考察能 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 未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并将在 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 极的作用。
南极 地 区
非洲 大 西 洋
一、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 几乎都在南极圈以内 经度位置:
南 美 洲
纬度位置最高,跨经 度最广(360°) 南极半岛600W,与火
地岛隔海相望
南极圈
大洋洲
2、海陆位置:
南极大陆被太平洋、
印度洋、大西洋环绕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冰雪高原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二)气候—冰原气候: 寒极和风库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 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


7 、 北 极 “ 黄 河 站 ” 的 建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 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78°55′N,11°56′E)建 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成 功 项 目 展 示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PART 04
成 功 项 目 展 示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勒拿河、鄂毕 河、叶尼塞河、 马更些河的下游 位于北极内。
南极洲的河流基本上是暖季冰雪融化形 成的暂时性河流。河水流不多远就直接 注入海洋或湖泊,故河流大多短小,以 伊拉特“绿洲”(东经160°,南纬78°附 近)中的奥尼克斯河最长,约30公里 ,注入范达湖,12~2月有水,水深约 一米。在班格尔“绿洲”(东经101°,南 纬66°10')也有一些长20公里的暂时性 河流。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 雪。
这输入标题
这输入标题
这输入标题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量将每页幻灯片的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据统计 每页幻灯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钟之内。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工 作 完 成 情 况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苔原气候
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 带,常冬无夏,地面生长 着苔藓、地衣等等植物。. 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 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 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 厚的冰雪。
气温酷寒、降水稀少、 风多而大。一般最热 月平均气温都在0摄 氏度以下,降水极少, 甚至比许多沙漠地区 还少,但由于蒸发量 更小,小于降水量, 因此可算是世界上降 水最少的湿润区,每 年大风天数平均都在 200天以上。
极 地 地 区
south poie
n o r t h p o i e

15. 第十五章 两极地区

15.  第十五章  两极地区

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C
(09辽宁)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 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 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3-5 题。
气温对比
北极地区的冬季从 11月起直至下一年的4月为极夜时 40 人体体温(37℃) 期,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 -20oC~-40oC。北极地区的夏 20 季为7、8两个月,为极昼时期,最暖的 8月份平均气温只有 oC。北极极 -8oC。在西伯利亚观测到的历史最低温度为 -70 水的冰点(0℃) 0 点的历史最低温度为-59oC。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18℃) -20
-40 -60 -80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50℃) 北极地区最低气温(-70℃) 南极地区最低气温(-88.3℃)
其它:北极地区的降水普遍比南极地区 高得多(100—250mm);风速远不及南极。
黄河站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 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地衣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苔藓
南极洲的气温为何比北冰洋低?
①西风带阻挡了低纬热量向南极洲输送。 ②南极洲的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③南极洲的海拔比北冰洋高。 ④南极洲被世界最强大的寒流(西风漂流)环绕, 北冰洋中有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流经。 ⑤南极洲的冰雪比北冰洋覆盖得更广更厚。 4、资源丰富 ①淡水: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洲,世界最大的天然冰库。 ②矿产:煤、铁。 ③生物:企鹅、磷虾(富含蛋白质)、鲸、海豹。 5、科研宝地: ①科考时间:11—3月(暖季、极昼范围大) ②科考站:长城站(临大西洋、 极圈外) 、中山站(临印度洋、极圈内) 、 昆仑站(内陆、极圈内)。 ③《南极条约》的内容:只用于和平目的。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南极地区
纬度
地表状况 昼夜状况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 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 少,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 为冰原气候
南极圈以南
以南极洲为主体,三大洋包围
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
气候类 型和特 征
自然带 矿产 生物
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2)1999年7月1日,我国的“雪龙号”考察船首次远航北极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 (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 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 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 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 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 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 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 候,酷寒、大风、 干燥为主的特征
冰原带
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
苔原带和冰原带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 种金属矿产等 苔藓、地衣、北极熊、驯鹿
企鹅、鲸、磷虾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长城站、哪个 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 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 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 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 ,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南极之巅 — 文森峰 (发现有铁矿) (2)淡水资源丰富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

王企鹅
帝企鹅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20世纪20年代以 来,许多国家先后派 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 考察队,到南极地区 进行考察。 目前,已有20多个 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 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 验站,每年暖季在南 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 达2 000多人。
许多国家到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 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 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 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 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 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 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 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 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长城站:建于1985 年2月
中山站:建于 1989年2月
.
昆仑站:建于 2009年2月
请在图中找出 下列科学考察 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2、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考察 站都选择在2月份?
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考察 站都选择在2月份?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南极地区的暖季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2、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貌:冰雪覆盖,浮冰广布。 ②气候:极地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寒冷而漫 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有极昼、极夜和极光 现象。 ③植物: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④动物:主要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⑤自然资源: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石油和天然 气、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
4、植被: 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
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
洲名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平均 海拔(米)
冰 盖
(平均2000 多米)
南极洲是世界上 海00 340 2350
南极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第十二节 两极地区

第十二节 两极地区

4.能够以南极生物体内含有剧毒物质为例,分析人类活动对 全球的影响。
北美洲
大西洋
太 平 洋
欧 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亚 洲
北冰洋周围 的国家:
俄罗斯、美 国、加拿大、 丹麦、挪威、 冰岛、瑞典、 芬兰八个国 家。
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 边缘陆地海岸带、北极苔 原及最外围的泰加林带。 在66o33‘N以北地区,北冰 洋占总面积的60%。北冰洋 可分为北极海域和北欧海 域两部分。格陵兰海,挪 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 于北欧海域,其余为北极 海域(楚科奇海、新西伯 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 拉海等)。
立北 极 “ 黄 河 站 ” 的 建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 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78°55′N,11°56′E)建成并 正式投入使用。

挪 威 斯 匹 次 卑 尔 根 群 岛
黄河站

“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 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提高我国极地考察能 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 未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并将在 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 极的作用。
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世界人口的83 %)处在北半球,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比南极大得多,直接 得多。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中,北极环境系 统的一些特殊现象已经和正在成为国际科学 界关注的焦点。

污染造成北 极有些地方 生女不生男
极 光
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陆
南极洲
非洲 大 西 洋
二.独特的地理环境
40
人体体温(37℃) 水的冰点(0℃)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18℃)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50℃) 北极地区最低气温(-66.7℃) 南极地区最低气温(-8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xt
两极资源的匮乏
两极地区不仅仅有许多的自然资源,但随着 人们的破坏,也有许多自然资源面临濒危、匮 乏的困境。 北欧鳕鱼濒临灭绝:海洋观测委员会的一份年 度报告显示,没有数据表明北海、爱尔兰海及 苏格兰西部海域的鳕鱼有恢复性增长的迹象。 即使大幅限制鳕鱼捕捞,对挽救欧洲北部濒临 灭绝的鳕鱼来说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因而还必 须对渔民捕捞海域的面积作出限定,同时还得 严格控制大量的不为所知的“隐性捕捞”。
共同携手,保护环境!
撰稿/初一四班 余苏倩 我们来看看两极的环保调查吧。经过调查,两极的环境破坏很是严重,许许 多多都直接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我向人类呼吁:保护环境吧,那 等于保护你自己! 科学家早就发现,全球二氧化碳密度不断增加,空气污染与因宇宙运动造成 地球磁场力量在不断减弱和伴随着太阳活动变量等因素,巳经促使全球衡温失调, 气温变热,因此此引起南极冰川融化,海洋水位严重升高,加上工业与机械等因素 造成的全球空气污染,巳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许多城市 会成为一片汪洋,到那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另外,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巳经越来越大,如果使破散到全球,会有多 少人得上皮肤疾病?……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南北两极,其他地方的环保问题也十分严重,乱砍滥伐树木,污染水资 源…… 对了,说到,南、北两极也有着重大的作用。地球上只有近20%的淡水中, 又有大部分的水源蓄存在南、北两极的冰川中,有待于人们开发利用,如果全球气 温变暖使两极冰川全部融化的话,那么淡水就会与咸水混在一起,那么世界水资源 的缺乏就会更加严重,就会使更多人因为缺水而死亡! 保护环境吧,人们!像南、北两极那样的悲剧不少,也不愿让它重演,它只 会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伤害,希望同学们可以引以为戒,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从一分一毫做起,从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做起!
总结思考
极地地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体现 于它们的艰险、寒冷、可望不可及,还体现在 它们丰富的资源。在这个自然资源匮乏的时候, 科学家们在两极发现了太多太多,这些资源甚 至能拯救整个世界。但同时,也让我们警醒: 这个世界,经济水平在不断地发展,但是环保 意识也在不断地下降,许多资源被浪费,造成 了缺水、臭氧层漏洞、全球变暖等危机。我们 应该一起动手,呵护这个地球,呵护它的一草 一木。当经济腾飞之时,别让这个地球只剩下 人类和金钱!
返回
北极-煤炭资源
提到煤炭资源,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国享 誉海内外的煤都——山西大同。但是在地球的 顶端,也同样放置了大块煤田,其中之一就是 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大煤田。阿拉斯加西北部煤 田是煤炭资源丰富、并且尚未开发的地区之一。 地质学家估计,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9%—— 4000亿吨就储藏于此。从楚科奇海岸向东延 伸至内陆480公里处(多数位于布鲁克斯山脉 的西缘),这是世界上最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大 煤田。这里的煤炭储量差不多相当于美国南部 48个州的煤炭资源总量。
LOGO
极 地 地 区
福州时代中学 初一(4)班 地理第七课件小组 制 李晋泽 余苏倩 赵思琦 金莉 林圳 陈怡蕾 刘铭心 白凯杰 潘经炜
概念和范围
两极,指世界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 以北,中心位置 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 以南,中心位置 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环绕。
返回
南极-矿产资源
南极大陆矿产资源种类很多,随着各国的考察勘探, 不断有新的矿藏被发现。现已发现的有煤、铁、锰、 铜、镍、钴、铬、铅、锌等220多种矿藏,其中以 铁和煤最丰富。在靠近印度洋海岸的查尔斯王子山 脉,发现了巨大的铁矿脉。矿层厚度达100来,绵 延200千米,品位35%~38%,足够全世界用 200年。在维多利亚地有煤田,面积达100万平方 千米,为世界最大煤田之一。据认为,在整个西部 大陆架中石油的埋藏量约达61亿吨,相当于目前世 界原油年产量的两倍多。天然气也极为丰富。从南 极洲有煤的事实,可以证明南极洲在很早以前曾位 于温带,有过茂密的森林,后经长期漂移,才来到 南极地区。 返回

全球变暖冰块减少 北极熊自相残杀想开吃同类
全球变暖现在又多了一条罪状,因为它导致了北极 熊同类自相残杀的悲剧。据美联社6月12日报道, 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无冰季节延长,生活在加拿 大与美国边界波弗特海的北极熊因为无法获得食物, 只好把眼光投向自己的伙伴,开始食用同类。 研究人员在2004年1月发现了第一起北极熊食用 同类的事件。当时,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 只母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 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它的尸体。 “洞 穴外部的墙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公北极熊用前爪 对洞穴进行了一番猛击,洞顶随后坍塌,那情形就 像北极熊对海豹的窝发起袭击一样。”
总结思考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科学家们对探索两极不 懈的精神。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冒 着寒冷为我们搜集资料,今天,我们也看不到、 听不到这么多关于两极的知识。我们应当向他 们学习,为全人类的发展作贡献! 感谢组员们辛苦地查找资料。极地地区的的网 络资料非常丰富,但也非常复杂。这就需要组 员们一段一段地去摸索,甚至需要自己总结。 在这里,我向各位组员致以由衷的谢意! by 组长
穿越南极
英国妇女徒步成功穿越南极 6月1日,明亮的阳光下,卡罗 琳· 汉密尔顿和安· 丹尼尔斯在地 球的最北端升起了英国国旗。 历经81天、长达750英里(1 英里=1.609公里)的严寒 挑战,这两位英国女性终于完 成了徒步穿越北极的冒险,成 为世界上第一支实现这一壮举 的女子北极探险队,也成为世 界上最早征服南北两极的女性。
北极
南极
气候特征
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 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 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由于太 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 现象。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 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 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 ”和“风库”。还有这里特有的企鹅。
返回
北极-矿产资源
在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在北纬66~73o。 从这里沿经线南下到南纬66~73o相对称的地 方,就是南极大陆的查尔斯王子山。这里当然 不是对地球进行枯燥的几何描述,非常有趣的 是,在这南北极对称的地方均有世界级的大铁 矿。这种铁矿分布与南北磁极的位置是何关系, 与大陆漂移是何关系,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的 大自然之谜。北极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因为北 极的土地及其资源分属各国,所以北极的矿产 资源开采并不受限制,因此才有了享誉世界的 芬诺斯堪的亚和科拉半岛大铁矿。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
南极大陆的动物种类极少,但数量很多。它们生活在大陆边 缘、滨海地带和近海海域。常见的动物有企鹅、海狮、海豹 和海豚等、其中以企鹅最为突出。它们满身是脂肪,不怕寒 冷,常常成千上万地群居在一起。 帝企鹅最大,身高达1.2米,重40多千克。企鹅翅膀虽小, 却可以跃上两米多高的冰坎。企鹅还是游泳健将,时速可达 40千米。 南极海域中生息着大量的鲸。鲸肉可食,肝、脂肪等是工业 原料,经济价值很高。南大洋中的鲸共有12种。个体最大 的蓝鲸长30多米,重150吨,是南大洋最大的动物。 南极的海域,还有数量极大的磷虾。它的体长2厘米~5厘 米,是迄今人类发现的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磷虾集群生活, 有些海域一平方千米多达200吨~400吨。据估计南大洋磷 虾藏量约有10亿吨~50亿吨。
返回
北极-石油资源
仅1968年发现的坐落于阿拉斯加北坡的普鲁 度湾油田,估计就会有90~100亿桶可采原油 和7千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是全美目前发现的最 大的单井油田。1985年在此油田及邻近的库 帕鲁克油田日产原油160~170万桶,占美国 生产原油总量的19%或其消费量的11%。目 前,这里的原油日产量已高达200万桶,占全 美石油生产量的26%。这些石油通过横贯阿拉 斯加的管道系统源源不断地流向南部市场。
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极地区自然资源
北极地区自然资源
1、水资源 1、石油资源 2、矿产资源 2、煤炭资源 3、海洋生物资源 3、矿产资源
南极-水资源
南极大陆的冰,体积有2400万立方千米,约 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这些冰每年有 1.4亿吨滑入海洋,形成巨大的冰山。沙特阿 拉伯正在研究把南极的冰山运回本国,以解决 本国的缺水问题。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 家,也在研究利用南极水资源的问题。
极昼
返回
北极景观
返回
南极景观
next
地球的干极
南极洲的降水除了南极半岛地区外主要由雪和冰 晶组成。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50mm,接近 非洲撒哈拉沙漠和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年降水 量,被称为“白色的沙漠”。南极半岛和大陆沿海 地带年平均降水量介于200~600mm。北极地 区的降水也主要由雪和冰晶组成。 北冰洋年降水少于130mm,而大陆边缘地区不 多于260mm,东西伯利亚、加拿大北极群岛和 格陵兰的年降水仅140mm,是陆地上最干燥的 区域。
洋流变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
各国专家和代表纷纷向世人敲响警钟:如果不及时 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扭转地球变暖的趋势, 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气候将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剧烈 变化,从而引发严重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人类和 地球的生存。地球变暖将导致两极冰层融化,海平 面上升。受此影响,21世纪内,阿根廷境内拉普 拉塔河水位可能上升60厘米,首都布宜诺斯艾利 斯市及郊区20万居民将被迫撤离家园。人们必须 投入数亿美元用于加固房屋和其他基础设施,以防 止水患破坏。由于降水增加,布宜诺斯艾利斯省2 0%的面积将处于半洪灾状态,甚至永久被淹在水 中。暴风雨的次数将增加30%。
地球上生物种群最少、生态系统最单调的地区
由于南极大陆孤立于世界陆地之外,极端 寒冷,干旱,多大风,98%以上的陆地被冰雪 覆盖,土地贫瘠,缺少水分,生长期极短,几 乎没有无霜期。所以陆地生物难以生存,使其 成为地球上生物种群最少的大陆。整个南极洲 几乎完全没有陆生的高等植物,因而也没有陆 生的高等动物。仅有的3种显花植物(石竹科1 种,禾本科2种),分布范围也仅限于南极半岛 及其以北的岛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