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汉堡海事博物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大的汉堡海事博物馆
1934年,彼得·塔姆(Peter Tamm)从母亲那里收到一份礼物:一只船模。

从那以后,塔姆收藏航海珍品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

时间荏苒,到了2008年6月25日这一天,全世界最大的航海博物馆--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Inter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终于开馆。

当时已经80高龄的塔姆在博物馆的开馆典礼上激动的说:“今天对我来说是十分特殊的一天!儿时的梦想终于实现!”。

老人用毕生的收藏促成了这个博物馆的诞生。

“您的收藏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归宿”当时的联邦总统克勒向塔姆表示祝贺,并说“航海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缩影”。

汉堡市长感谢塔姆的母亲在塔姆6岁时送给他的那个船模,正是这个船模激发了塔姆对航海的兴趣。

“如今我们看到,50芬尼(旧德国货币的最小单位)造就了今天的这一切(丰富的馆藏)。

”这正如该博物馆的宗旨,激发新一代对航海的热情。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海事博物馆就坐落在老城南面的仓库城Speicherstadt。

在易北河(Elbe River)群岛上有许多新哥特式的红砖仓库,曾经储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所以得名仓库城,如今这里成了一著名的观光景点,到处都是乘船观光的旅行者。

再往南就是海港新城HafenCity,一个填平旧码头区
建造的新城区,占地155公顷。

这个看上去永远在建的工程实际上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内城改造计划。

待完工后将有一座地铁站和功能齐全的5500套公寓的住宅区。

这个新城将使汉堡市中心面积扩大40%,这也就是我在上一篇博文中提到的“汉堡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就把面积潇洒的扩张了40%”的原因(见博文《德国之北1》)。

那天早上我来的很早,博物馆还没有开门,于是我在门口转悠晒太阳。

这时一个西装革履的白发老人向我走了过来并亲切的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来自北京,没想到这一问一答竟然引来了老人无限的回忆。

老人告诉我说他在60-70年代一直为汉莎航空公司服务,经常跑香港,上海和北京,还跟我说当年他在北京就住在北京饭店或者友谊宾馆,我说这两家酒店都还健在,都是老古董了。

我问他后来还有去过北京吗,老人遗憾的说没有了,只是从电视上看到中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跟40多年前的样子已完全不同了。

老人现在退了休跟几个合伙人做海运生意,汉堡40% 的海运货物都出自他们之手,而其中中国的贸易占很大的比例,老人不无骄傲的告诉我。

没想到在随后我乘船游览易北河时就看到了从中国来的巨大的集装箱船,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老人知道我是来看海事博物馆的,便热情的告诉我应该怎样参观,说里面有9层楼,内容繁多,但是精华都在最上面几层,所以建议我如果时间有限的话,那么进门就乘电梯直奔
顶层,从上往下参观。

我谢了老人后又问这个海港区怎么玩?老人对照着我手里的地图一一讲解,后来证明老人的建议对我那天的游玩真是帮助很大。

这时老人看了看表说10点到了,他约定见面的时间也到了,博物馆也开门了,最后老人握着我的手祝我喜欢汉堡,在汉堡玩的愉快。

而我则邀请老人有机会再去北京上海看看,老人激动的连连点头。

望着老人健步离去的身影,心中不免感叹:这一定是个有故事的老人。

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Internationales Maritimes Museum Hamburg)共九层一万余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上,有详尽的三千年的航运航海史。

大量的专题展更加丰富了这个独具特色的展览。

时间尚早展馆还没有开门,大楼里的工作人员在门口抽烟聊天。

在Speicherstadt区周围都是这种砖红色的建筑,透着一股大气和沉静。

天气很好,港区的空气也显得格外的清新。

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早上10点开门迎客。

在售票处高挂着多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红得耀眼。

以1:1250的比例建造的约2万3千件小型船只模型几乎占满了9层展厅。

这些展品使人们近距离地比较各种不同的船型,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战舰和商船的发展情况。

许多海运公司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的船只。

除了有用象牙、琥珀和银制造的船只模型外,还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独一无二的骨制船只模型,它们属于船只模型制造中最珍贵的稀世
珍品。

大型的兵器收藏馆展现了兵器的发展历史。

历史最为久远的展品包括:一把来自波斯(Persien)的有着3000年历史的铜剑、罗马人和诺曼人的剑,此外还展示了从16世纪至今的轻兵器发展形成过程。

一个大型的古老制服收藏展其大部分展品都出自皇帝时代,它们记录了世界海军的发展历史。

当然展品还包括船旗、勋章、奖章、手稿、证明文书、航海日志、明信片和菜单、航海家遗物、航海仪器、各种各样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和一百多万张照片,以及从电影产生至今的2000多部电影。

图书馆藏有大约12万册图书。

这些船只模型包括希腊的三列桨战船(Triere)、诺曼人和汉萨同盟时期的船只以及勃兰登堡(Brandenburg)的三栀快艇。

除此之外的船只模型还有汉堡的护航队船只、各个国家的古老帆船、战舰、各国的商船队、远洋捕鱼和近海捕鱼船等船只模型。

八层展示着从1570年至今所收藏的5000多幅有关航海的油画、水彩画和版画。

第七层的主题是海洋和深海探索专题。

游轮模型展厅内制造出的360度大海环绕的效果游轮俯视图可以想像出夕阳西下乘坐着游轮航行在平静的海面上的情
景这是在第四层展厅所展示的历史上曾出现过的150套各国海军制服。

这里有许多中国元素,这是中国人们解放军海军军帽。

这是一艘巨大的船只模型,我站在下面还够不到它的船底。

由于没有对比看不出实际大小。

一些海事海报这是一艘小小的象牙雕刻的船只模型。

郑和雕像
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展出了大量中国元素,全面介绍与中国有关的航海历史。

例如世界航海史便是以“中国”开篇,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派出的船队,相比之下西方现代航海史直到15世纪才开始。

各展馆中也展出了大量中国船舶模型、清朝水兵制服、象牙船雕、海事文书、瓷器等展品。

在展馆3层大厅,郑和塑像昂首挺立,与哥伦布、麦哲伦等一起被称作世界航海史“七大人物”。

在底层的船模制造室,几个手艺娴熟的老工匠在认真制作着船只模型。

离开海事博物馆流连在美丽的海港城水多自然桥也多,汉堡各类桥梁总数达2500座,甚至超过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三个城市的总和。

现代化的桥梁在汉堡比比皆是,却还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桥梁最让人流连忘返。

至今尚存的最古老的桥是建于1633年的海关桥。

在汉堡看桥,就像在翻阅整个汉堡的古老历史书。

Speicherstadt区风景在两个区之间不是马路而是水道,中间有桥梁连接,所以游客大多乘船游览感受仓库城的魅力。

是不是很有感觉的一个仓库城?正在建设中的海港新城一群
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小广场练习骑单车这几个小朋友更是有意思,在小车上一个劲的跟路人打着招呼,喊声穿过河道传到这边。

停在路边的一辆可爱的Smart水路交错的Speicherstadt区充满了别样的魅力在火车站,在路上见到了很多这样的雕塑,一个人带着高礼帽,肩挑两个水桶,身上是各色的图案。

不知哪位博友知道这代表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