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线密度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线密度测试
1 概述纱线线密度是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法定单位为特克斯(tex),即每千米(km)纱线(或单丝)所具有的公定重量(g)。

纱线线密度决定织物的品种、用途、风
格和物理机械性质。

纱线线密度测试要确定试样的长度、质量,其中长度测定用框架式测长仪,质量测定用等臂天平或电子天平。

2 目的与要求通过测试,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培养熟练使用仪器的能力,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并学会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3 采用标准
3.1 采用标准:GB/T 4743 、ISO 2060.2《纺织品卷装纱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
3.2 相关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GB/T 9994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 6503 《合成纤维长丝回潮率试验方法》、GB/T 6502《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FZ/T 10035《纺织材料标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FZ/T 01015 、ISO 6741-1 《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质量的测定质量的测定和计算》等。

4 仪器与用具
4.1 缕纱测长仪
4.2 通风式快速烘箱,链条天平或电子天平(灵敏度为1mg 或10mg)
5 原理
缕纱测长仪由单片微机控制,可以设定绕取圈数,每圈(纱框周长)一米,预加张力可以调节,仪器启动后
电机带动纱框转动,按规定绕取一定长度的缕纱(一绞),逐缕称重作为试样。

然后将绕取的缕纱通过通风式快速烘箱烘干,在
箱体内对试样进行称重,最后根据测得质量计算纱线的线密度。

6 取样
6.1 在防止样品回潮率变化的前提下,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样品。

生产企业要根据厂内测试周期的需要及同一品种设备数量的多少,按照“在一个周期内普遍监控到”的原则合理安排取样。

6.2 贸易取样数量可以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或有关协议抽取。

在无此方面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对测试结果要求的精密度和概率水平,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7 试样
7.1 长丝纱至少测试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

每个卷装至少摇取1 缕纱。

7.2 如要计算线密度变异系数,则至少应测20 个试样。

8 环境及修正
调湿和测试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规定的二级标准,非标准大气按《五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
水分》中14 项修正或根据产品标准规定。

将试样放在标准要求大气中作预调湿,时间不少于4h,然后暴露于试验用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至少30min,质量变化不大于0.1%。

纱线线密度测试(续)
9 程序与操作
9.1 从纱线卷装中退绕,除去开头几米,并将纱线头引入到缕纱测长仪(见图1)的纱框上,启动仪器,
摇出缕纱,作为待测试样。

纱线长度要求如表 1 所示。

卷绕时应按表2 要求设置一定的卷绕张力。

表1 缕纱长度要求
9.2 从测长仪上取下缕纱,对每缕纱依次称重,并称总质量(精确至0.01g )。

9.2.1 测量调湿纱线的线密度:直接称量调湿测试缕纱的质量。

9.2.2 测量烘干纱线的线密度:开启电源开关,按表3 设定烘燥温度,按下烘燥启动按键,将试样烘至恒重。

称重时关断加热电源和通风气流(按下烘燥停止按键),用钩篮器钩住烘篮,1min 后开始逐篮称重,
10min 内称完,记录每个试样质量;继续烘燥,间隔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称重,当两次称重的质量变化≤0.05%时,可以认为已经烘干至恒重。

表3 不同材料试样烘燥温度要求
9.2.3 测量公定回潮率下的纱线线密度:步骤同9.2.2 。

如果供给烘箱的大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条件时,
按《四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14 项修正。

9.2.4 测量洗净纱线调湿后的线密度:将缕纱按14 项洗净,晾干,预调湿。

调湿后,称重。

9.2.5 测量洗净纱线烘干线密度:将缕纱按14项“洗净纱线去除整理物质的方法”洗净,晾干后,步骤
同9.2.2 。

9.2.6 测量洗净纱线带公定回潮率和带商业允贴的线密度:步骤同9.2.5 。

10 结果计算
10.1 调湿纱线的线密度(tex)= ( 1)
10.2 烘干纱线的线密度(tex)= (2)
10.3 公定回潮下或带商业允贴的纱线的线密度(tex)= (3)
式中:R-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k- 纱线的商业允贴,%。

对于混纺纱线,R、K由所含纤维各自的商业回潮率及其含量(烘干质量)比例加权计算而得。

此比例是已知的,或由GB/T 2910 、GB/T 2911 或FZ/T 01026 分析测定。

应注意:各国对于回潮率规定并不一致,我国常见纱线的公定回潮率见表4。

表4 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表4 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10.4 线密度变异系数计算:
4)
式中:每缕纱质量的平均值;
-- 测试缕纱数(n≥20);
-- 每缕纱的质量。

11 测试报告
11.1 记录:试样名称、编号、原料、取样方法、仪器型号、称重方法、测试日期、偏离细节等。

11.2 计算:各种回潮率下纱线的线密度。

12 相关知识
12.1 当纱线试样长度有限或不宜用缕纱法时,可采用测长称重法。

即将调湿后的试样施加一定的张力使其伸直,量取长度,称重,计算。

12.2 缕纱法中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缕纱测长仪与控制系统有密切关系,使用中要求计数准确、启停平稳、圈数不能有过冲,纱框周长要准确、张力机构要灵活等(定期保养、校准),测试时还要掌握好转速,且加合适的张力,线密度测得才准确。

12.3 商业回潮率:当计算线密度和商业质量(纺织材料在交货时结算的质量)时,与纺织材料烘干质量并用的一个约定值,此约定值被正式采用为回潮率。

国内使用的商业回潮率按照GB 9994的规定,国际上
使用的商业回潮率和商业允贴按照FZ/T 01015 附录A 列表。

12.4 公定(商业)回潮率:为贸易、计价、定量等需要而规定的回潮率,纯属为工作方便而约定,它表示折算商业(公定)质量时要加到干燥质量上的水分量对干燥质量的百分率。

通常公定回潮率稍高于标准回潮率或取其上限。

公定回潮率在国际上通常称为商业回潮率,我国有些资料和标准中也采用商业回潮率的名称,此外国际上对商业回潮率的规定并不一致,我国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在GB 9994 中都有规定。

12.5 商业允贴:商业核算时规定的允许贴现率,表示折算商业质量时要加到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上的水分和萃取物量对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的百分率。

12.6 线密度计算举例:线密度保留一位小数。

实际线密度/tex= +公定回潮率)
例1:30 缕棉纱的烘干重量为76.84g ,求其线密度
解:实际线密度/tex=
例2: 30 缕涤棉(65/35) 混纺纱的烘干重量为55.03g ,求其线密度
解:实际线密度/tex= tex
按GB/T9995 的规定,如果供给烘箱的大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条件时,需参阅《四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修正。

12.7 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指标除线密度外,还有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

毛型纱线常采用公制支数,棉型纱线常用英制支数表示。

12.8 Y802K 型通风式快速烘箱的推广,使线密度的测定效率提高了很多;电子天平的零位虽然容易受温度影响产生漂移,但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可靠性的提高,这种漂移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加之售价的降低,电子天平有替代链条天平的趋势。

纱线捻度测试
1 概述
短纤维为了纺制成纱需要加捻,长丝为了便于加工或提高紧密度也需要加捻,捻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性能、织物的风格及成衣的服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它是评定产品等级的主要依据。

纱线捻度的测试方法有:直接计数法、退捻加捻法。

其中退捻加捻法又分为:退捻加捻 A 法、退捻加捻B 法、三次退
捻加捻法。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短纤维单纱、有捻复丝、股线、缆线;退捻加捻法适用于棉、毛、丝、麻及其混纺纤维的单纱。

2 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纱线捻度的测试,了解纱线捻度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取样要求,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

3 采用标准
3.1 采用标准:GB/T 2543.1 、ISO 206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 2543.2 、
ISO/DIS 17202《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第二部分:退捻加捻法》、GB/T 14345《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3.2 相关标准:FZ/T 10001《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等方法标准及其涵盖的产品标准,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国外相关的ASTM D 1422、D 1423、AS 2001.1.2.14 、BS 2085、JIS
L 1095 、CAN/CGSB-4.2N0.8、BISFA 等标准。

纱线捻度测试
4 仪器与用具
4.1 Y331LN型纱线捻度仪(如图27?1 所示,细节见图37?1,Y331A纱线捻度仪局部)
4.2 分析针。

纱线捻度测试
5 原理
5.1 直接计数法是指在规定的张力下,夹住一定长度试样的两端,旋转试样一端,退去试样的捻度,直至试样构成单
元平行时测得捻回数的方法。

退去的捻数即为该长度纱线试样的捻回数。

5.2 退捻加捻法是测定捻度的间接方法。

退捻加捻A 法是在一定张力下,用夹持器夹住已知长度被测试样纱线的两
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试样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捻回数的50%即为
该长度下的纱线捻回数;退捻加捻B 法是在第一个试样按A法测试的基础上,第二个试样按第一个试样测得的捻回数的1/4 进行退捻,然后加捻至初始长度,以避免因预加张力及意外牵伸引起的测量误差。

三次退捻加捻法一般适用于气流纺纱的产品。

6 取样
根据产品标准或协议的有关规定抽取样品,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没有规定的按表27-1方法标准抽取。

表1 批量样品取样
7 环境及修正
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某些材料试样长度的变化,从而对捻度有间接影响。

因此调湿及测试用大气应符合GB 6529 的规定。

8 试样
8.1 应以实际能做到的最小牵引力力从卷装的尾端或侧面取出试样。

为了避免不良纱段,舍弃卷装的始端和尾端各数
米长。

8.2 如果从同一个卷装中取样超过1 个,各试样之间则至少要有1m以上的间隔,如果从同一个卷装中取样超过2 个,则应分组取样,每组不应超过5 个试样,各组之间有数米间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